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之中,初燃的【星炬】基座如同一位刚刚诞生的巨人,正缓慢而有力地呼吸着。
温润磅礴的光辉以其为中心,一圈圈地荡漾开来,驱散着战争遗留的死寂与混乱,为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星域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秩序性的活力。
然而,在这希望之光下,弥漫的并非全是欢欣鼓舞。
潜影舰队传来的那条最高紧急信息,如同极地寒风,瞬间冻结了胜利的余温。
【肃正协议-凋零之影】。
威胁等级……无法评估。
这寥寥数语,带来的压力远超之前“万界之扉”洞开、腐化舰队倾巢而出的那一刻。
那是一种被更高维度猎食者锁定的、源自生命本能的战栗。
裂穹号舰桥,核心成员再度齐聚,气氛比之前任何一次会议都要凝重。
全息星图上,代表“凋零之影”的、不断闪烁的猩红骷髅标记,悬浮在遥远的、无法精确测算的深空坐标上,像一颗指向末日倒计时的指针。
“时间流速异常波动……”枭重复着信息中的关键词,他惯常的冷静声音里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这意味着我们甚至无法用常规经验去判断它何时抵达。可能是一年,可能是十年,也可能……就在下一刻。”
铁盾的金属身躯发出低沉的嗡鸣:“我们的数据库对此类现象记载极少。能干涉大范围时间流,这已经触及了宇宙的底层规则。‘凋零之影’,是法则层面的武器。”
赤石双手撑在控制台上,身躯挺拔如松,但紧抿的嘴唇和眉宇间深刻的沟壑暴露了他内心的沉重。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青禾身上:“星炬,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必须在它抵达之前,让星炬完全建成,并发挥出设计中的所有功能。”
青禾站在星图前,额间那枚被金色脉络修复的万灵同心符稳定地散发着光辉,让她在这种高压下依然保持着清晰的思维。“星炬基座的成功,证明了融合之路的可行性。但接下来的主体构建,能量回路编织,信念网络铺陈……每一项都比基座复杂百倍。我们需要时间,更需要……毫无保留的协作。”
她的话语落下,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协作,这两个字在平时听起来简单,但在一个由多个截然不同文明仓促组成的同盟里,在面临未知恐怖威胁的阴影下,却显得格外沉重。
---
星炬建造工地,瞬间变成了整个星火同盟最繁忙、最核心的区域。
以初步成型的环状基座为起点,无数工程星槎如同工蜂般穿梭往来。
来自洪荒的、铭刻着繁复符文的大型预制构件,被巨型力场牵引着,缓缓嵌入主体框架;星灵族提供的、内部流淌着液态光晕的灵能水晶簇,由专门的灵能技师小心翼翼地进行校准安装;潜影舰队的技术人员则如同幽灵,在结构的阴影面铺设着隐匿的虚空能量导管;方舟幸存者搭建起临时的灵能网络节点,尝试将各个部分初步连接成一个整体。
岩砾的嗓门通过扩音法阵,响彻整个工地:“快!第三区符文阵列对接!注意灵能回流缓冲!别让星灵的水晶能量冲垮了我们的地脉基岩!”
他的眼中布满血丝,却燃烧着近乎狂热的火焰。
作为工械司负责人,他既是总工程师,也是现场总指挥,协调着这庞大而复杂的“交响乐”。
然而,交响乐中开始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一处关键节点,需要将一块巨大的、蕴含洪荒地火精华的“熔心岩”与星灵族的“耀光水晶”进行能量核心对接。
负责此处的是一位磐石部落的老符文匠和他的团队,以及一位年轻的星灵技师。
“不行!你们的灵能太‘锐利’了!”老符文匠指着能量监测仪上剧烈跳动的指针,对星灵技师吼道,“熔心岩的能量厚重磅礴,需要的是引导和包容,不是你们这样强行注入!会炸的!”
年轻的星灵技师面容精致,带着星灵族特有的矜持与理性:“根据计算,只有将灵能聚焦至‘穿透’模式,才能有效激活熔心岩内部87%的惰性能量。你们的‘引导’方案效率太低,无法满足星炬主体的能量需求。是你们的符文结构过于……原始。”
“原始?!”老符文匠气得胡子都在发抖,“这是圣师传承下来的‘地脉共鸣术’!你懂什么!”
类似的摩擦在工地上并非个例。
潜影舰队的工程师要求对已经铺设完成的洪荒符文区进行“隐匿化”改造,认为其能量签名过于明显,会成为弱点,却遭到了洪荒工匠的强烈抵制,认为这是对圣师之道的亵渎。
方舟的网络协议在接入某些依靠血脉传承的妖族信念符文时,频频出现“无法识别”的错误,进展缓慢。
这些技术路线的争执,背后是深层次的文明差异与信任隔阂。
虽然高层达成了同盟,但落实到具体执行的层面,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一点点文化优越感,便成了阻碍融合的细沙碎石。
青禾穿梭在巨大的构件之间,万灵同心符让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细微的抵触与焦虑。
她时而停下,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调解争执,引导双方寻找折中方案;时而亲自出手,调动山河鼎的秩序之力,抚平不同能量间的排斥。
她就像一根绷紧的弦,既要协调宏大的建设,又要弥合细微的裂痕。
---
这一天,一场不大不小的事故,终于将潜流的矛盾掀上了水面。
在星炬主体的一处支撑结构上,需要进行一次关键的“多能量流并行测试”,同时启动洪荒符文、星灵水晶和潜影导管。
负责主导的是岩砾和一位潜影舰队的高级工程师,名为“影痕”。
测试开始前,影痕再次提出:“根据我们的风险模型,建议将洪荒符文的输出功率降低15%,并为星灵水晶加装我们特制的‘虚空缓冲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能量湍流。”
岩砾直接摆手:“不行!降低功率会影响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奠基!加装缓冲器?谁知道你们那东西会不会影响符文与山河鼎本源的共鸣?这是星炬,不是你们的潜影舰!”
影痕金属面罩下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这是最优解。否则,能量过载风险将提升至42%。”
“在我的工地上,我说了算!”岩砾的倔脾气也上来了,“按原方案,启动!”
能量流被同时激发。
起初一切正常,三种不同的光辉在结构上交相辉映。
但就在测试进行到三分之二时,由于洪荒符文与潜影导管能量频率的细微差异未能得到有效缓冲,在星灵水晶的催化下,一股失控的能量湍流猛地爆发开来!
轰!
剧烈的爆炸发生在支撑结构内部!虽然紧急防护法阵瞬间启动,避免了结构解体,但爆炸依旧摧毁了关键的灵能聚焦器,导致三名星灵技师和两名洪荒工匠身受重伤,大量的珍贵材料损毁。
工地上一片混乱,救人的救人,抢修的抢修。
岩砾看着一片狼藉的现场,脸色铁青。影痕走到他身边,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我提醒过风险。42%。”
这句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岩砾猛地转头,双眼喷火:“如果不是你们一直藏着掖着,不肯完全公开虚空导管的共振参数,我们完全可以提前调整符文频率!是你们的不信任导致了这次事故!”
“信任,需要建立在理性与数据之上,而非盲目的自信。”影痕毫不退让。
周围的工人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在岩砾和影痕之间游移。洪荒本土的人员大多面带愤慨,而潜影舰队和部分星灵族、方舟的人员,则流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青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治伤员。她看着对峙的双方,感受着空气中几乎要凝结的紧张气氛,心中沉重。技术上的分歧尚且可以调和,但信任的裂痕一旦产生,修复起来将无比艰难。
这次事故,只是一个开始。
---
事故的善后工作持续了数个周期。损失评估报告被送到了赤石的案头。
“工程进度预计延迟5%,资源损耗超出预算8%。”赤石念出报告上的数字,声音低沉,“更重要的是,工械司与潜影舰队技术团队之间的协作几乎陷入停滞,相互指责。星灵族和方舟方面也表达了担忧。”
青禾站在舷窗前,望着远方那即便受损依旧散发着光芒的星炬基座,轻声道:“父亲,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凋零之影’的阴影悬在头顶,内部的裂痕却比外部的敌人更具破坏性。”
“你有什么想法?”赤石看向女儿,发现她眉宇间多了一份过去不曾有的决断。
“我们需要一场开诚布公的对话,不仅仅是高层,更需要让所有参与建设的骨干,乃至全体同盟成员,都明白我们为何而战,为何必须团结。”青禾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与林烨相似的、包容而坚定的光芒,“我提议,召开‘薪火议会’。不是简单的军事会议,而是文明与文明的对话。”
赤石沉吟片刻,重重点头:“好!是时候了。必须在更大的风暴来临前,将我们的同盟,真正锻造成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
就在同盟高层决定以对话化解危机的同时,在遥远的、信号极其微弱的深空监测点,一台隶属于潜影舰队的、处于绝对静默状态的探测器,其指向“凋零之影”来袭方向的传感器阵列,突然捕捉到了一次极其短暂却异常清晰的能量脉冲。
脉冲转瞬即逝,几乎被当作背景噪音过滤掉。
但在其被记录下的、被高度压缩的数据包最深处,隐藏着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信息片段——那并非单纯的靠近,更像是一次……针对性的“扫描”与“解析”。
它,似乎比预想中,更早地开始了它的工作。
(第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