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电器”项目的成功中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冲击波迅速扩散至整个商业圈。“星辰科技”这个名字,连同其背后的“凌霄集团”,第一次真正进入了众多行业巨头和顶级资本视野。
最直接的反应来自于硅谷愿景基金。尽职调查团队在详细评估了“华美”项目方案、技术实力以及“凌霄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后,给出了极高的评价。david chen亲自致电李凌霄,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愿,并报出了一个比之前预期高出百分之三十的估值,希望独家领投“凌霄集团”的A轮融资。
与此同时,受“华美”项目利好消息刺激,之前接触过的几家国内一线投资机构也纷纷提高了报价,争夺份额的意愿空前强烈。甚至有几家此前持观望态度的机构,也主动找上门来。
“凌霄集团”一时间门庭若市,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面对蜂拥而至的橄榄枝,李凌霄保持了极度的冷静。他没有被高估值冲昏头脑,而是指示集团cFo(首席财务官)牵头,组建了专门的融资谈判小组,对所有投资方进行更全面的反向尽调,评估其除了资金之外,能带来的战略资源、行业人脉以及投后管理理念。
经过多轮艰苦而专业的谈判,李凌霄最终做出了一个让外界有些意外的决定:他并没有接受愿景基金的独家投资,而是选择了一家在国内产业资源和政府关系上更具优势的顶级人民币基金“金石资本”作为领投方,硅谷愿景基金和另一家具有强大互联网背景的基金“高禾创投”作为跟投方。
融资总额高达数亿美元,估值远超预期。
在签约仪式后的媒体采访中,李凌霄解释道:“‘凌霄集团’的根在中国,未来最大的市场和发展机会也在中国。我们选择‘金石资本’,是看重其深厚的产业背景和本土化资源,这能帮助我们更快、更稳地扎根和拓展。同时,我们也很荣幸能获得愿景基金和高禾的认可,它们的全球视野和互联网基因,将帮助我们看到更远的未来。”
这番表态,既展现了格局,也体现了务实。资本市场的第一仗,李凌霄赢得漂亮。
巨额资金的注入,如同给高速行驶的“凌霄集团”加装了助推器。李凌霄立刻启动了早已规划好的“雷霆计划”:
“初见”茶饮的全国扩张全面提速。张浩带领的拓展团队资金充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长三角的沪市、杭市、宁市,另一路瞄准珠三角的深市、穗市,以收购现有优质点位和抢夺核心商圈新铺位并行的策略,快速布局。王薇统筹的运营体系迅速跟进,标准化手册、人员培训、供应链支撑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确保新店开业即能达到运营标准。
“星辰科技”在孙浩带领下,一方面全力保障“华美”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其作为最高优先级的样板工程;另一方面,借助融资带来的资金和声誉优势,开始大规模招募高端技术人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专家,为“星枢”系统的下一代迭代和更多行业应用做技术储备。
“天夜娱乐”在赵文瑄的掌舵下,也开启了“内容+资本”的双轮驱动。利用集团融资成功的声势,她成功签下了两位颇具特色的独立音乐人和一个专注于青年文化的视频内容制作团队,丰富了“天夜”的艺人阵容和内容矩阵。同时,开始筹划林清雅的首场真正意义上的中型演唱会,地点就定在融资成功后签约的沪市新店所在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然而,资本的加持在带来巨大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期望和更严格的审视。董事会席位中引入了投资方代表,定期财报、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战略执行复盘……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在带来科学管理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李凌霄早期那种“一言堂”式的决策效率。
李凌霄迅速适应了这种变化。他善于学习,将董事会视为战略研讨和风险控制的平台,而非掣肘。他定期与投资方沟通,透明地分享业务进展和挑战,赢得了投资人的信任和尊重。
就在集团上下为“雷霆计划”忙得热火朝天时,李凌霄接到了一个来自林清雅的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李凌霄,我的演唱会批文下来了!下个月就在沪市!”
“恭喜。准备得怎么样了?”
“在紧张排练,歌单、舞美、乐队都在磨合。就是……”林清雅顿了顿,“压力有点大。这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演唱会,还是在沪市那么大的场子。”
“把压力变成动力。”李凌霄语气平静,“你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只需要相信你自己,还有你为这一刻付出的所有努力。‘初见’和‘天夜’的所有渠道都会为你宣传预热。”
“谢谢你。”林清雅轻声说,“每次我觉得快撑不住的时候,你好像总能一句话让我安定下来。”
“我只是陈述事实。”李凌霄道,“好好准备,沪市见。”
挂了电话,李凌霄若有所思。林清雅的成长速度很快,但面对更大的舞台,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他考虑让赵文瑄为她安排一些心理疏导和舞台经验分享。
随着集团规模扩大,他发现自己需要关注和平衡的方面越来越多。从技术攻坚到资本运作,从市场开拓到人才培养,从战略制定到文化塑造……他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在越来越大的棋盘上,同时布局多个战场。
这天,他正在审阅沪市新店的最终设计图纸,张浩兴冲冲地进来汇报:“凌霄,沪市核心商圈那个我们盯了半年的黄金铺位,拿下了!虽然代价不小,但绝对值得!预计下个月就能启动装修,争取和林清雅的演唱会同期开业,来个双喜临门!”
“很好。”李凌霄点头,“沪市是战略要地,必须一炮而红。装修标准就按最高规格来,要把这家店打造成我们在华东区域的旗舰和标杆。”
“明白!”张浩应道,随即又想起什么,“对了,还有个事。之前一直跟我们有点竞争的那家‘悦色’茶饮,听说我们融资成功和加速扩张后,他们好像有点坐不住了,最近也在频繁接触投资机构,估计是想跟上我们的节奏。”
“悦色”?李凌霄记得这个品牌,模式与“初见”有几分相似,主要在华南地区发展,也算是个区域性强敌。
“不用过分关注他们。”李凌霄淡淡道,“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当我们跑得足够快的时候,身后的喧嚣自然就听不见了。我们的对手,从来不是某一个品牌,而是我们自己的创新速度和执行效率。”
张浩信服地点点头。
资本的入局,开启了“凌霄集团”的全新篇章。充足的弹药,使得李凌霄可以更从容地布局未来,更凶狠地抢占市场,更坚定地投入研发。
但这仅仅是开始。更广阔的市场,更强大的对手,更复杂的局面,都在前方等待着这艘已经张满风帆、全速前进的商业巨舰。
李凌霄站在集团总部巨大的战略地图前,看着上面不断新增的标记——江城、省城、沪市、杭市、深市……他的目光冷静而锐利。
他知道,资本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攻城略地;运用不当,也可能反噬自身。
而他,必将成为那个最好的执剑人。
这场由资本加持的狂飙突进,才刚刚拉开序幕。属于李凌霄和“凌霄集团”的传奇,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全国乃至更广阔的舞台,席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