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里写满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
赵明推着公式讲解:
“单张Gtx 580日均挖矿收益0.3 btc,按当前0.08美元汇率约合2.4元人民币。”
吴峰急切地问:“电费呢?”
“日均功耗1.8度,”
赵明敲着计算器:
“商业电费1.2元\/度,日成本2.16元。”
“净收益0.24元!”
张猛欢呼!
“够买根冰棍!”
林志华默默摇头。
这些人只算了直接成本,没算硬件折旧。
“显卡单价4100元,”
他轻声补充:
“按一年寿命计算,日摊销11.2元。”
“所以...每天亏10.96元?”
赵静愣住:“那我们是在烧钱?”
地下室陷入沉默,只有矿机的声音在嘲笑他们的天真。
林志华走到大家面前,画出一条时间曲线:
“关键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
他画出两条线:
一条陡峭上涨的价格曲线,一条平缓上升的难度曲线。
“未来两月,价格涨幅将远超难度调整,”
他圈出中间的窗口期:
“现在投入是在播种,等价格暴涨时收割。”
这番解释带着风险。
暗示了价格预测,但团队已被亏损打击,需要希望。
赵明敏锐地问:“你有把握?价格真会大涨?”
“论坛很多分析师预测,”
林志华谨慎措辞:
“而且比特币稀缺性决定长期看涨。”
真实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真实RoI计算。
比如现价0.08美元,预期1月后价,0.7美元获利775%。
预期2月后价,1.2美元,获利+1400%。
当前日收益0.3btc,现值0.024美元,一月后值0.21美元,二月后值0.36美元。
电费成本,每天大概在0.026美元。
净收益,目前亏0.002美元一天,一月后将会每天盈利盈0.184美元,二月后盈0.334美元。
回本周期大约需要47天,如果按1.2美元价格。
这才是他坚持挖矿的真正理由。
看涨期权加上资产隐匿性。
为安抚团队,林志华提出“设备对冲”的概念:
“二手显卡残值率70%,若两月后抛售,实际日摊销仅3.4元。”
他没说的是,两月后GpU矿机将因ASIc出现而暴跌,必须提前出货。
运营策略全面调整。
一周后数据令人振奋:
日均收益大概在0.35 btc,提升了16.7%。
日均电费变成了1.6元,下降26%。
日均净收益为 0.64元,按汇率8计算。
虽仍亏损,但趋势向好。
真正的转折来自比特币价格。
两周后,币价突破高位!团队那天的收益计算充满欢笑。
“回本了!”
张猛抱着显卡亲吻:
“宝贝继续挖!”
林志华却保持冷静。
当前全网算力,150Gh\/s
预计月后:800Gh\/s,ASIc测试网流出。
GpU收益将归零,必须提前撤离。
他开始暗中联系二手显卡回收商。
“大学生创业失败,转让设备”的这样的借口。
团队沉浸在盈利喜悦中。
某天吴峰查看钱包时惊呼:
“我们挖出187个比特币了!”
赵明精确计算:
“够我们吃一顿了。”
林志华微笑。
他真正的持仓已达40万枚 btc,但挖矿所得的187 btc有着特殊意义。
这是清白的比特币,无法被追踪来源,未来可用于公开场合展示。
当老李好奇问你们赚了多少时,林志华坦然展示挖矿收益:
“勉强覆盖电费。”
这种低调隐藏了真实财富,却建立了安全形象。
一个月后,团队日收益突破15元。
但林志华注意到论坛出现可疑帖子:
“神秘矿机算力惊人,GpU即将淘汰!”
他知道时机已到:
“兄弟们,”
团队会议上他抛出难题:
“据说有新矿机效率是GpU的100倍。”
王浩紧张道:
“那我们怎么办?”
林志华分析:
“两条路,”
“追加投资升级矿机,或者...见好就收转让设备。”
激烈辩论后,团队决定部分撤退!
保留三张显卡继续挖,其余高价转让。
这个保守策略正合林志华心意。
二手市场异常火热。
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故事引来同情,八张显卡竟以原价105%售出!
林志华知道这是泡沫顶点。
买家以为捡便宜,实则接盘侠。
清算那晚,团队看着财务报表。
人均分红1057元!
“成功了!”
众人击掌庆贺。
只有林志华知道。
若保留比特币至次年,203 btc将价值几十万美元!
庆功宴上,赵明单独找到林志华:
“其实我算过,如果继续挖到年底,收益可能更高。”
“风险也更高,”
林志华谨慎回应:
“新矿机出现,难度暴增,可能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