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顶层,吴峰的办公室内依旧是一片奢华。
他站在巨大的数据屏前,上面正显示着华安科技因性能利好而长阳突破的走势图。
他自言自语:
“技术优势,但在这个时代,舆论和信任,有时比技术壁垒更容易被摧毁。”
他轻轻挥了挥手,下达了指令:
“释放第一轮特殊弹药。目标,对准他们的根基之一供应链的公众形象。”
“是,先生。”
数小时后,一家在海外颇具影响力。
但时常以“揭露企业内幕”而引发争议的媒体《环球商业评论》。
在其网站头条位置发布了一篇长篇调查报道。
标题极具冲击力:
光鲜背后的阴影?
华安科技核心芯片代工厂被指存在严重环保违规与劳工权益问题。
文章声称,根据“内部人士”爆料和“实地调查”,
华安科技的主要代工合作伙伴。位于东南亚的“精密制造公司”。
存在偷偷排放未达标工业废水、压榨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
报道配发了数张模糊的、似乎是工厂排污口和拥挤宿舍的照片。
言辞凿凿,极具煽动性。
一家标榜技术向善、代表未来的明星科技企业。
其核心产品是否建立在破坏环境和牺牲底层劳工权益的基础之上?
这篇文章报道的真实性立刻受到了pmc公司和华安科技官方发言人的严正驳斥。
指其为“不实信息”和“恶意中伤”,但负面影响的涟漪已经迅速扩散。
嗅觉敏锐的对手们立刻抓住了这个时机。
之前那些关于估值过高的论调再次被翻出:
“如果连供应链都管理不好,如何保证产品的长期稳定和质量?”
“这样的企业,真的配得上如此高的估值吗?”
“技术先进固然重要,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不可或缺。”
市场的情绪是敏感的。
尤其对于华安这样备受瞩目的公司,
任何负面消息,无论真假,都容易引发信任危机。
华安科技的股价,在创出新高后,上涨势头明显受阻,
开始高位震荡,卖盘再次悄然增加。
虽然跌幅远不如上次做空时剧烈。
但那种因技术突破而带来的乐观情绪立马被打破。
吴峰看着屏幕上开始泛绿的华安股价和再次活跃起来的负面舆论,内心止不住的高兴。
华安科技总部,危机应对中心的灯彻夜未明。
林志华坐在主位,面色冷峻。
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环球商业评论》
那篇报道的传播路径和不断发酵的舆论热度。
公关总监、法务负责人、供应链管理主管。
以及王浩、陈影等核心成员悉数在座,气氛凝重。
林志华直接问向供应链主管:
“pmc工厂那边联系上了吗?”
“林总,已经第一时间联系了pmc的cEo。
他们对此感到极度震惊和愤怒,明确表示报道内容纯属捏造。”
供应链主管语速很快:
“他们正在准备详细的澄清材料。
包括过去三年所有的环保监测达标证书、以及工厂内部环境的真实影像资料。
他们怀疑照片是恶意摆拍。
愿意配合我们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查以证清白。”
林志华点头:
“告诉他们,华安将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应对这次恶意的诽谤。
要求他们尽快提供所有能自证清白的文件。
尤其是针对报道中具体指控的逐项反驳证据。”
他转向法务负责人:
“从法律角度,我们有什么立即可以采取的行动?”
“林总,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文章的初步法律分析。
其中多处描述明显失实,构成了诽谤。
我们可以立即向该媒体平台发送律师函,要求其撤稿并公开道歉。
同时,我们已经开始收集证据,准备提起跨国诉讼。
虽然过程会很长,但这是表明我们强硬态度的必要一步。”
“立刻去办。律师函的措辞要强硬,同时抄送全球主要的财经媒体。”
林志华指示道,随即看向公关总监:
“舆论方面,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公关总监立刻调出准备好的方案:
“林总,我们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一小时内,在我们的官方全球渠道发布简短但有力的声明。
定调此为恶意中伤,表达对合作伙伴pmc的完全信任,
并强调华安科技对供应链合规性的高度重视和严格审核标准。
第二,在pmc提供详细资料后,最晚于明天上午,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
由pmc高管和我们供应链负责人共同出席,
出示权威证据,逐一驳斥不实指控,并开放媒体提问。
第三,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对pmc工厂进行突击审查,
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彻底扭转舆论。”
林志华仔细听着,补充道:
“声明中要加入一点,华安科技保留对任何恶意散布不实信息,
损害我司商誉的组织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语气要强硬体现出一家技术领先企业的底气。”
他目光扫过全场:
“各位,这不仅仅是一次公关危机,这是对手对我们供应链稳定性的直接攻击。
他们的目的,是想在我们公司量产前,动摇客户和投资者对我们的信心。
我们的回应必须快、准、狠,要用事实彻底粉碎谣言。”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看向陈影:
“陈影,你那边,我要知道这篇报道的源头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追踪所有信息传播的节点,尤其是最初发布和推动的渠道。”
“明白,已经在做了。”
陈影简短回应,他的团队早已在网络世界展开了反向追踪。
命令一条条发出,团队高效运转起来。
就在华安科技官方发布强硬声明、法务团队发出律师函的同时,
一支由华安科技供应链质量总监带队,包含一名资深环境工程师。
一名第三方权威审计机构观察员以及公司法律顾问在内的四人调查小组。
已经以最快速度抵达了位于东南亚的pmc工厂。
他们目标明确:用事实,粉碎谣言。
pmc工厂方面给予了最高规格的配合。
厂长亲自陪同,开放了所有区域,提供了所有 requested 的文件记录。
调查小组在环境工程师的带领下,仔细核查了工厂的废水处理系统。
他们调取了实时监控数据和定期排放检测报告。
所有指标均符合甚至优于当地和国际标准。
对于报道中提及的“疑似排污口”,小组实地勘察确认。
那实际上是经过严格处理后的达标清水排放口,与报道中描述的“暗管排污”相去甚远。
小组还拍摄了大量高清视频和照片,
清晰展示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和规范的运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