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
大祭司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感慨,最终化为全然的接纳,“你的命星,自你去往长安后,便与一颗光芒极盛的帝星紫微产生纠缠,轨迹交织,光芒非但未损,反而愈发璀璨夺目。或许,这便是你的缘法,是星轨早已注定的安排。他既肯为你倾心,将你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想必对你,亦是真心。”
他拍了拍弈星的手背,目光慈爱而深邃:“星儿,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选择。既然你心意已决,认定了他,那便去吧。只是,需得记住,无论何时,无论你身在何方,遭遇何事,苗疆永远是你的家,师父这里,永远是你的后盾。若他日……若他日有委屈,或有难处,定要回来。”
得到了师父的认可与祝福,弈星心中那块悬了数月的大石,轰然落地。
巨大的喜悦和感动涌上心头,他眼眶一热,几乎要再次落泪。
“谢谢师父!谢谢您!”他哽咽着,再次深深行礼。
心中的枷锁既去,弈星在苗疆的日子便真正轻松愉快起来。
他陪着师父,像幼时一样,听他讲述族中的古老传说,学习更深奥的巫卜之术;他与同门们切磋技艺,将中原学到的新奇星象算法与苗疆的古老传承相互印证,竟也碰撞出不少火花;他也会跟着族人进山采药,下田劳作,感受着故乡泥土的芬芳。
然而,无论身处何等热闹与安宁之中,对明世隐的思念,却如同呼吸一般,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间。
看着南疆的月亮,会想起长安国师府庭院中的清辉;吃到熟悉的食物,会想起明世隐陪他做米饼时沾了面粉的袖口;听到夜虫鸣叫,会想起两人在骊山温泉共度的静谧夜晚。
所幸,明世隐的信,如同穿越千山万水的鸿雁,定期地抚慰着他的思念。信鸽扑棱着翅膀,带来带着长安气息的细小竹管。
明世隐的字迹一如既往的优雅遒劲,内容却各不相同。
有时只是寥寥数语,“安否?”“念甚。”“望珍重。”简洁却力透纸背;
有时会与他分享长安的近事,诸如宫中的趣闻,新得的棋谱,或者庭中那几株白梅结了青涩的梅子;
偶尔,则会附上一首含蓄而情意绵绵的诗句,用典精巧,字里行间却满是相思之意,让弈星反复咀嚼,脸颊绯红,心中甜涩交织。
每一封信,弈星都视若珍宝。
他会在夜深人静时,就着油灯反复阅读,然后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抚平,与他从苗疆带回的、准备送给明世隐的小礼物一起,收藏在一个精致的木匣中。
他也时常回信,用略显稚嫩却情真意切的笔触,诉说苗疆的风物,表达自己的思念,有时还会附上一片南疆特有的、形状奇特的叶子,或是一小撮带着山野气息的干花。
时光在思念与等待中悄然流逝。
数月光阴,如同山涧流水,潺潺而过。
弈星归乡时带来的中原见闻与知识,已渐渐融入苗疆的生活,而他对明世隐的思念,也发酵得越发浓烈。
终于,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弈星再次跪别师父。
大祭司看着眼前气质愈发沉静,眉宇间却多了几分坚定风霜的徒弟,心中欣慰与不舍交织。
他再次叮嘱:“星儿,前路漫长,务必珍重。记住为师的话。”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弈星郑重叩首,“师父也请务必保重身体。”
他辞别了依依不舍的族人与同门,再次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程。
依旧是那队精干的护卫,依旧是满载的行装,但弈星的心情,却与初次离家时那份懵懂、好奇与隐隐的不安截然不同。
这一次,他的心中充满了归心似箭的喜悦与明确的期待。
马车向着北方,向着长安,向着那个有明世隐等待的方向,疾驰而去。
南疆的青山绿水在身后渐行渐远,而前方,是承载着他全部思念与爱恋的归宿。
他知道,在那里,有一个人,正如他一般,在数着日子,盼着他归去。
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而此刻,他正穿越这山河,奔赴他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