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省财经大学,梧桐树荫浓得化不开。
校园里到处飘散着栀子花的香气。
还有一缕缕淡淡的离别愁绪。
校园四处可见穿着学士服拍照的毕业生。
欢声笑语中抱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
然而,在“华安资本”那间已颇为像样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迷茫!
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后,目标明确的平静。
以及努力压抑却仍不免流露的巨大喜悦。
张猛拿着最新打印的资产报表,手还有些微微发抖。
他环顾着并肩作战了几年的伙伴,有一种不真实的恍惚:
“兄弟们……我不是在做梦吧?”
“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毕业的时候……我能有七位数存款?”
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清晰无误。
得益于林志华在过去几年牛熊周期中精准的战略布局和严格的止盈纪律。
团队核心成员的个人账户资产,最少的也突破了五百万元人民币。
这还不包括他们共同管理的,规模已达天文数字的公司基金。
赵静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将最后一份经过严格脱敏处理的投资报告归档。
她脸上是恬静的笑容:
“我爸妈昨天还打电话,催我赶紧找家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实习。”
“我把offer截图发给他们,他们沉默了十分钟。”
“然后我爸问……咱家公司还缺不缺扫地阿姨。”
这话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赵静口中的“offer”,是“华安资本”正式签发的聘用合同。
职位是高级分析师,薪酬待遇远超任何一家顶尖金融机构给应届生开出的价码。
王浩依旧话不多,他检查着服务器日志。
确保所有交易记录和资产转移路径都完美无误。
半晌,他才抬起头:
“清算完毕,所有个人资产已按志华制定的金字塔模型完成配置。”
“比特币核心仓位,稳定币现金流,部分避险资产……一切正常。”
他看向林志华:
“志华!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海外信托架构了?”
林志华站在窗边,望着楼下校园里熙熙攘攘的毕业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前世,他此刻正为了一份月薪几千的工作奔波投简历,焦虑不堪。
而今生,他和他的伙伴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起点上。
林志华转过身,看着每一张年轻却已不再稚嫩的脸庞。
“海外架构已经在推进中,Leo介绍了瑞士一家很专业的私人银行顾问,过几天会线上会议。”
“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件事就是毕业。”
他拿起桌上那份制作精美的毕业纪念册:
“这几天,我们都回学校去。”
“该拍照拍照,该吃散伙饭就吃散伙饭。”
“记住,我们只是普通的市民。”
大家心领神会。
财富带来了自由,也带来了需要谨慎应对的关注。
毕竟财不露白的道理亘古不变!
毕业典礼那天,阳光炽热。
当金融系的学子们依次上台,从院长手中接过学位证书时。
林志华和他的团队混在人群中,看起来和周围兴奋的同学别无二致。
张猛用力地把学士帽抛向天空,吼得声嘶力竭,把所有的压抑都宣泄了出去。
赵静和几个女生抱在一起,又笑又哭。
王浩则安静地和家人合影。
林志华在人群中找到了苏清瑶。
她穿着学士服,明眸皓齿,在阳光下显得如此耀眼。
她顺利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即将赴美深造。
两人相视一笑,许多话已无需多言。
这四年,她是他忙碌岁月里最温柔的锚点,见证了他从默默无闻到今日的一切。
他走过去,自然地接过她的手机,帮她和她父母拍照。
拍完照,林志华对苏清瑶的父母郑重地说了一句。
“叔叔阿姨,清瑶就交给我了,我会照顾好她的。”
这话一语双关,既是说帮忙照顾在美国的她,也暗含了更长远的承诺。
苏清瑶脸颊微红,轻轻掐了一下他的胳膊。
晚上的班级散伙饭,气氛热烈又伤感。
同学们互相敬酒,聊着未来的打算。
有人考上了公务员,有人进了四大行,也有人还在苦苦寻找机会。
轮到林志华时,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
这四年,他在系里名声鹊起,总有一种神秘感。
有同学问道:
“志华,你以后到底啥打算啊?真去你那华安科技公司吗?”
林志华举起酒杯,坦诚道:
“是啊,和几个朋友一起折腾的小公司,刚起步,前景还行。”
“主要是自由,能做点自己喜欢的研究。”
他没有炫耀,也没有刻意低调,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只有坐在他身边的张猛,王浩等人,在听到前景还行时。
忍不住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强忍着笑意。
散场后,微醺的众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夜空清澈,繁星点点。
张猛勾着林志华的脖子,异常认真:
“华子,说真的,没有你,我现在可能还在为三千块钱的月薪发愁。”
“这辈子,我跟定你了!”
王浩也难得地感性了一次,轻声道:
“志华,谢谢你带我们看到的……这片星辰大海。”
赵静看着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眼眶微湿:
“这四年,像做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梦。”
赵明也符合道:
“真像一场梦一样!”
林志华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和巨大的责任。
他举起手机,镜头对准大家:
“来,纪念一下!庆祝我们毕业,也庆祝……新的开始!”
照片上,几张年轻的脸庞在夜色和路灯下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背景是熟悉的校园。
没有人知道,这群看似普通的毕业生,手中已经掌握着足以撼动未来的力量。
毕业,对他们而言,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波澜壮阔的时代的序幕。
他们的征程,是真正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