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夜司总部深处,“观星阁”档案库。与外界充满科技感的指挥中枢不同,这里的时间仿佛流淌得异常缓慢。
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冷冽石壁和某种用于防腐的奇特草药混合的气味,沉重而肃穆。
巨大的环形空间内,穹顶高远,镶嵌着模拟星光的微弱光点,照亮下方一排排高耸入顶、由不知名暗色金属和古老木材制成的档案架。
架上分门别类地存放着难以计数的卷宗、玉简、皮质古籍乃至一些封印在透明晶体中的奇异信息载体。这里是巡夜司千百年积累的知识与秘密的坟墓,也是真相可能埋藏的唯一之地。
手持最高权限“巡天令”的王平,独自站在这片寂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知识海洋前,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身体的疲惫尚未完全恢复,灵魂深处与阵法师残念共鸣的刺痛感也隐约残留,但一种更强烈的、近乎执拗的渴望,驱动着他踏入了这片禁区。
妹妹林晓玥的脸庞,档案照片上那清澈中带着忧郁的眼神,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归墟的阴谋,“容器”的真相,如同巨大的、不断收拢的蛛网,让他窒息。他需要答案,现在就要。
根据洛远山的指引,他来到一片标记着“甲·柒·异常个体与特殊事件”的区域。架上的标签触目惊心:“深渊血脉收录”、“规则适格者观察录”、“失控容器清除档案”……每一个标签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段被尘封的悲剧或秘密。
他首先寻找与“星火计划”和“林晓玥”相关的卷宗。利用巡天令的权限,他轻易地调取出了一个加密的电子索引。然而,当他在终端上输入关键词后,屏幕却显示:
【“星火计划”核心档案:权限等级不足(需“绝密·禁”级权限)】
【“林晓玥”个人档案及关联事件:档案编号xS-107,主体档案已封存(封存等级:司长直管),部分关联信息散见于“归墟诱拐事件(未解决)”、“特殊体质失踪案”分类下,但关键内容已加密或涂改。】
王平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最高权限之上,还有更高的禁区。
关于妹妹最核心的信息,依旧被牢牢锁死。
他不甘心地调阅那些被允许查看的碎片信息,大多是些无关痛痒的日常记录、体检报告(部分数据被抹去),以及失踪案的基本现场描述,与他之前看到的报告大同小异,没有任何关于她下落或“星火计划”具体内容的实质性线索。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缓缓淹没上来。他转而搜索关于“容器”的记载。
这一次,结果稍多一些,但同样令人不安。
他找到了大量关于历史上各种“规则承载者”、“污染适格体”的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这些卷宗描述了无数因各种原因成为规则“容器”的个体,他们的结局无一例外,极其惨烈——
有的在力量失控中自我毁灭,有的被巡夜司或类似组织“净化”清除,极少数被成功“收容”研究的,也最终在痛苦中意识湮灭。卷宗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是——“工具性存在”与“终极消耗品”。
在一份年代久远的《墟源纪略》补充卷的残页中,他看到了关于“归墟仪式”与“完美容器”的模糊描述,强调“容器”需要具备“极强的执念锚点”和“可引导的规则共鸣性”,这与洛远山的说法吻合。
但关于如何成为“容器”,仪式的具体步骤,以及“容器”最终的下场,关键部分要么被撕毁,要么覆盖着浓重的加密符文。
他甚至找到了几份标注着“王平(疑似)”的观察记录和风险评估报告,日期追溯到他刚从永夜医院醒来不久。报告冷冰冰地分析着他的“污染融合度”、“共情失控风险”和“潜在威胁等级”,并附有“密切监控”、“必要时执行清除”的建议。
看着这些将自己视为实验品或危险品的文字,王平感到一阵反胃和寒意。他意识到,即使在合作深入的今天,巡夜司内部对他恐怕依然存在着强大的警惕和利用心态。
希望如同风中的残烛,摇曳欲灭。
他疲惫地靠在一个冰冷的档案架上,闭上眼睛。难道真的找不到任何突破口了吗?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标记着“远古异闻与地理秘辛”的区域。
这类档案通常被认为可信度低,多是传说轶事,少有人关注。鬼使神差地,王平走了过去。他想起那枚阵法碎片中模糊的海岸线坐标,以及空间裂隙中感受到的、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扭曲感。
他漫无目的地翻阅着一些关于神秘地点、失落文明的记载。
大多荒诞不经,如空中楼阁。然而,当他的手指划过一卷用某种坚韧兽皮制成的、极其古老的卷宗时,右臂那沉寂的污染印记,突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冰凉的悸动。
卷宗的标签上,用一种近乎失传的古文字写着——《虚无海眼臆测录》。
王平心中一动,小心地展开了这卷沉重而脆弱的兽皮。
里面的文字晦涩难懂,夹杂着许多抽象而诡异的图案,描绘着大海深处出现吞噬一切的漩涡、天空与海洋倒置、船只与岛屿莫名消失的景象。
着者似乎是一位古代巡夜人,他根据零星的海难记录和渔民间口耳相传的恐怖传说,推测在茫茫大海的某些特定区域,存在着连接着“虚无”的“海眼”,这些海眼会周期性开启,吞噬物质与能量,甚至扭曲时空。
在卷宗的末尾,着者提到了一个惊人的、未经证实的猜想:他认为,这些“虚无海眼”并非自然现象,而是远古时期某种超越理解的文明或存在,为了对抗一场席卷天地的“大寂灭”,而试图强行开辟通往“彼岸”或“根源”的通道所留下的失败遗迹。
这些通道失控崩塌,形成了永久性的空间疤痕,也就是“海眼”。而“归墟”这个概念,可能最初就源于对这些恐怖“海眼”的恐惧和描述。
着者甚至大胆推断,某些极其罕见的、能够承载规则的特殊个体,其体质或许就与这些远古的、试图沟通“虚无”的仪式残留影响有关。
特殊个体……应该就是“容器”。
“虚无海眼……远古通道……失败遗迹……归墟的起源?”王平的心脏砰砰直跳。这卷看似荒诞的臆测录,竟然隐隐与他手中的阵法碎片信息、断龙崖的“虚无奇点”企图,甚至他自身“容器”体质的根源,产生了某种匪夷所思的关联!
那阵法碎片中模糊的海岸线坐标,会不会就是指向某一个……“虚无海眼”的所在?归墟寻找“童年遗物”,加速仪式,是否与某个特定“海眼”的开启周期有关?
新的线索,如同黑暗中意外瞥见的一丝微光,虽然飘忽不定,却带来了全新的方向。档案室的尘埃之下,埋藏的不尽是绝望,还有可能通往更惊人真相的、被遗忘的路径。
王平小心翼翼地将《虚无海眼臆测录》的复制卷宗收好,目光再次投向那浩瀚无边的档案架。
他知道,这里的秘密,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深邃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