大二的时光,如同驶入开阔水域的舟楫,节奏看似平稳,却对航行者提出了更深的要求。基础课程已然结束,更多的专业选修课、实验项目和学术研讨接踵而至。周围的同学们开始分化,有人沉迷社团交际,有人初尝恋爱滋味,也有人像乔琳一样,开始在学术的深水区试探潜泳。
乔琳的生活,依旧遵循着她自己设定的精密轨道,但内核却在悄然发生着质的蜕变。
1. 学术深耕,初窥门径
她不再满足于仅仅取得优异的课程成绩。在一位以严格和学术深度着称的教授发布的课题招募中,乔琳凭借其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成功加入了课题小组。项目涉及大量文献梳理和数据模拟分析,这对许多大二学生来说是望而生畏的挑战。
乔琳却如鱼得水。
她将“三遍记忆法”应用于晦涩难懂的学术文献。第一遍快速通读,把握主旨和框架;第二遍精读,用思维导图拆解论证逻辑,标记核心论点和存疑之处;第三遍则是与课题组讨论后,带着问题针对性重读,将知识彻底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青莲本源带来的强大专注力,让她能长时间沉浸在复杂的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中而不觉疲惫。她甚至发现,当心神完全沉浸时,体内那缕暖流的运转会变得更加灵动自如,仿佛与她的思维形成了某种奇妙的共振,思维愈发清晰敏捷。
在课题组的一次阶段性汇报中,乔琳对一个模型参数提出了不同于学长学姐的、基于大量文献阅读和数据比对后的优化建议,思路清晰,论证有力,让指导教授都投来了惊讶和赞赏的目光。她开始从一个优秀的学生,向着具备初步研究潜力的“学徒”转变。
2. 经济自立,格局初显
持续的勤工俭学和精打细算,让乔琳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她不仅完全覆盖了学费和生活费,账户里的积蓄也足够应对一般的突发状况。她辞掉了咖啡馆的兼职,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课题研究和深度学习中,只保留了两份时薪较高、时间灵活的家教。
经济上的宽裕,带来的是心态上的松弛和格局的提升。她不再需要为每一分钱斤斤计较,可以偶尔买一本价格不菲的原版学术书籍,可以在学习疲惫时去学校周边探索一家口碑不错的小店改善伙食(同时也为青莲本源补充更优质的能量),而无需内心挣扎。
她开始有意识地投资自己——报名参加了一个线上编程技能提升课程,因为意识到这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会是大势所趋。这种对未来的前瞻性投资,源于她日益开阔的视野和牢牢掌握自身命运的底气。
3. 内外兼修,光华内蕴
青木养身功的修炼已融入她生命的每一刻。行走坐卧,皆有其韵。她不再需要刻意寻找时间和空间去练习,功法已然成为她身体的本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她几乎从不生病,体能远超常人,连续熬夜(在课题攻坚期不可避免)后也能通过短时间的深度冥想和功法运转迅速恢复精力。
外在的变化也愈发明显。长期的功法滋养和营养跟上(如今已无需刻意追求数量,而是注重质量),让她的肌肤呈现出一种如玉般温润的光泽,细腻无瑕。五官的精致度达到了一个巅峰,眉目如画,却又因沉静的气质和睿智的眼神,冲淡了可能带来的攻击性,形成一种独特而吸引人的韵味。她走在校园里,回头率越来越高,但她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并不在意。她的注意力,早已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4. 人际的浅滩与深流
她与室友的关系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与实际的疏离。她像是宿舍里的一个静默的背景板,礼貌,能干,却难以靠近。有人觉得她孤傲,也有人暗中佩服她的独立和优秀。
在课题组里,她的话依然不多,但每次发言都能切中要害。她的可靠和专业能力赢得了教授和部分团队成员的尊重。一位直博的师兄在合作一段时间后,私下感慨:“乔琳,你身上有种……不符合年龄的沉稳和力量感,跟你一起做事,很安心。”
乔琳只是微微颔首,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她不需要太多肤浅的热闹,这种基于能力和信任的、保持适当距离的认可,正是她所需要的。
5. 静水深流,谋划未来
大二学年结束时,乔琳的名字出现在了专业奖学金名单和优秀科研实践学生的表彰文件上。她没有参加颁奖典礼,委托同学代领了证书。
她站在图书馆顶楼的露台上,夏夜的风拂过面颊。脚下是灯火辉煌的校园,远处是城市的璀璨星河。她回想起来到这个城市、这所大学的那一天,那个独自背着行囊、内心却燃烧着决绝火焰的自己。
近两年的时光,青莲深扎于此界的土壤,汲取知识之泉,承受俗世锤炼,默然生长。
静水流深,其下蕴藏的能量,已非昔日可比。
她已不再是那个仅想着摆脱家庭、挣扎求存的乔琳。她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学术平台,更遥远的未来图景。
她知道,根基已足够扎实。接下来,是时候寻找机会,让这深藏的光华,展露一角,引动那足以送她上青云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