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吴峰向张海发出最后通牒,试图用高压手段逼迫其就范的同时。
另一股力量,也在悄无声息地加速行动。
根据林志华与“磐石资本”赵磐达成的秘密协议。
由双方共同出资组建的专项并购基金。
长风一号有限合伙,正式启动了其核心操作。
操作地点并非在华安科技或磐石资本的总部。
而是在市中心另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内。
一个临时租用,安保措施极其严密的交易室里。
室内没有窗户,只有环绕四周的巨大屏幕。
实时显示着全球各大市场的行情数据和宏海实业详尽的盘口信息。
由磐石资本最顶尖,最可靠的交易员组成的核心团队,在此坐镇。
他们接收来自林志华和赵磐共同指令的渠道。
赵磐通过通讯下达了简洁的指令:
“开始吧,注意节奏和隐蔽性。”
交易员们心领神会。
他们没有选择大单扫货那种会立刻引发市场关注和股价剧烈波动的粗暴方式。
而是采用了更为精细和隐蔽的策略:
将庞大的收购资金分散到上百个预先设立好的,看似毫无关联的证券账户中。
通过不同的券商通道,在不同的交易时段,进行小批量,多频次的买入。
主要在股价小幅回调或盘整时悄然接盘,避免在上涨时追高引起跟风盘注意。
夹杂大量自买自卖的对倒单,让真实的买入意图隐藏在海量的普通交易数据中。
盘面上,宏海实业的股价依然在温和上涨,但细心的高级分析师或许能察觉到。
下方的承接盘变得异常坚韧,每当股价略有回落,总有无形的买盘力量将其稳稳托住。
并且成交量持续温和放大,换手率悄然提升。
这细小的变化,自然逃不过时刻监控市场的吴峰团队的眼睛。
下属迅速向吴峰汇报:
“先生,宏海的买盘情况有异动。”
“虽然手法很隐蔽,但我们的算法监测到,有新的,有组织的资金在持续吸筹。”
“风格与之前的散户和跟风盘完全不同。初步判断,是有新的主力入场。”
吴峰站在大屏幕前,看着宏海那股价走势图。
“林志华……你终于动手了。”
他几乎瞬间就判断出了资金的来源和意图。
“想跟我抢筹码?看来你是铁了心要插手宏海这盘棋了。”
他原本以为高压之下,张海会屈服,林志华会疲于应付华安自身的麻烦。
没想到,林志华的反击如此果断,直接选择了最硬碰硬的方式。
吴峰立刻下令:
“调整策略!”
“放弃温和吸筹,立刻加大买入力度。”
“不惜代价,抢在对方前面,尽可能多地锁定流通筹码!”
“价格可以适当推高,但不能引起市场恐慌性跟风!”
“是!”
一场发生在二级市场,没有硝烟但惊心动魄的抢筹大战,骤然拉开序幕。
多方力量在宏海实业这只股票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一方是意图控股宏海以实现其更大图谋的黑水基金。
另一方则是旨在阻止这一图谋,为华安科技构建护墙的林志华与赵磐联盟。
股价,在双方心照不宣的角力下,开始加速上行。
成交量持续放大,盘中的大单博弈变得频繁而激烈。
这场争夺的胜负,将直接决定宏海实业的未来走向,以及整个棋局的最终结果。
宏海实业的股价走势,再也无法用“温和反弹”来形容了。
在连续多个交易日放量上涨后,其股价如同被点燃的火箭,开始加速上扬。
日均涨幅从之前的1%-2%,迅速扩大到5%、甚至8%。
成交量更是急剧放大,屡屡创下近年来的天量。
盘面上,大额买单频繁出现,扫货态势极其明显。
这种异常强劲的走势,在宏海基本面并无实质性利好消息支撑的背景下。
瞬间吸引了整个资本市场的目光。
财经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讨论说道:
“我们看到宏海实业今天再次强势涨停!”
“这已经是近期的第五个涨停板了!”
“成交量放大超过三倍!”
“请问嘉宾,您如何看待宏海这种脱离基本面的暴涨?”
“背后是否有我们尚未知晓的重大变化?”
分析师们的报告也迅速跟进,标题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
很快,更具指向性的报道开始出现。
几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内容相似的快讯或短评:
“据市场传闻,宏海实业或因其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及潜在转型价值。”
“已成为某些产业资本或私募基金的收购目标,近期股价异动或与此有关。”
“有匿名消息人士称,围绕宏海实业控制权的争夺可能正在暗流涌动。”
市场的猜测顿时沸腾起来:
“是谁要收购宏海?产业资本?还是金融大鳄?”
“怪不得股价涨这么猛!原来是有收购战!”
“张海家族是要卖盘了吗?”
“肯定是看中了宏海的壳资源或者土地资产吧?”
散户投资者蜂拥而至。
希望搭上这班突如其来的财富快车,进一步推高了股价和成交量。
机构投资者则紧急开会,重新评估宏海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这股热潮甚至波及到了华安科技,有分析师猜测:
“华安和宏海同在智能制造领域有布局,会不会是华安想整合产业链?”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宏海实业官方,却始终保持沉默。
没有发布任何可能引发股价波动的公告。
这种默认的态度,在市场看来,更像是坐实了收购传闻。
这场由林志华联盟和黑水基金暗中角力所引发的抢筹大战。
终于因为股价的急剧波动,从水下浮上了水面,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
宏海实业,这家原本略显沉闷的传统制造业巨头。
一夜之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焦点。
平静被彻底打破,真正的较量,进入了白热化的公开阶段。
压力和焦点,也瞬间转移到了宏海实业董事长张海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