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沐添丁吹动茶水时发出的轻微“呼呼”声。
孙德海站在那里,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紧张地看着沐添丁,每多等一秒,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他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这个年轻人背后有这么大的能量,能直接捅到李书记那里去,当初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那么嚣张。现在好了,不仅把财神爷得罪了,自己的饭碗也岌岌可危。这两天,饭店新来的大领导几乎是天天指着他的鼻子骂,说他是个蠢货,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沐添丁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把茶杯放下,抬起眼皮,看着孙德海。
“孙主任,”他开口了,语气不咸不淡,“今时不同往日了。”
孙德海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现在,我们是青山裕民专业合作社,我要对我们全村上百户社员负责。”沐添丁继续说道,“做生意,讲究的是市场规律。我们的鸡,现在是省里的金奖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嘛,自然也要按市场规律来。”
他伸出两根手指,然后又加了半根。
“生鸡,两块五一斤。这已经是看在王总厨的面子上,给你们的友情价了。其他人想拿,还拿不到。”
两块五!
比原来的价格,还涨了五毛!
孙德海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心里在滴血,但嘴上却不敢有半个“不”字。他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应该的,金奖产品,就该是这个价!”
“另外,”沐添丁话锋一转,“我们新推出的真空包装白切鸡和熏鸡,你们饭店如果想要,也可以。不过那个价格,就要另算了。白切鸡,十块一只。熏鸡,十五一只。这个是零售价,给你们按九折供货。”
孙德海听得眼皮直跳。这简直是抢钱啊!一只鸡卖到十五块,比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都高了!
但他敢说什么?他现在是求着人家。
“没问题!没问题!沐老板您定,您定!”他只能满口答应。
沐添丁看着他那副憋屈又不敢发作的样子,心里没有丝毫的快意,只有一片平静。他不是在报复,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当你的实力达到一定高度时,你自然就拥有了制定规则的权力。
“合同可以重新签。”沐添丁最后说道,“不过,这次要签三年的长约,而且必须是先付款,后发货。如果你们同意,就让你们饭店的负责人,带上公章,亲自来我们沐家村谈。我这里,很忙。”
言下之意,你孙德海,已经不够资格跟我谈了。
这番话,像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孙德海的脸上。他的一张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想他堂堂春江饭店的办公室主任,在省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何曾受过这等羞辱?
可他能怎么办?他只能把这口恶气,硬生生地咽下去。
“是,是,我回去……马上就跟我们领导汇报。”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狼狈地退出了房间。
看着孙德海那落荒而逃的背影,旁边的张二奎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痛快!他娘的,真是太痛快了!”他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添丁,你刚才那样子,真解气!就该这么治这帮狗眼看人低的家伙!”
沐添丁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他知道,碾压孙德海,只是这场胜利附带的一个小小的战利品。真正的胜利,是他们为沐家村,为“青山裕民”这个品牌,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带着厚厚一沓订单和金光闪闪的奖牌,沐添丁一行人,衣锦还乡。
当他们回到沐家村时,全村人,无论老少,都涌到了村口迎接。
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了整个山谷。
村民们看着沐添丁胸前挂着的大红花,看着他手里那块金色的奖牌,一个个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添丁!好样的!”
“咱们沐家村,出息了!”
“以后谁还敢瞧不起咱们!”
老支书走上前,紧紧地握住沐添丁的手,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一个劲儿地拍着他的肩膀。
当晚,村里摆起了有史以来最丰盛的流水席。猪肉、粉条、大白菜炖了一锅又一锅,白面馒头像小山一样堆着,管够!合作社账上有了钱,沐添丁特意批了款,让大家伙儿敞开了肚皮吃一顿。
席间,沐添丁把那块金奖奖牌,郑重地交给了老支书。
“老支书,这块奖牌,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我们沐家村的每一个人!从今天起,就把它挂在咱们村委会最显眼的地方!让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咱们沐家村的人,靠着自己的双手,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好!”
全村人齐声呐喊,声震四野。
胜利的喜悦过后,是更加繁忙的生产。
订单太多,现有的生产能力根本跟不上。沐添丁当机立断,拿着新签的订单合同,再次找到了县银行。
这一次,银行的行长亲自接待,态度恭敬得不得了。沐添丁几乎没费什么口舌,就又拿到了一笔两万块的扩大生产专项贷款。
有了钱,一切都好办了。
加工坊立刻开始了二期扩建。更多的机器设备被采购回来,又招收了一批新的工人,实行两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工。
养殖规模也再次扩大。新的鸡舍和羊圈,一片片地在后山建了起来。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从三千只鸡,直接奔着一万只的目标去了。
整个沐家村,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每个人都像上了弦的钟表,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知道,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变成年底分红时,那一张张崭新的“大团结”。
青阳县的领导班子,也因为沐家村的成功,在省里大大地露了一回脸。刘建军的威信,更是达到了顶峰。据说,市里已经有风声传出,他很快就要被提拔重用了。
而沐添丁,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各种荣誉和头衔,接踵而至。但他却把这些虚名都看得很淡,他所有的精力,依旧扑在合作社的发展上。
转眼,又是一年春天。
山上的果树抽出了更粗壮的新芽,药材地里一片翠绿,长势喜人。扩建后的加工坊和养殖场,已经初具现代化农业基地的雏形。
沐添丁站在山顶,看着眼前这片亲手打造的王国,心中充满了感慨。
从一个濒临饿死的穷小子,到如今带领全村人致富的带头人,这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和凶险,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添丁,想啥呢?”林杏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挎着个篮子,里面是刚做好的午饭。
沐添丁回过头,微笑着看着她。经过一年的锻炼,林杏花已经完全褪去了之前的青涩,变得越发干练和沉稳,举手投足间,都有了几分女企业家的风范。
“没想啥,就是觉得,跟做梦一样。”沐添丁接过饭盒,说道。
“这不是梦。”林杏花挨着他坐下,看着山下的景象,眼里满是幸福和憧憬,“这都是你带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两人正说着话,山下忽然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
这年头,虽然来村里的车多了,但喇叭按得这么急切的,还是少见。
两人好奇地站起身,朝山下望去。
只见一辆在当时极为少见的、崭新的白色桑塔纳轿车,停在了村口。这车比县领导的吉普车还要气派,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开得起的。
车门打开,先是下来一个穿着西装、看起来像司机的男人。他恭敬地拉开后座的车门,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烫着时髦卷发的女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她戴着一副大大的墨镜,遮住了半张脸,但那身段,那气质,却和这个朴素的山村,显得格格不入。
她摘下墨镜,抬头朝着山顶的方向望来。
当看清那张脸时,沐添丁和林杏花都愣住了。
那张脸,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是苏婉!
那个回城的知青!她怎么会突然回来?
沐添丁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就看到从车子的另一边,又下来一个男人。那男人约莫三十岁左右,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手里还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他走到苏婉身边,很自然地和她并肩站在一起,脸上带着一种生意人特有的精明和微笑。
“添丁,好久不见。”苏婉朝着山顶的方向,用力地挥了挥手,脸上带着复杂的笑容。
“我给你介绍一下,”她身边的那个男人,也朝着山上喊道,声音洪亮,“这位是来自港城的商人,霍振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