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课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却充实。
深夜,512宿舍只剩下键盘轻微的敲击声和张猛的鼾声。
林志华拉紧床铺的帘子。
“数字资产快速的波动很容易让人破产,这需要现实世界的支撑和掩护。”
纯粹持有比特币风险太高,他需要一个实体作为屏障和现金流来源。
他的思绪飞转。
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选择:“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的普及浪潮才刚刚开始。
iphone 4刚刚掀起热潮,安卓手机正在迅速平民化。
无数基于移动端的应用和服务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外卖和本地服务,非常适合在大学城这样的封闭环境进行小规模试点。
林志华思考着:
“不能直接实体创业,那就投资… 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参与。”
他记得,就在这几年,大学城里会有几个由学生发起的项目后来发展得不错。
虽然大多数失败了,但其中一两个抓住了机会。
旁边的王浩探过头:
“嘿,笔记做得挺认真啊?咦?你这是… 商业计划书?”
林志华下意识地想合上笔记本,但转念一想,或许可以试探一下室友的想法。
王浩是本地人,也有亲戚在券商,也许有些不同的视角。
“随便瞎想的。你觉得在大学里做点小生意,哪个方向比较好?”
王浩略显意外地看了林志华一眼:
“你想实体创业?你不是有币购了吗?
再说了大学生创业九死一生。缺钱缺人缺经验。
不过我老爸说,现在移动互联网是风口,
如果能找到一个细分的点,说不定有机会。
比如,帮学校周边的餐馆做个简单的订餐页面,比打电话方便点。”
林志华心中一动,王浩的想法虽然简单,但方向是对的。
这就是最原始的o2o雏形。
林志华试探道:
“耗子你有没有兴趣一起琢磨琢磨吗?就当是个实践。”。
王浩犹豫了一下:
“可以啊,不过学业不能落下。我爸要是知道我挂科,非得打断我的腿。”
下课铃响,两人一边讨论一边走出教室。在门口,正好遇到苏清瑶。
她笑着问:“聊什么呢这么投入?”
目光落在林志华手中的笔记本上。
“没什么,讨论一下课程作业。”
苏清瑶似乎有些不信,但没有追问:
“周末有空吗?图书馆有个关于金融创新的讲座,一起去听?”
林志华点头答应:“好。”
周末的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
主讲人是一位刚从美国硅谷回来的校友。
话题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与投资机会”。
他展示了大量美国正在兴起的App和商业模式。
如Uber,Airbnb的早期概念,以及基于LbS的应用。
台下的学生们大多听得新奇又兴奋,但很多人觉得这些离当时的中国还很遥远。
林志华却听得心潮澎湃。
他知道,这些模式在未来几年将被快速复制到中国,并催生出一大批巨头。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
“...所以,机会无处不在。”
“关键在于能否发现真实的痛点,并用技术手段高效地解决它。”
校友总结道:
“尤其是在你们身边,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巨大的,需求集中的微缩社会。”
“很多模式可以在这里先行验证。”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林志华。
对啊!大学校园!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封闭的试验场!
用户群体集中,需求类似,传播速度快。
讲座结束,人群开始散去。
林志华还沉浸在思考中,苏清瑶碰了碰他的胳膊: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林志华轻声说:
“在想… 也许真的可以做点什么。”
苏清瑶眼睛一亮:
“你有想法了?跟我说说!”
看着她充满好奇和鼓励的眼神。
林志华犹豫片刻,粗略地分享了他关于校园o2o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苏清瑶听完,认真思考了一会儿:
“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比如订餐,有时候想吃校外那家酸菜鱼,但打电话经常占线,或者说不清楚。
要是有个简单的页面能下单就好了。”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 我高中毕业就想学做点东西。”
“但只会点简单的htmL… 也许我可以试试做前端?”
林志华惊讶地看着她。
他差点忘了,苏清瑶不仅成绩好,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也很强。
她狡黠地眨眨眼:
“而且,我可以试着跟我爸聊聊,”
“他虽然古板,但总说年轻人要多实践。说不定能给我们一点… 小小的支持?”
林志华笑道:
“哈哈哈!钱不用担心,我们先试试看。就从… 一个最简单的校园订餐页面开始。”
好的,我们来续写林志华团队遭遇第一个竞争对手的故事:
饿了么校园订餐页面的进展比预想的要顺利。
林志华负责整体架构和商户谈判,他凭借着超出年龄的沉稳和清晰的利益分析。
但是行动比想象中要困难。
苏清瑶抱着笔记本,鼓起勇气走进第一家目标餐馆。
校外的“老王记牛肉面”。
老板是个中年大叔,正忙着揉面。
“老板您好,我们是财经大学的学生,
想做一个方便同学订餐的网页,把您的菜单和电话放上去…”
老板头也没抬:
“不用不用,学生娃搞啥子网页嘛,打电话就行了嘛,忙得很!”
出师不利。
苏清瑶连着碰了好几家壁。
商家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担心增加工作量,
要么根本不相信几个学生能做成什么事。
林志华得知情况后,并没有意外。
他给苏清瑶支了一招:
“不要谈网页,谈更多订单。”
“告诉他们,我们是免费帮他们做宣传,让更多同学知道他们。”
“并且承诺前期绝不增加他们的任何工作量,”
“他们只需要偶尔看看我们提供的留言板,确认一下订单信息就行。”
苏清瑶恍然大悟,调整了策略。
她再次走进“老王记”,这次她没说网页,而是说:
“老板,很多同学想订您家的面,但有时候电话打不通。”
“我们有个办法,能让想订餐的同学都把需求写在一个地方,”
“您抽空看一眼就行,能多做好多生意呢!”
老板揉面的手慢了下来:
“啥地方?不要钱?”
苏清瑶赶紧保证:
“完全免费!就是为了同学们方便,也帮您多赚钱!”
老板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
“那… 试试就试试吧。不过娃娃,莫给我搞复杂喽!”
拿下第一家!
苏清瑶兴奋地给林志华发了短信。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后续的谈判稍微顺利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