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宝殿,昔日仙乐缭绕、祥云汇聚之地,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帝俊面沉如水,端坐在九龙宝座之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面前由星辰精金打造的御案,早已四分五裂,显然是没经受起天帝的雷霆之怒。殿内,八大妖仙个个带伤,气息萎靡,垂首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妖师鲲鹏站在稍前的位置,脸色有些苍白,衣袍上沾染了点点血迹,虽只是轻伤,却也显得颇为狼狈。
“近半折损……近半折损!”帝俊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我天庭千万精锐,竟被区区百万巫蛮杀得溃不成军!尔等……真是让朕‘刮目相看’!”
殿内死寂,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可闻。败绩如山,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巫族个体战力强横,尤其是那十二祖巫如同荒古凶神般可怕,给所有参战的妖族高层都留下了心理阴影。
鲲鹏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息怒。此战之失,非战之罪,实乃巫族顶尖战力过于强横所致。十二祖巫,个个肉身不朽,神通诡异,实力之强可比混元金仙中期。我妖族虽兵多将广,然在巅峰战力上,确实……有所不及。”
帝俊冰冷的目光扫向鲲鹏:“妖师有何高见?莫非是要朕就此认输,将这洪荒大地拱手让与那群蛮子?”
“臣不敢!”鲲鹏连忙道,“陛下,硬拼损失太大,我们需寻帮手,以弥补高端战力之不足。”
“帮手?洪荒之大,谁人敢插手我妖族与巫族之争?谁又有资格做我妖族的帮手?”帝俊语气依旧冷淡,但怒火似乎稍缓,显然被勾起了兴趣。
鲲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压低声音道:“陛下可还记得,昔日紫霄宫中,道祖鸿钧赐予女娲道友的两件宝物?”
帝俊眉头微蹙:“自然记得。一为山河社稷图,内蕴大千,可困万物;二为红绣球,乃功德之宝,道祖曾言,可主天、地、人三婚之大礼。与此事何干?”
“正是这红绣球!”鲲鹏声音提高了几分,“陛下您想,何为天婚?陛下您与东皇陛下,皆诞生于至阳之源太阳星,秉承天命,建立天庭,统御周天。这洪荒天地,有阳岂可无阴?那太阴星上,不正有嫦曦、羲和两位仙子,乃太阴之精所化,与陛下和东皇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若陛下能迎娶羲和仙子,东皇迎娶嫦曦仙子,以红绣球定下天婚,岂不应了阴阳和合之理?届时,天降功德,必可壮大我妖族气运!”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帝俊的神色,继续道:“而且,主持天婚者,非女娲道友莫属。我们可借此机会,力邀女娲、伏羲两位大能加入我妖族。伏羲道友精通推演,女娲道友造化无双,若能得他们相助,我妖族如虎添翼!那太阴星上的望舒女神虽深居简出,但与二位仙子关系匪浅,若能联姻,或许也能间接拉拢。如此,我妖族便可增添数位顶尖大能,再对上巫族十二祖巫,何愁不胜?”
此言一出,不仅帝俊目光闪动,连一旁因伤势精神不振的白泽也来了精神,眼中焕发出神采。
“妙!鲲鹏道友此计甚妙!”白泽不顾伤势,上前附和道,“陛下,天婚一成,不仅可得强援,更能彰显我妖族乃天命所归,顺应天道!那太阴星二位仙子修为高深,若为妖后,实力不容小觑。女娲、伏羲二位道友加入,更是能极大弥补我高层战力的空缺。此乃一石数鸟之策!”
帝俊脸上的冰霜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权衡与意动。他看了一眼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太一,太一微微颔首,显然也认为此计可行。若能增强实力,一雪前耻,联姻并非不可接受。
“好!”帝俊拍手,“鲲鹏,白泽,此事便交由你二人全权负责!务必说服女娲、伏羲,并探明太阴星二位仙子的意向。若能成事,朕重重有赏!”
长风谷外,云雾缥缈。鲲鹏与白泽收敛了周身妖气,恭敬地递上拜帖,求见女娲、伏羲两位道友。
谷内,女娲正对着一捧息壤凝神思索。她参悟造化之道已到了关键处,冥冥中感觉只差一层窗户纸便能突破,踏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可那灵感却总是若即若离,让她心烦意乱。她甚至动了念头,想去云华洞天找李茶,讨杯清茶,或许能借其道韵有所启发。没想到还未动身,就被鲲鹏和白泽堵在了家门口。
原本女娲对主持天婚并无兴趣,她一心向道,不愿过多卷入势力纷争。但白泽不愧是妖族第一说客,口若悬河,从天道阴阳、种族气运,说到造化圆满、功德机缘,硬是绕得女娲心思活络起来。尤其是提到“天婚”乃顺应天道,主持此事或有功德,对她突破目前的瓶颈可能大有裨益,这让女娲难以拒绝。不过,她并未大包大揽,只是答应去太阴星问问,并言明最终能否成事,还需看太阴星二位仙子的意愿。
伏羲在一旁默不作声,暗中推演此事。卦象显示,此事牵连甚大,福祸相依。他心念一动,一道隐秘的神念传音跨越虚空,送到云华洞天李茶耳中,询问他的看法。
洞天内,李茶品着香茗,收到伏羲传音,微微沉吟。他神游太虚,能清晰地感知到,天地间的劫气愈发浓烈,而几位天命之人的成圣契机也已若隐若现。女娲身上那缕鸿蒙紫气异常活跃,成圣在即;后土心中的悲悯与地道感应日益加深,合道之期不远;三清、接引、准提亦在积蓄力量。反观自己,虽已是混元金仙巅峰,但欲要以茶证道,突破混元大罗金仙之境,仍需海量功德与众生愿力。他的“茶道”尚未传遍洪荒,南北两大方向仍是空白。
“告诉女娲,可应下此事。”李茶的声音在伏羲心间响起,“加入妖族,暂居其位,可借天庭气运修行,亦可从中斡旋,缓冲巫妖矛盾,为我争取时间。吾需往南北传道,待功成之日,或可见分晓。”
得到李茶的首肯,伏羲心中一定,便对女娲微微点头示意。
太阴星,广寒清冷,月桂飘香。
女娲与伏羲见到了嫦曦与羲和。这两位太阴仙子,气质清绝,周身缭绕着纯净的太阴月华,修为赫然已至混元金仙初期,丝毫不逊于他们这些大能。
女娲说明来意,转达了妖族的联姻之请。
嫦曦听罢,清冷的容颜上没有任何波动,直接淡然回绝:“天庭纷扰,非我所愿,此事不必再提。”她道心坚定,只愿与月桂清辉为伴,对权势联姻毫无兴趣。
羲和并未立刻拒绝,她沉吟片刻,轻声道:“此事关乎甚大,还需斟酌。”她目光微转,似乎想到了什么,“或许,可听听云华前辈的意见。” 她与妹妹不同,对统御太阳星的帝俊,并非全无好感,谨慎起见,还是想听听母亲(望舒)的好友云华散人之言。
李茶的回复很快传来,依旧是那般超然物外:“随心而行,顺其自然即可,无需顾虑。”
有了李茶的话,羲和心中一定,便对女娲道:“既如此,可请天帝前来一见。”她想亲眼看看,那位太阳之主,现今是何模样。
帝俊得到消息,精心准备后,亲赴太阴星。他与羲和,一为太阳之精,一为太阴之华,首次正式见面(紫霄宫远远见过),竟真的生出几分奇妙的感应。帝俊的皇者气度与雄心,羲和的雍容华贵与聪慧,彼此都留下了颇佳的印象。反观东皇太一,他对兄长之事表示支持,但自身却以“大道未成,无心他顾”为由,婉拒了与嫦曦的联姻。嫦曦对此更是乐见其成,她对战意冲天的太一也没什么感觉。
在女娲的主持下,以功德之宝红绣球为凭,一场盛大而庄严的“天婚”大典在三十三天举行。天帝帝俊迎娶太阴女神羲和为帝后。婚礼当日,天道感应,降下磅礴功德金光,一分为四:帝俊、羲和、女娲作为当事人与主婚人,各得三成,那红绣球也因此番圆满一桩天定姻缘,得了一成功德。
功德加身,帝俊只觉困扰许久的修为瓶颈骤然松动,斩出的三尸隐隐有了融合归一之势,道行大进。羲和本就根基深厚,得此功德,修为水到渠成迈入了混元金仙中期,周身月华更显皎洁深邃。女娲收获更大,三成功德让她修为精进,稳稳踏入混元金仙后期,更重要的是,功德之中蕴含的造化生机与姻缘法则,让她对造化之道多了一分感悟,那层迟迟无法捅破的窗户纸,终于出现了清晰的裂痕。
借此良机,帝俊顺势邀请女娲与伏羲加入妖族,共抗巫族。女娲得了好处,又感于天婚乃顺天应人之举,加之伏羲从旁劝说(转达了李茶之意),便应承下来。帝俊大喜,立刻将天庭仅剩的两座主殿——象征生机与造化的南方长生殿赐予女娲,尊为“娲皇”;将象征演算与秩序的西方永乐宫赐予伏羲,尊为“羲皇”。
至此,妖族天庭实力暴涨,不仅多了一位混元金仙中期的妖后羲和,更增添了女娲、伏羲两位顶尖大能,高端战力不足的窘境得到极大缓解,气运更加强盛,俨然已有压过巫族之势。
而李茶,此刻已来到南方界,继续他未完的布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