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气运冲霄,虽有李茶等人拦下了天道雷劫,但那3650个凝聚了人族智慧与气运的文字,终究是因人道尚未完全觉醒,而未能如妖文,神文那般,天生便蕴含法则之力,可自行传承。它们如同初生的婴儿,需要哺育和教导,才能真正在人族血脉中扎根,生长。
为了文字能被族人认可,为了将其传承下去,仓颉并未在陈都享受尊荣,而是做出了一个更为伟大的决定。他整理好记录了所有文字的兽皮卷,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踏上了漫漫的传道之路。他要走遍人族的每一个角落,将文字的种子,亲手播撒到每一位族人的心田。
这一走,便是近百年的光阴。
仓颉的足迹,东至浩瀚汪洋之畔的渔村,西达黄沙漫天的部族绿洲,南至湿热雨林中的山寨,北抵苦寒之地的狩猎营地。他面对着的,是无数双充满渴望却又带着迷茫的眼睛。他没有神通法力直接灌顶传授,只能依靠最原始,却也最真诚的方式——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
在篝火旁,他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一个个符号,讲述着它们与日月星辰、山川鸟兽的关联;在田垄边,他指着禾苗、耒耜,教导族人写出与之对应的文字;在部落的议事厅,他耐心地向首领和长老们解释,如何用这些文字记录部落的历史、制定律法、传递信息。他根据不同部落的特点、生产生活方式,调整着教学的顺序与方法,让文字与族人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辛,风雨、疾病、猛兽、崎岖的道路……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他的青丝在跋涉中渐渐染上霜白,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但他的眼神却始终清澈而坚定,那双天生的重瞳,因承载了传播文明的使命而愈发深邃明亮。他所过之处,文明的星火被点燃,知识的壁垒被打破。部落间的交流因有了统一的文字而变得更加顺畅,法令的传达更加准确,先人的智慧与经验得以记录和传承。人族的精神世界,因为文字的普及,正在发生一场静默却翻天覆地的革命。
而在人族圣都陈都,自仓颉造字之后,黄帝轩辕处理政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变。以往,各部落送来的奏报使用的是繁复的妖文或零散的口传符号,需要专门的巫祝解读,耗时费力,且容易产生歧义。如今,各地逐渐开始使用仓颉所创的文字书写公文。
轩辕手持着以新文字书写的竹简或兽皮,只觉眼前一亮。汇报灾情,则“灾”、“害”、“粮”、“需”等字一目了然;陈述政绩,则“耕”、“织”、“增”、“盈”等词清晰准确;记录异动,则“兽”、“袭”、“防”、“备”等意直指核心。往日需要耗费一整天,与多位大臣反复商讨才能处理完毕的公务,如今只需一个下午,便能批阅完毕,且决策依据更加充分可靠。这极大地提升了行政效率,让人皇的政令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通达四方。
与此同时,被册封为“兵主”的蚩尤,也并未因战败而消沉,反而在新的位置上找到了更大的价值。他驻扎在陈都附近的军事重镇,专司人族战事与对外扩张。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冶炼的天赋,他改进了青铜的配方与锻造工艺,打造出更加锋利耐用的青铜兵器和防御力更强的甲胄,并大规模装备人族军队。
这对于普通人族战士而言,无疑是生命的保障。以往面对皮糙肉厚的凶兽或异族,人族战士往往需要付出惨重的伤亡,如今有了精良的青铜武器和甲胄,生存几率大大提升。蚩尤更根据轩辕黄帝提供的上古阵法图册(部分源自九天玄女,部分源自伏羲传承),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与人族战士的特点,创造出了一系列适合人族军队的战阵,如“锋矢阵”用于突击,“方圆阵”用于防守,“八卦阵”用于困敌变幻。这些战阵的出现,让人族军队摆脱了过去依靠个人勇武和混乱冲杀的局面,战斗力与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为人族在洪荒大地的生存与发展,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如此,百年时光悠悠而过。人族在尧的治理下,虽无开疆拓土之赫赫武功,但内部安定,农耕兴旺,仓颉文字逐渐普及,文明之火愈燃愈烈。这是一个平稳发展、积蓄力量的时期。
这一日,一位风尘仆仆、满头银发的老者,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杖,缓缓走入了阔别近百年的陈都。他面容虽显苍老,却依旧红润,眼神温润而睿智,正是游历传道归来的仓颉。
也就在他踏入陈都的那一刻,早已卸下人皇之位、与蚩尤一同留在陈都等待多年的轩辕黄帝,以及一直关注着仓颉归期的兵主蚩尤,几乎是同时心生感应,出现在了城门口。
三位对人族有着划时代贡献的伟人,在历经百年风雨后,再次聚首。他们相视片刻,目光交汇间,是无需言语的默契,是对往昔峥嵘的回忆,更是对人族未来的欣慰与期许。不知是谁先笑出了声,随即,三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畅快淋漓,回荡在陈都上空,充满了功成身退的洒脱与见证族群崛起的自豪。
此时的人族共主,早已是轩辕的世孙——尧。尧是一位贤明的守成之君,他或许没有先祖那般惊天动地的创举,但其管理才能出众,善于调和各方,发展民生,在他的治理下,人族社会井然有序,稳步向前。轩辕与蚩尤之所以迟迟未归火云洞,正是在等待他们的同伴——仓颉。人道六圣,已出其五!
无需多言,仓颉、轩辕、蚩尤三人联袂,一步踏出,便已离开了陈都,下一刻,直接出现在了那作为人族圣地、悬浮于虚空中的火云洞天之外。
洞天门口,天皇伏羲、地皇神农早已感知到他们的到来,含笑相迎。
就在仓颉、轩辕、蚩尤三人与伏羲、神农汇合,五位人道先驱并肩立于火云洞前的刹那——
“轰!!!”
一声仿佛源自洪荒本源深处的巨响震撼了整个天地!一直束缚、压制着人道成长的无形天道枷锁,在这五位人道圣人(准)气运相连、功德圆满的冲击下,终于再也无法维持,轰然断裂!
磅礴浩瀚、自强不息、蕴含着亿万族人意志与智慧的人道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彻底冲破了桎梏,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昂首咆哮于天地之间!它的气息虽然整体强度尚且不及经营万古的天道,但其潜力无穷,生机勃勃,终于与那沉稳厚重、执掌轮回的地道并列,成为了并立于天道之下的洪荒第二大意志!
与此同时,无边无际、璀璨夺目的人道功德,如同九天银河倒泻,分作三股,分别灌入仓颉、轩辕、蚩尤的体内!这功德,不仅是对他们各自功绩的褒奖,更是人道觉醒对其护道者的反馈与加持!
在这浩瀚功德的推动下,三人的修为境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攀升,瞬间便突破了原有的瓶颈,直达准圣巅峰之境!周身道韵流转,与人道长河紧密相连,从此与人族气运休戚与共,永为镇压人族气运的基石。
轩辕黄帝(帝俊)在接受功德与气运加持的瞬间,前世身为妖族天帝的记忆与今世作为人族共主的经历彻底融合贯通。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对过往辉煌与陨落的唏嘘,有对鸿钧算计的了然,但最终,所有这些情绪都化为了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东西——那是对人族身份的认同,是对守护这片新生但充满希望族群的决心。他看向身旁的伏羲、神农、仓颉,尤其是曾与他生死相搏的蚩尤,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无比畅快与释然的笑容。
这一笑,泯尽前世恩仇,尽付今生同道。
火云洞前,五圣齐聚,人道昌隆!一个属于人族的新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而那最后一位尚未归位的人道圣人,其身影,也已在命运的轨迹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