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风云的骤然平息,并未让李凌霄有丝毫松懈。他深知,舆论的反转固然痛快,但真正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永远是内功的深厚。在成功击退“悦色”的恶意攻击、并借林清雅演唱会的东风稳固了华东桥头堡后,他将工作的重心再次投向了集团内部体系的深化与夯实。
“雷霆计划”的狂飙突进带来了门店数量的激增,但也暴露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不同区域市场消费习惯的细微差异、新员工培训质量可能存在的波动、以及随着供应链拉长而增加的管控难度,都提醒着李凌霄,规模扩张必须与精细化管理同步。
他召集了集团所有核心高管,在沪市召开了一次为期两天的闭门战略复盘会。会上,他没有过多庆祝之前的胜利,而是直接抛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
“我们的标准化手册,是否能完全适应沪市和江城不同的消费节奏?”
“新区域经理的决策权边界在哪里?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星枢’系统在‘华美’项目表现出色,但能否平滑适配我们自身上百家门店的复杂物流网络?”
“‘天夜’的内容制作,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一连串的问题,让原本有些志得意满的高管们瞬间冷静下来,陷入了深刻的反思和激烈的讨论。
李凌霄引导着会议,将问题逐一拆解,寻找解决方案。最终,会议形成了多项重要决议:
成立“区域市场研究小组”,由王薇牵头,深度洞察不同城市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允许在核心标准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不超过百分之十的“区域化微创新”。
优化集团授权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责清单和审批流程,并引入更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加速“星枢”系统与“初见”全国物流网络的融合,由孙浩负责,成立专项组,攻克多仓联动、动态路由规划等技术难题。
要求“天夜娱乐”在三个月内,提交清晰的商业模型和未来三年的财务预测,赵文瑄需拿出具体方案,证明内容投入的长期价值。
这次会议,为“凌霄集团”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定下了基调。高管们带着更清醒的头脑和更明确的任务返回各自岗位。
李凌霄自己则投入了大量精力在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上。他亲自参与了集团第一期“凌霄管培生”计划的选拔和开班仪式,与这些充满潜力的年轻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商业思考。他倡导建立了集团内部的知识共享平台,鼓励跨部门、跨业务的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他甚至亲自撰写了《凌霄价值观白皮书》,将“客户至上、拥抱变化、诚信担当、协同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融入集团的血液。
就在李凌霄潜心夯实内功之际,外部也传来了新的机遇。
之前与“百果园”的商标诉讼,在“凌霄集团”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技术潜力后,对方终于放弃了纠缠,主动提出了和解。双方达成协议,“初见”承诺在后续宣传中更规范地使用原料描述,而“百果园”撤诉,并出人意料地表达了在“果核”系统上寻求合作的意向。
“百果园”的一位副总裁在私下沟通时坦言:“李总,我们之前可能有些误会。贵公司的‘果核’系统,确实切中了我行业许多中小商户的痛点。我们也在思考数字化转型,或许……我们有合作的空间。”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曾经的敌人,在看清共同利益后,也可能转化为合作伙伴。李凌霄对此持开放态度,指示孙浩团队与“百果园”进行接触,探讨在供应链数据共享或特定区域试点合作的可能性。
同时,硅谷愿景基金介绍的几家海外战略投资者,也对“凌霄集团”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中一家专注于消费科技的国际基金,甚至提出了参与“星辰科技”下一轮融资的明确意向。这意味着,“凌霄科技”的技术实力,已经开始吸引全球目光。
林清雅在沪市演唱会的成功,其效应持续发酵。她收到了多家一线卫视综艺节目的邀请,商业代言询价也多了起来。赵文瑄谨慎地为她筛选着机会,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她“独立音乐人”的定位和长期发展。同时,“天夜娱乐”签下的另外两位新人也开始崭露头角,一个在短视频平台凭借原创作品走红,另一个则在赵文瑄的运作下,获得了一个热门网剧的插曲演唱机会。“天夜”的内容矩阵和艺人梯队,初现雏形。
这天傍晚,李凌霄难得准时下班,回到他在沪市临时居住的公寓。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滩璀璨的灯火和江上游轮如织,他接到了一条来自林清雅的语音消息。
点开播放,里面没有说话,只有一段清唱,是她的新歌小样,旋律空灵而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
“摩天楼隔断了星光,
人海中迷失了方向,
还记得那年街角奶茶香,
是青春里,最温暖的谎……”
歌声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又一条文字消息过来:“写的新歌片段,感觉怎么样?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有力量了。”
李凌霄仔细回味了一下那段旋律和零星的歌词,回复道:“技巧更纯熟了,情感更内敛。不是没有力量,是力量藏在了更深的地方。成长就是这样,从呐喊走向沉默,从外放走向内省。很好。”
过了一会儿,林清雅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谢谢。有时候很怕迷失在繁华里,忘了最开始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也要学会与繁华共舞。”李凌霄回道,“你的舞台,本该更大。”
放下手机,李凌霄若有所思。林清雅的迷茫,某种程度上也是“凌霄集团”快速发展期许多员工心态的缩影。如何在规模扩张中保持创业初心,如何在拥抱资本的同时不被资本异化,这是他作为掌舵者必须持续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他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名为《关于集团长期主义发展与核心价值观坚守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他要在狂飙的扩张中,为这艘越来越大的巨舰,压上更重的“定盘星”。
数日后,“星辰科技”传来捷报,成功攻克了多仓联动的技术难题,“星枢”系统在全国物流网络的上线部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王薇汇报,“区域市场研究小组”已初步完成了对首批五个重点城市的消费画像,为精细化运营提供了数据支撑。张浩则拿下了深市核心商圈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准备打造超越沪店的“华南旗舰”。
基石,正在一块块夯实。
李凌霄知道,前方的挑战依然无数,竞争对手不会坐视他壮大,市场的风云永远变幻莫测。但他内心无比安定。
因为他深知,只有将内部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企业文化价值观这些看似无形却至关重要的“基石”打牢,才能支撑起他那愈发宏伟的商业蓝图,才能让“凌霄集团”在未来的任何风浪中,都能岿然不动,行稳致远。
他的目光越过黄浦江,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长三角的布局已初具雏形,珠三角的号角已然吹响,技术的利刃正在磨砺,内容的触角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