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子受以铁腕手段拨乱反正,肃清魔神信仰,废除人牲恶习,登临人皇之位,尊号帝辛。其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欲重振商室,廓清寰宇。他并不知道的是,他继任人皇之位,如同一个引信,触动了冥冥中早已布下的棋局。
九天之上,紫霄宫中。
道祖鸿钧漠然端坐,其身前虚空,一卷散发着朦胧玄黄之气,其上有无数神名符箓流转的卷轴缓缓沉浮,正是那应运而出的天道至宝——封神榜!榜文之上,三百六十五个正神之位熠熠生辉,却空空如也,等待着填补其上的名讳。
鸿钧目光扫过下方恭敬肃立的天道六圣:太清老子、玉清元始、上清通天、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以及新晋的圣人东皇太一。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这六人,看似皆在天道之下,实则心思各异,已非铁板一块。
太一,虽因他赐予鸿蒙紫气得享圣位,但其妻嫦曦乃是望舒之女,而望舒已是李茶道侣。这层关系,使得太一与方丈岛一脉牵扯太深,其立场已然变味,不可尽信。
三清,本是盘古正宗,玄门支柱,如今却也离心离德。老子清静无为,但其人教教主之位与人道关联甚密,更是人道圣师之一,其立场在天道与人道之间,难以捉摸。元始尊天重礼,性子孤高,虽对披毛带角之辈多有鄙夷,但对天道秩序尚算维护,是目前看来最值得托付之人。通天则最为棘手,其有教无类,门下号称万仙,更与李茶比邻而居,关系匪浅,其截教道场金鳌岛与方丈岛往来密切,他们之间有何谋划,鸿钧竟难以完全窥测,此子绝不可信。
至于西方接引、准提,鸿钧眼中闪过一丝冷芒。这二人早已投身魔道,表面一副慈悲为怀、疾苦度世的模样,内里却早已被魔气侵蚀,充满了贪婪与算计,不给天道使绊子就已谢天谢地,岂能托付重任?
目光流转,最终定格在元始天尊身上。唯有此子,尊崇天道,注重跟脚出身,门下弟子也算规矩,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心意既定,鸿钧不再犹豫。他伸手一指,那沉浮不定的封神榜便缓缓飞向元始天尊,同时,一道闪烁着雷霆法则的金鞭与一面散发着厚重戊土精华的宝旗也随之落下。
“元始。”鸿钧声音淡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天威,“此乃封神榜,与打神鞭、戊土杏黄旗。封神榜需填满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名,以补全天庭职司,完善天道权柄。打神鞭可约束榜上诸神,戊土杏黄旗赐予持榜人护身。此事,便由你总领,与你诸位师兄师弟商议,拟定上榜人选,交由你门下弟子主持封神事宜,务必完成,以固天道根基。”
元始天尊心中一震,感受到封神榜与两件灵宝中蕴含的磅礴天道气运与责任,连忙躬身接过:“弟子领法旨,定当竭力完成,不负老师所托。”
鸿钧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身影缓缓消散于云床之上,只留下六位圣人面对这烫手山芋。
道祖离去,紫霄宫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鸿钧将此棘手之事交由元始总领,意思不言而喻。
元始手持封神榜,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老师法旨,诸位也已听闻。天庭需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归位,以行使天道权柄。上榜者,虽得神位,受天禄,却也失了逍遥,受天庭约束。还需我等共同商议,拟定名单。”
老子眼皮微抬,淡然道:“吾人教门下,仅玄都一人,尚需传承道统,不便上榜。至于伏羲,已为人道圣人,超脱在外,亦不在其列。” 他沉吟片刻,袖中飞出一道清气,化作一个与他面容相似、气息祥和的老者虚影,投入封神榜中一个重要的神位之上。“便让吾之善尸,入榜坐镇八景宫神位,协理阴阳,也算全了此事。” 牺牲一具三尸分身,既表明了态度,又保全了根本,可谓老成之举。
元始看向老子,点了点头,目光随即落在自己门下。他座下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等二十余位弟子,个个都是他精心培养,根脚清正,修为不俗,他视若珍宝,如何忍心让他们上榜受那天庭束缚?讨论了大半时间,他竟是一个名字也未填上,只是言道需仔细斟酌,门下弟子各有司职,关乎阐教道统传承。
轮到通天教主时,他却是哈哈一笑,毫不拖泥带水。他大手一挥,直接摄过封神榜,神念如潮水般涌入,顷刻间便在榜上书写了近百个名讳!这些名字,大多是他之前五十年清理门户时驱逐出去的、业力深重或品行不端的弟子,其中更夹杂了不少后来查明乃是西方教安插进来的奸细!将这些“祸害”送上封神榜,既能完成道祖任务,又能为截教清理隐患,还能给西方二人添堵,可谓一举三得!通天写得是酣畅淋漓,毫无心理负担。
三清各自表态后,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甚至隐隐带着看笑话神色的接引与准提。
元始天尊面无表情,开口道:“接引、准提二位师弟,西方教亦属玄门,门下亦有众多弟子、信徒。如今榜上空缺尚多,还需二位师弟鼎力相助,填上一些名讳,以全老师法旨。”
老子与通天虽未说话,但目光中带着的压力显而易见。三清内部虽有分歧,但在“一致对外”这方面,此刻却达成了默契。
接引与准提脸上的苦色更浓了,心中暗骂不已。他们本想看三清内斗,最好能填上大量弟子,削弱东方玄门实力,没想到三清如此狡猾,老子用善尸顶缸,元始一个不填,通天填的都是弃子和他们的暗桩,最后竟联合起来逼迫他们西方教!
在四圣无形的威压之下,接引与准提推诿不得,只得磨磨蹭蹭,万分不情愿地拿起封神榜,咬着牙,写了四个无关紧要、修为低微的记名弟子或者外围信徒的名字上去。再多,他们是死活不肯了。
至此,封神榜上,老子填了一具善尸,通天填了近百弃子与奸细,西方教填了四个边缘人物,元始依旧一个未填。加起来,距离三百六十五之数,还差了两百六十多个巨大的缺口!而新晋圣人东皇太一则以不是天庭之主为由,且座下也无弟子,拒绝参与此事。
紫霄宫内,气氛再次陷入僵局。这剩下的两百多个名额,该从何而来?众圣皆知,这空缺的背后,意味着洪荒即将掀起一场巨大的劫难,无数修士、生灵,都将被卷入这封神旋涡之中,直至填满这天道所需的数目为止。而这场劫难的序幕,已在无声中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