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奔流不息。自大禹平定伯益之乱,稳固权柄,将共主之位传于其子启,正式开启“家天下”的夏朝纪元后,匆匆又是六十余载过去。
这六十多年间,洪荒的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大禹功德圆满,前往火云洞静修,人道六圣——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兵主蚩尤、文圣仓颉、水圣大禹(因其治水定鼎之功,得享圣位),终于全部归位。六圣气运与人道长河紧密相连,使得人道意志趋于完善,自成体系,完全脱离了天道的掌控。
高踞紫霄宫的鸿钧,在经历魔道侵蚀、西方二圣背叛、以及人道地道的双双崛起后,有些心灰意冷,或者说,选择了另一种应对方式——摆烂。他不再像以往那般,处心积虑地寻找人道的麻烦,试图将其压制下去,而是默认了人道与地道的存在,只要不直接挑战天道在名义上的至尊地位,他便不会主动干预。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观察。
尽管人道、地道已经觉醒,但其底蕴与顶尖战力,相较于经营万古的天道,仍显不足。关键在于圣人之位的充实程度。
地道之中,平心娘娘乃混元大罗金仙,位格至高。其下六道轮回之主,虽有圣位,但成就混元正果者,目前仅有执掌天人道的烛九阴与执掌阿修罗道的冥河。其余四位道主,执掌畜生道的苟芒、执掌饿鬼道的玄冥,执掌人道的祝融,执掌地狱道的奢比尸,虽得圣位,但修为仍停留在准圣巅峰,尚需漫长岁月积累与机缘,才能真正踏出那一步。
人道这边,情况类似。六圣之中,唯有 伏羲与轩辕二人,觉醒前世记忆与修为底蕴,本就站在准圣巅峰的临界点。此番借助人道觉醒,趋于圆满的无上气运反哺与功德加持,厚积薄发,一举冲破桎梏,证得人道圣人果位,真正拥有了与天道圣人平起平坐的资本。而神农、蚩尤、仓颉、大禹四圣,虽得圣位,享无边气运,但自身积累尚浅,距离那混元之境还差了不止一点,不知需要多少元会的修行与感悟,方能真正成就圣人之尊。
因此,整体而言,地道、人道虽已觉醒,但在顶层战力上,相比起来,暂时低了天道一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没了天道刻意搅局,人族进入了“自由发展”时期。诸位圣人与大能们,见大局已定,也纷纷回归各自道场,潜心修行,不再过多关注人族内部的王朝更迭与俗世变迁。
人族在启的统治下,延续了夏朝的统治。六十年后,启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家天下”的世袭制度进一步巩固。这一切在人族内部或许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那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大能眼中,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除了人族自身,已没多少“人”在意了。
而李茶当初现身点醒大禹,也并非为了干预具体人选,其深意,更多是为了将偏移的洪荒历史轨迹,扳回它“应有”的轨道,确保后续如“商”代“夏”这样的关键节点能够如期而至,不至于因他的存在而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更加不可预测的因果。
处理完这些琐事,李茶回到方丈岛,再次闭关炼化混沌珠。他的心神沉入那枚关乎自身大道的至宝——混沌珠之中。自从当年融合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一举冲开八重禁制后,这些年来,他炼化禁制的进程变得异常缓慢,时断时续,耗费无数心力,也才勉强炼化了一重禁制,达到了四十二重。越往后,每一重禁制蕴含的混沌奥秘也越发深邃,非大机缘、大法力不可破。李茶深知此事急不得,唯有水滴石穿,缓缓图之。
他刚沉浸在对混沌法则的感悟中不久,护岛大阵再次传来波动,又有人来访!
李茶郁闷地睁开双眼,眉头紧锁。任谁在参悟大道的关键时刻屡被打扰,心情都不会太好。他无奈地挥手打开大阵,只见通天教主一脸凝重地站在岛外。
“进来吧。”李茶没好气地说道,连客套都省了,直接甩给他一个白眼,“说吧,又有什么事?” 语气中透着不耐烦。
通天被李茶这毫不客气的态度搞得一愣,心中更是惴惴,连忙上前小心施礼:“前辈恕罪,晚辈实在是心有疑虑,辗转难安,不得不冒昧前来,请前辈解惑。屡次打扰前辈清修,晚辈万分抱歉。”
李茶揉了揉眉心,压下火气:“讲。”
通天深吸一口气,问出了盘桓在他心头已久的担忧:“前辈,您昔日曾言,天道为求圆满,必定会针对我们这些盘古正宗后裔。如今天道虽看似沉寂,但晚辈心中不安,不知……不知天道究竟会何时动手?以何种方式发难?”
“何时动手?”李茶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再有几千年光阴吧。下一次天地量劫,便是针对你们这些盘古后裔而起。此乃定数,避无可避。”
通天闻言,心中一紧,急忙追问:“前辈,既然避无可避,不知您可有应对之法?或是指点一条明路,让我等能在劫数中,多留存一丝元气?”
“应对之法?”李茶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丝讥诮,“我之前难道没有提醒过你们?尤其是你,通天!我曾告诫于你,收徒须谨慎,首重品行心性,莫要良莠不分,什么都往你那金鳌岛上划拉!你当时是如何应下的?可又坚持了几年?如今你睁眼看看,你那万仙来朝的碧游宫中,除了少数几个真心修道的,其余都是些什么东西?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也就罢了,心术不正、业力缠身者几何?”
通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辩解道:“前辈,您也曾说过,洪荒生灵,皆因父神而生,本质上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晚辈收下他们,亦是心存慈悲,欲将他们引入正道,悉心调教,使他们不再危害洪荒其他生灵,此亦是无量功德……”
“功德?”李茶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目光如电,直刺通天心底,“那你可敢抛开师徒滤镜,暗中去观察一番你的那些‘好徒弟’?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如你所愿,修身养性,积攒功德?还是仗着你截教的名头,在外为非作歹,结下无数因果业力,而这些业力,最终都会反噬到你这个教主和整个截教的气运之上!”
他顿了顿,看着脸色变幻不定的通天,冷冷道:“等你有了结果,看清了事实,再来找我谈应对之策吧!现在,出去!”
话音未落,根本不理会还想辩解什么的通天,李茶大袖一挥,直接将其“送”出了方丈岛,护岛大阵随之闭合,将一切杂音隔绝在外。
站在岛外,通天脸色阴晴不定,回味着李茶的话语,尤其是最后那句“悄悄观察一下你的徒弟们”,如同一声惊雷,在他心中炸响。他沉默良久,最终咬了咬牙,身形化作一道剑光,直接返回金鳌岛。他要去验证一下,他引以为傲的“万仙来朝”,其光鲜表象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