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苏清瑶经过一晚的男欢女爱后!
林志华把多的精力又重新放回了事业上!
林志华在加密聊天室里,输入预先约定的暗号。
陈影的应答正确,通道建立。
林志华谨慎地输入:
“需要咨询线上交易方案,我目前暂时放弃线下渠道。”
陈影的回复快得惊人:
“十分明智。线下风险目前太过危险!”
随后发来一个加密文件,《比特币安全指南》。
林志华解密文件,被其中的内容震撼!
10页pdF详细记载了从私钥生成到冷存储的全流程。
甚至包括如何用骰子生成真随机数,如何制作电磁屏蔽钱包备份。
许多技术在前世2020年才普及。
林志华忍不住问:
“你从哪学的这些?”
陈影的回答简洁有力:
“自学。密码学基础和常识。”
“记住:所有联网设备都不可信,包括手机。”
这种偏执的安全意识让林志华自愧不如。
前世他直到2017年才全面采用冷存储,而陈影在2010年已经实践得如此彻底。
林志华问出盘旋已久的问题:
“为什么突然消失?”
聊天室沉默良久,最后跳出一行字:
“有机构盯上大额交易。我被迫这样。”
林志华问道:
“现在安全了?”
陈影附上一个链接,是mt. Gox的监管合规声明!
“暂时。他们转向监控交易所了。”
“mt. Gox交易所就是,狐狸管鸡舍——迟早遭殃!”
林志华苦笑。
这个比喻精准无比!
交易所既要吸引用户又要配合监管,本质上是矛盾体。
他转而请教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安全地在mt. Gox操作?”
陈影发来详细教程:
不同身份注册多个账号,每个账号充值不超过1000美元。
在购买后24小时内提现到中间钱包!
最后通过混币服务转移至冷存储。
永远不要透露持仓量!
林志华惊讶地问:
“混币服务?”
这技术本该是2013年才出现的。
“自己搭的。”
陈影轻描淡写:
“需要的话付0.1btc使用费。”
林志华立即同意。
0.1btc现在值0.01美元,未来值几千美元,但为了安全值得。
结束对话后,林志华立即行动。
他搞了三张不同地区的银行卡,对应三个mt. Gox账号。
每个账号充值1000美元,分批通过不同银行办理。
汇款手续费依然高昂,但相比线下交易的绑架风险,这笔支出可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线上交易留下的是合法资金流水。
即使被调查也能解释为“投资实验”。
三天后,资金陆续到账。
林志华开始执行购买计划!
三个账户分别购买。
买入11,000 btc , 价格在0.090美元。
买入11,100 btc 价格在0.089美元。
买入11,200 btc 价格在0.091美元。
总花费约3000美元,获得33,300 btc。总共将近2万人民币左右。
平均成本0.090美元,比线下交易略高,但安全得多。
购买完成后,他立即发起提现。
正如陈影警告的,首次提现需要审核,审核时间大多超过了24个小时。
这种延迟让林志华寝食难安。
虽然知道是正常流程,但想到mt. Gox未来的崩溃,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这种煎熬,让人忍不住反胃呕吐!
审核通过后,比特币到达中间钱包。
林志华支付0.3 btc使用陈影的混币服务。
资金经过三次随机拆分重组后,流入三个不同的冷存储地址。
整个过程耗时四天,手续费损失约0.5 btc。
但当他看到冷钱包里新增的33,300 btc时,觉得一切值得。
加上原有持仓,总比特币持有量将达到30万枚btc。
按未来峰值计算,这些比特币将价值数十亿美元!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完成操作后,林志华给陈影发送成功确认。
回复只有一个词:
“继续”。
他关闭电脑,心里激动万分。
线上转型完成,从此告别线下交易的风险。
虽然需要支付更多手续费,但安全性和隐蔽性大幅提升。
傍晚的篮球场上,林志华格外投入。
带球突破,跳投,防守,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
张猛喘着气抱怨:
“吃药了?今天这么猛!”
林志华笑着抢断他的球,快攻上篮得分。
“心情好罢了。”
赛后,林志华请全队喝饮料。
队员们围着他欢呼,像迎接英雄。
这种单纯的校园友谊让他暂时忘记比特币世界的惊涛骇浪。
回到宿舍,林志华检查比特币价格。
意外发现mt. Gox突然宣布升级系统,暂停交易24小时。
论坛上一片恐慌,价格瞬间跌至0.085美元。
林志华不慌不忙:“开始了…..”
前世的mt. Gox就是在一次次系统升级中走向崩溃的。
但他不再担心!
所有比特币已经安全转移到冷钱包,交易所里只剩几美元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