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熊市煎熬与潜心布局。
比特币世界积蓄的力量,开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爆发。
团队的机房依旧彻夜亮灯,但氛围已与往日截然不同。
比特币价格在沉寂了许久后,悄然突破上涨。
张猛当时正在打瞌睡,被价格预警的提示音吓得从椅子上弹起来。
他揉揉眼睛,盯着屏幕,喃喃道:
“我靠……回本了?老子不仅回本,还赚了?”
他当初在30美元山顶买入的比特币,在跌到2美元时几乎绝望。
赵静默默计算着自己定投的成本。
对她而言,这更像是对她长期坚持的理性投资策略的肯定。
林志华的反应最为平静。
他提醒团队:
“保持警惕,波动会加剧。”
四月,价格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蹿升。
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时,机房内终于爆发出压不住的欢呼!
这个价格,是绝大多数团队成员前期成本的十倍以上!
张猛彻底疯了,他抱着显示器猛亲,在狭窄的机房里又蹦又跳:
“发了!老子发了!哈哈哈哈!”
王浩试图卖出一点点改善生活,但被林志华按住:
“别急,流动性还跟不上,大单会砸盘。”
价格势如破竹,50美元关口转眼即破。
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数字黄金”的名号不胫而走。
论坛里充斥着新的暴富神话,比2011年那次更加炫目。
不断有陌生人试图联系团队,寻求“投资指导”或合作。
面对汹涌的浪潮,林志华启动了预设的“蜂群平滑算法”。
团队开始极其谨慎地,分批分量地卖出极小比例的持仓。
这笔钱用于改善基本生活,扩充服务器集群。
以及设立了一笔丰厚的团队发展基金和风险储备金。
每一次操作都如履薄冰,生怕引发市场恐慌。
2013年11月,一个注定被载入加密货币史册的月份。
价格在巨大的争议和狂热中,逼近了那个神话般的数字。
100美元。
那一刻来临前,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99.97... 99.98... $99.99...
时间仿佛被拉长。
然后!
$100.00!
赵静第一个喊出来:
“100!”
王浩迅速截屏,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他的手依然在抖。
陈影从暗处发来信息:
“价格已确认。注意安全。”
而林志华,静静地看着屏幕上那个数字。
他的账户总资产,此刻已经达到了数千万美元级别。
一笔在前世他需要奋斗几辈子才能想象的财富。
张猛红着眼睛过来搂他:
“华子!愣着干嘛!庆祝啊!”
林志华勉强笑了笑,举起桌上早已冷掉的咖啡:
“庆祝……但我们得谈谈。”
他让所有人坐下。
“100美元,是一个里程碑,但绝不是终点,也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顶峰。”
他异常冷静:
“历史告诉我们,暴涨之后,必然伴随着暴跌。”
“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决定,不仅关乎我们自己的财富,也因为我们的持仓量,可能影响到整个市场。”
他调出“蜂群算法”的控制面板。
“接下来,我们将启动最高级别的阶梯式止盈和市场平滑策略。”
“卖出会更谨慎,周期会更长。”
“目标不是抛在最高点,而是确保市场不会因为我们而崩溃。”
他加重了语气:
“同时!从今天起,任何人不得对外透露我们的具体持仓和收益。”
“所有成员必须签署新的保密协议和行为准则。财富,首先带来的是责任和危险。”
比特币价格突破100美元,将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狂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着一夜暴富的神话。
论坛里充斥着年底看1000,数字黄金取代法币的狂热预言。
张猛也开始研究起跑车杂志。
只有林志华,内心越来越感到强烈的不安。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树不会长到天上去。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收紧团队的缰绳:
“启动阶梯止盈第二阶段,”
他在核心会议上宣布:
“将持仓量再降低5%,速度放缓,但必须持续。所有卖出所得,转入法币稳定基金和黄金EtF。”
张猛有些不满:
“华子,太早了吧?”
“这才刚破百,势头正好着呢!论坛里的大佬都说这次不一样!”
“每一次泡沫破裂前,人们都说这次不一样。”
林志华调出历史上着名的泡沫图表。
荷兰郁金香,南海公司,2000年互联网泡沫……。
“规律就是规律。我们的目标不是卖在最高点,而是活着离开赌场。”
赵明说道:
“我听华子的,谨慎点好。”
尽管有分歧,团队还是执行了指令。
价格在触及120美元附近的新高后,第一次出现了超过10%的深度回调,跌至105美元左右。
论坛里一片欢呼:
“健康洗盘!千金难买牛回头!抄底良机!”
无数资金蜂拥而入,价格迅速反弹至115美元。
张猛得意地看向林志华:
“看,我说了吧?”
林志华没有争辩,只是默默加快了团队减持的速度。
他记得,前世的崩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这种诱人的假反弹。
每一次反弹都让更多心存侥幸的人深陷其中。
12月初,价格再次掉头向下,轻松击穿100美元心理关口。
这一次,反弹显得软弱无力。
论坛里的声音开始出现分化,乐观派仍在呐喊主力洗盘,但质疑和恐慌的言论开始增多。
“mt. Gxx提现又延迟了!”
“听说中国要出监管政策?”
坏消息开始像瘟疫一样悄然传播。
团队机房里的气氛重新变得凝重。
赵静不断刷新着新闻页面。
王浩则严密监控着链上大额转账数据,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持续的流出。
王浩干涩的说道:
“华子,有大户在跑。”
林志华回复:
“不是大户在跑,是雪崩开始了。”
12月中旬,噩梦上演。
价格像失去了所有支撑,从90美元,80美元,70美元一路狂泻,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
每一次微弱的反弹都成为新一轮抛售的起点。
论坛彻底炸锅。
之前晒收益的“大神”们集体沉默,全是爆仓的咒骂。
【用户A】:“杠杆爆了!房子又没了!”
【用户b】:“归零了,再见各位,又准备跳天台了。”
【用户c】:“骗子!全是骗子!”
机房里,张猛反复念叨: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他虽然没有加杠杆,但眼睁睁看着资产缩水超过三分之一,巨大的心理落差将他击垮。
暴跌并未结束。
价格一路跌破50美元,然后是30美元……朝着更深的深渊滑去。
市场的恐慌达到了极致,流动性几乎枯竭,卖单堆积如山。
最严峻的考验降临了。
陈影从暗网发来紧急警报:
“有迹象表明,黑水基金等机构可能正在利用这次崩盘。”
“通过恶意做空和散布恐慌,意图清洗市场,并低价收购筹码。”
同时,由于价格暴跌,团队持有的部分作为抵押品的比特币资产也触发了风险预警线。
需要追加保证金或被迫平仓的风险陡然增加。
王浩说道:
“华子,我们……要不要救市?或者……我们也跟着跑?”
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林志华身上。
此刻,他不仅是团队的领袖,更是他们在这片金融雪崩中唯一的向导。
“记住,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热中死亡。”
“现在,就是狂热死亡后的阶段。恐慌,是敌人最大的武器。”
“第一,绝不跟风恐慌性抛售!我们的持仓成本极低,有足够的底气扛过寒冬。”
“第二,启动稳定基金,在关键心理关口,进行象征性,小规模的买入。”
“目的不是托市,而是向市场传递仍有长期资金在场的信号,打击恶意空头的气焰。”
“第三,全面收缩战线,暂停所有非核心开发,确保团队生存为第一要务。”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利用这次危机,搜集黑水基金恶意做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