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两家新店开业即火爆,如同一剂强心针,不仅证明了“初见”模式强大的可复制性和品牌吸引力,更在“凌霄集团”面临内外夹击的艰难时刻,稳住了阵脚,提振了士气。张浩在省城站稳了脚跟,王薇在江城稳住了大后方,孙浩的“星辰科技”初露锋芒,赵文瑄的“天夜娱乐”也找到了破局之道。
然而,李凌霄深知,表面的繁荣之下,暗流依旧汹涌。“百果园”的诉讼并未撤诉,只是对方的气焰在“果核”系统的潜在威胁下有所收敛,庭审仍在缓慢推进;“星耀传媒”虽然初次交锋未能得逞,但其资源雄厚,绝不会轻易罢休;而硅谷愿景基金那边,虽然保持着沟通,但对集团近期面临的诉讼和竞争压力也表达了关切,投资进程无形中放缓。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集团内部。随着业务板块增多,地域扩张加速,原本扁平高效的管理结构开始显现出压力。张浩长期驻扎省城,对江城总部和其他业务的精力投入难免不足;王薇虽然能力出色,但骤然负责整个区域运营,面对更复杂的门店管理和人事问题,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孙浩醉心技术,对商业化和团队管理缺乏经验;赵文瑄则完全专注于“天夜”的专业领域。
李凌霄意识到,仅仅依靠他个人作为核心节点来连接和驱动所有业务,已经接近极限。集团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架构,需要培养和引入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
他首先着手梳理集团架构。在现有业务子公司的基础上,正式设立了集团战略发展中心、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和法务风控中心,聘请了相关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负责人,搭建起集团总部的职能框架,将李凌霄从繁琐的日常运营事务中逐步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战略决策和资源整合。
接着,他进行了一系列关键的人事调整和赋能。提升王薇为集团运营副总裁,不再仅仅负责门店,而是统筹“初见”茶饮所有区域的运营、供应链和品控,并为她配备了更专业的助理团队。张浩正式出任集团拓展副总裁,全面负责“初见”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拓,权力下放,责任也更重。孙浩除了继续领导“星辰科技”的研发,开始参与集团层面的技术战略规划。李凌霄甚至开始物色合适人选,准备设立集团首席技术官(cto)职位。
对于“天夜娱乐”,他充分信任赵文瑄的专业能力,只在重大战略和资源投入上把关,给予其最大的自主权。
这套组合拳下来,集团的管理线条瞬间清晰了许多,核心高管们的权责更加明确,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就在李凌霄全力夯实内部管理基础时,“天夜娱乐”传来了捷报。
林清雅的首张Ep《微光》正式全平台发行。凭借之前高质量mV积累的口碑,以及赵文瑄精心策划的、围绕“独立”、“成长”、“微光力量”为主题的宣传方案,专辑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热烈反响。主打歌《微光》空降数个音乐平台新歌榜前列,另外两首作品也口碑不俗。乐评人普遍认为这张Ep制作精良,风格统一,林清雅的演唱真挚动人,展现出了超越新人的成熟度。
更让人惊喜的是,Ep中一首名为《破茧》的歌曲,因其激昂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被一家正在崛起的运动品牌看中,签下了作为其新一季品牌推广曲的授权协议。这不仅是“天夜娱乐”第一笔像样的商业收入,更是对林清雅音乐作品商业价值的极大肯定。
林清雅本人,也凭借这张Ep,真正在独立音乐圈站稳了脚跟,开始被更多主流媒体和观众所认识。
“天夜娱乐”这步棋,在李凌霄的战略布局中,开始从“品牌联动”和“流量补充”,向着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内容板块”进化。
然而,树大招风。林清雅和“天夜”的快速崛起,似乎彻底触动了“星耀传媒”的神经。
一天下午,赵文瑄面色凝重地来到李凌霄办公室。
“李总,‘星耀’那边出手了。他们动用关系,让几家原本答应参加我们为清雅筹备的小型巡回演唱会的场地和合作方,突然变卦,以各种理由推掉了合作。”
小型巡演是赵文瑄为巩固林清雅粉丝基础、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重要计划,前期投入了大量精力洽谈,如今却面临搁浅。
“理由?”李凌霄问。
“很模糊,要么说档期冲突,要么说内部调整。”赵文瑄眉头紧锁,“但我打听到,是‘星耀’给了他们压力,或者许诺了更好的合作条件。他们在圈内的资源盘根错节,很多场地和主办方都不愿意得罪他们。”
又是资源封杀!手段与之前截胡电影主题曲如出一辙,但更加直接和广泛。
“我们备选的场地呢?”李凌霄冷静地问。
“也联系了几家,但要么条件不合适,要么……也透露出类似的为难。”赵文瑄语气沉重,“‘星耀’这是铁了心要扼杀清雅上升的势头。”
李凌霄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单纯的愤怒和指责毫无意义,必须找到破解之法。
“巡演的计划不变。”李凌霄最终开口,语气斩钉截铁,“他们封杀传统场地,我们就换个思路。”
“换个思路?”赵文瑄疑惑。
“还记得省城新店开业时的场景吗?”李凌霄提示道,“我们有自己的线下流量入口——‘初见’门店。尤其是省城那两家旗舰店,空间足够大,设计也有格调。”
赵文瑄眼睛一亮:“您是说……把演唱会,搬到‘初见’店里?”
“不是传统的演唱会,是‘音乐沙龙’或者‘Livehouse之夜’。”李凌霄思路清晰,“规模小一点,更注重互动和体验。利用‘初云’系统向门店周边的核心会员和林清雅的粉丝进行精准邀约。场地是我们自己的,不受制于人。而且,这种形式更契合‘初见’的品牌调性和林清雅独立音乐人的身份,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这……这想法太棒了!”赵文瑄瞬间被点燃,“我立刻去重新策划!把巡演改成‘《微光》音乐沙龙季’,首站就放在省城旗舰店!”
“去做吧。”李凌霄点头,“需要什么资源,跟张浩和王薇协调。记住,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磕破头的对抗,而是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别人无法轻易复制的赛道。”
赵文瑄带着新的方向和斗志离开了。
李凌霄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目光深邃。“星耀传媒”的步步紧逼,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和更灵活的思维。将“初见”的线下门店与“天夜”的内容结合起来,或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成为“凌霄生态”中又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
他走到白板前,在上面写下了“线上系统”、“线下门店”、“技术中台”、“内容生态”几个关键词,然后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
一个模糊而庞大的生态网络,正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外部的压力,内部的调整,都未能让他停下脚步,反而促使他以更快的速度,将“凌霄集团”这块璞玉,雕琢得更加坚实,更具韧性。
砥柱中流,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他知道,只要内部稳固,战略清晰,任何外来的风雨,都只会成为这艘商业巨舰驶向远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