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华深知比特币的潜力,也清楚它早期面临的巨大认知鸿沟。
语言和信息的壁垒,将绝大多数国人隔绝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数字金融革命之外。
他准备预先建立一个可信的中文的比特币科普博客。
逐步在网络圈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没有选择当时最火的天涯,猫扑等大众论坛!
那里的娱乐性太强,科技类的帖子容易沉没。
他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专业,用户素质较高的It技术论坛。
“技术烽火台”!
这里的金融科技版块虽然冷清,但正适合播种。
他需要一个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保护自己的身份,同时还能塑造自己的身份。
他给自己取名:
“中本聪华”。
这个名字带着一种微妙的暗示与致敬!
既关联了比特币的神秘创始人“中本聪!”
同时又明确了自己的华人身份。
“华”字,既可代表中华,也是一个常见的姓氏,模糊且低调。
个人简介他写得极为简洁:
“区块链技术信徒,价值传输网络布道者。”
在论坛的帖子中。
他绝不能直接写未来比特币会涨到多少万美金,那只会被当成疯子或骗子。
他必须用最扎实、最技术化的方式,从原理开始科普。
他的第一个帖子标题是:《【长篇连载】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用来解释比特币是什么,未来比特币的广泛使用等问题。
他没有直接粘贴英文白皮书,而是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
用最通俗的语言加上自己的注解,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笔调。
“楼主疯了?货币怎么能是电子的?”
“没有央行,这玩意不就是q币?q币等同于比特币?”
“看起来很有趣,但怎么证明它有价值?”
林志华不厌其烦地回复每一个问题。
引用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解释密码学原理,对比q币的中心化缺陷。
他的回复保持冷静和理性,引经据典,全部基于已有的知识和逻辑。
几天后,他发布了第二个帖子:
《“挖矿”详解:如何用你的电脑赚取第一枚比特币》。
这篇帖子像炸弹,在相对技术宅的论坛里引发了更大的关注。
他详细讲解了cpU挖矿的原理,软件下载、钱包配置教程。
他甚至配上了自己团队挖矿的截图和收益。
当然,隐藏了钱包地址和具体收益。
“真的能赚到钱?这比特币能换美元?”
“试了一下,我的电脑风扇快起飞了,一天才挖了0.0几个……”
“楼主,收下我的膝盖!这教程太详细了!你就是我的爹。”
这个帖子吸引力可不小,赚钱永远是最大的驱动力。
林志华在帖子末尾谨慎地补充:
“目前比特币仍处于极早期实验阶段,其价值波动极大,甚至可能归零。”
“参与挖矿请更多视为对一种新技术的好奇与探索,而非投资。”
这番风险提示反而增加了他帖子的信任度。
他持续从bitcoin talk论坛翻译最新的讨论。
技术进展和市场动态,虽然当时所谓的市场极小。
他会加上简短的评论:
“看来GpU挖矿时代要来了,cpU即将被淘汰”。”
“有交易所上线了,但交易量极小,流动性是最大问题。”
他的帖子开始被转载,虽然范围不大,但开始在币圈最早期的爱好者中流传。
技术烽火台的金融科技版块突然火了。
版主甚至给他发了站内信,希望他能担任版主。
偶尔,他会在帖子回复里看到一两个熟悉的Id,来自bitcoin talk论坛。
他们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高质量的中文信息源。
一天晚上,他正在翻译一篇关于比特币匿名性的讨论文章。
宿舍门被推开,王浩刚从团队中回来。
自从币购稳定后,林志华几乎把币购和比特币指南的管理全权交给了王浩。
王浩一边放书一边貌似随意地问道:
“志华!你最近有没有刷到金融科技版块那个中本聪华的帖子。”
“内容讲的很具有吸引力啊!会不会是你啊?”
林志华不动声色:
“哦?你也逛那个论坛?”
简短的交谈后,林志华回到论坛上!
他刚刚以中本聪华的身份回复了几封论坛上的技术讨论帖。
就在这时,收件箱里突然弹出一封新邮件。
他点开邮件,内容却并非预期的交易报价。
标题:诚邀担任比特币中文基金会顾问。
发件人: xxxxxxxxxxx
收件人: xxxxxxxxxxx
中本聪华先生,您好:
“久闻阁下在中文比特币社区内的卓越见解与布道贡献,深感钦佩。”
“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先驱者,坚信比特币及其底层技术将重塑未来金融格局。”
“目前,我们正在筹备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的比特币中文基金会。”
“旨在推广比特币协议,教育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
“并为中文世界的开发者,企业家及用户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我们仔细阅读了您在技术烽火台上的所有文章。”
“您对白皮书的深刻理解、对技术原理的清晰阐述。”
“以及面对质疑时的理性与耐心,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您正是我们基金会急需的思想领袖。”
“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出任基金会的创始顾问。”
“您的工作将主要是线上进行,包括:”
“审阅并指导基金会的技术文档与科普材料;”
“参与核心议题的内部讨论;”
“必要时,以匿名形式代表基金会对外进行技术回应。”
“作为回报,基金会愿以比特币支付顾问费,具体数额可详谈。”
“并希望您能成为连接中文社区与国际早期生态的桥梁。”
“我们深知您对隐私的看重,此举绝非试探。”
“我们尊重您匿名的选择,基金会内部仅有个别核心成员会知晓您的身份。”
“期待您的回复。”
”为表诚意与真实,附上基金会筹备草案的部分加密摘要。”
“解密密钥为您最早一篇帖子标题的ShA-256哈希值。”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