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湖的夜色深沉,几处被毁的葡萄园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狼藉。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源合作社”临时办公点里透出的灯火,以及社员们脸上重新燃起的希望。
李凌霄的紧急救助款已经到位,如同久旱甘霖,迅速稳定了人心。集团法务部的律师陪着警察连夜走访、取证,态度专业而强硬,让原本有些惶惶的社员们感受到了背后坚实的力量。
更让他们振奋的是,“玉湖臻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流程以惊人的速度推进。李凌霄派出的专业团队驻扎在玉湖,与吴建国等人日夜不停地商讨细节,智慧农业的设备供应商也已经联系好,只等合同签署、款项支付,就能立即进场施工。
“李老板说了,不仅要恢复原样,还要建得比以前更好!”吴建国挺直了腰板,对围拢过来的社员们说道,“以后咱们用的都是智能大棚,手机就能控制浇水施肥,种的葡萄个个都是精品!”
社员们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憧憬。之前“丰饶农业”带来的阴霾,被这实实在在的行动驱散了大半。
与此同时,在沪市,李凌霄的反击也悄然展开。
他并没有直接去找宋怀远或者“丰饶农业”对质,那是最愚蠢的做法。他选择了另一条路——釜底抽薪。
陈先生的深入调查报告已经放在了李凌霄的案头。报告显示,“丰饶农业”看似风光,实则资金链极其紧张。其迅猛扩张的背后,是高达数亿的短期过桥贷款和民间借贷,而其主要的贷款担保方之一,正是宋怀远实际控制的一家投资公司。
此外,“丰饶农业”在多个农业产区所谓的“整合”,手段并不光彩,强买强卖、威胁恐吓时有发生,只是当地农户往往势单力薄,敢怒不敢言。陈先生甚至搜集到了一些未走司法程序、但证据相对确凿的纠纷记录。
李凌霄仔细翻阅着这些材料,脑中飞速盘算。他拿起电话,接通了硅谷愿景基金的david chen。
“david,希望没有打扰你休息。”
“李,任何时候你的电话都是受欢迎的。”david chen的声音带着笑意,“看来你又有了新的进展?”
“确实。我想向您引荐一位国内的资深农业专家,以及我们集团即将投资的‘玉湖臻品’项目。这个项目,或许能成为外资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案例。”李凌霄语气从容,“当然,在商言商,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和社会价值,都值得期待。”
他没有提“丰饶农业”半个字,但david chen何等精明,立刻嗅到了其中的意味。李凌霄这是在展示肌肉,也是在寻找更高层面的背书。一个能被硅谷顶级资本看好的农业项目,其合法性和前景,无疑是对“丰饶农业”那种野蛮模式的无形否定。
“听起来很有意思。”david chen立刻回应,“我很乐意了解详情。事实上,基金董事会最近也在讨论ESG投资方向,你的项目或许正契合我们的新策略。”
挂了电话,李凌霄又让王薇将精心准备的“深根计划”宣传通稿,发给了几家与集团关系良好、且以报道深度和公正性着称的媒体。通稿重点突出了“凌霄集团”如何用技术和资本赋能小农户,如何保障农民利益,如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做完这些,李凌霄才开始处理“丰饶农业”本身。
他让法务部将陈先生报告中那些证据相对确凿的纠纷记录整理出来,匿名寄给了相关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他不需要亲自下场指控,只需要让这些信息到达该到的地方,自然会有人去关注、去调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联系了张浩正在洽谈的那个仓库的业主。
“王总,关于仓库的租赁合同,我们这边基本没有异议了。”李凌霄亲自打电话过去,“租金就按你报的价格,我们可以签五年长约,租金按年支付。”
电话那头的王总似乎松了口气,连声道谢。他最近被现金流压得喘不过气,李凌霄这笔稳定的租金收入无疑是雪中送炭。
“不过,我有个小小的疑问。”李凌霄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听说之前也有其他公司对您的仓库感兴趣,其中好像包括一家叫‘丰饶农业’的?他们给出的条件难道不比我们更好吗?”
王总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李总,不瞒您说,‘丰饶’确实来过,开价也比您高一点。但他们要求太高,又要压价又要缩短付款周期,条件很苛刻。而且……”他压低了声音,“他们背景有点复杂,我这个人做实业出身,不想惹太多麻烦。还是跟李总您这样的年轻实干家合作,心里踏实。”
李凌霄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又安抚了王总几句,便挂了电话。
看来,宋怀远和“丰饶农业”的手,伸得比想象中还要长。他们不仅想在玉湖阻击他,甚至可能在他沪市的大本营给他制造麻烦,比如抢走这个关键的仓储节点。
可惜,他们太急了,吃相也太难看了。
李凌霄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的一系列组合拳,看似分散,实则目标明确:提升自身形象,削弱对手信誉,断其潜在臂助。
他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剑拔弩张,甚至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及对手的名字。但每一招,都打在对方的痛处。
几天后,效果开始显现。
先是几家权威媒体刊登了关于“凌霄集团”“深根计划”的正面报道,将其誉为“资本下乡的正确打开方式”,在业界引起不少好评。
接着,某知名财经杂志的深度调查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农业”光环下的阴影》的文章,虽未点名,但字里行间直指“丰饶农业”模式的弊端和潜在风险,引发了业内和投资者的关注。
同时,david chen在一次非公开的行业峰会上,特意提到了与“凌霄集团”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间接为李凌霄的项目做了背书。
而“丰饶农业”那边,则开始有些焦头烂额。先是几个地方的合作项目被叫停调查,接着又传出资金链紧张、借贷方催债的消息。宋怀远试图动用关系压下去,却发现这次似乎碰上了硬钉子,那些匿名材料像牛皮癣一样,甩不掉,查不清,却持续发酵。
沪市那处仓库,也顺利地被张浩签了下来,开始紧锣密鼓地改造。
玉湖那边,“玉湖臻品”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首批智慧大棚开始建设,场面热火朝天。吴建国打来电话,声音激动得发颤:“李老板,成了!咱们的公司成立了!社员们现在干劲十足,都说跟着您干有奔头!”
李凌霄听着电话那头的喧闹,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这一场无声的反击,他赢了。赢得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把柄。
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他知道,经此一役,“凌霄集团”才算真正在沪市和玉湖站稳了脚跟。他展现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敏锐和魄力,更有应对复杂局面、化解危机的能力。
逆袭的路上,从不缺少障碍。但每一次跨越,都让他离顶峰更近一步。而他的商业帝国,也在这无声的硝烟中,悄然夯实着第一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块基石。
暗流依旧在涌动,但他已然是那个能够驾驭风浪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