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里行李箱轮子碾过地砖的隆隆声,如同夏日雷雨由远及近又倏然远去。
此刻的恒一校园正弥漫着属于放假的热闹,不过随着最后几道拖着行李的身影消失在拐角。
喧嚣声如同退潮般消散,只余下零星几片被踩碎的落叶在风中打转。
李瀛不知何时,晃晃悠悠的走到了楼顶的天台处,手肘撑在栏杆上。
看着已经空空如也只剩几片落叶飘浮的校园,还是忍不住的重重叹了口气。
从万众瞩目的天才少年到穷人家靠作弊的短见货色,中间不过隔了一场觉醒仪式。
当‘召唤师’那三个字出现在自己职业信息那一栏中,对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他也搞不懂,怎么自己就觉醒出召唤师这种和自己风格完全不搭的职业了呢?
觉醒者高中六个专业科目——体能、格斗、射击、念控、障碍和理论他确实在每项考核都出类拔萃,拔得头筹。
但真正让所有人都对他惊叹到望尘莫及的是体能、格斗、障碍这类战士型的科目。
这就是命么?
他深深的不理解,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
基因不过关,觉醒的实力差。
一下午,天才少年竟是提前觉醒的作弊者 的议论不绝于耳。
眼前虽是放假了,但因觉醒风波的他根本不想回家。
估摸着老爹此时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正前仰后合的笑着呢,这不正合他意了。
一念至此,他就觉得头疼。还不如像别人的家长那样,感觉到失望啥的呢。
越想越烦躁,越想越愤恨命运的不公。
自己从小就和自己的家庭一样,平庸至极,任凭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老爹一直安慰,说他是在异界里面被生出来的,所以才先天发育慢、晚慧。
结果这种情况到了初三还真就有所改变,他突然开了窍,体能智力突飞猛进,一跃成为汝江市觉醒者高中的断层第一。
难道真是初三那年意外触碰了什么觉醒物质才改变的?
自己本就是个无论怎么努力都平庸的无能之辈?
李瀛低头看了看楼下,教学楼大概有十层高,这高度令人本能的令人发颤。
跳下去,几秒就能结束烦恼吧?李瀛抬起左脚,尝试踩空几次。
“喂,你不是要跳下去吧。”
突兀的女声从身后响起,李瀛吓得一激灵,差点真掉下去。
他猛地往后退一步,转过头来,发现来人正是觉醒仪式上和刘枫交谈颇多的林捷舒。
一身干练的常服,高挺的马尾,英气十足又不缺明媚十足。
想起刘枫下午的话,他恍惚觉得这兄弟确实好看。
你怎么也来天台了? 李瀛问。
专门来找你的。
李瀛不可置信地指指自己。
嗯,我马上要去上京学习了,想着和你告别一下,毕竟你是我在这儿为数不多的朋友。 林捷舒说。
听到这里,李瀛心里不禁苦笑,这就是世家子弟,享受最好的资源。
原来如此,今日一别,再见就不同以往了。”
似是感受到了李瀛话里的酸气,林捷舒玩笑的开口说道。
“你刚才不是真的要跳下去吧。”
“没有,没有。”
李瀛慌乱的摆手表示绝无此事。
“我刚才就是在幻想那些觉醒者飞出去的感觉?”
“真的么?”林捷舒露出怀疑的表情。
“不过也是。”她走到李瀛的身边旁边的台阶坐下。
“你可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追赶到绝望的对手,我实在想不到你有什么理由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
李瀛弯腰坐到林捷舒的旁边。
“我可是觉醒了召唤师的作弊者,这样的我也配让你望尘莫及嘛?”
“你的气场、眼神,有些闪烁的光芒,根本不是那种作弊者可能拥有的。”
“但我觉醒过也是不争的事实,说不定真像他们说的,我意外碰到了觉醒物质,所以才让我在这一年里有了碾压同龄人的实力?”
“扑哧。”林捷舒突然嗤笑出声。
“原来刚才真的……”
林捷舒瞅了瞅刚才李瀛抬脚的地方,又收回了目光。
“我真的没有……吧。”李瀛心虚的辩解道。
“好好好。”林捷舒像是哄孩子的妥协道。
“看在你给我做陪练那么久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的安慰一下你。”
“你难道不知第一代觉醒者都是靠着自主觉醒才获得能力的么?。”
“这个我们的书上好像并没有记载,我确实不太清楚。”李瀛回答。
“那一代的觉醒者含金量十分之足,他们只要是没有中途夭折,或者因为自身原因退出觉醒者这个圈子的。成长到了后面都是响当当的S级觉醒者。”林捷舒继续说道。
”所以本姑娘其实羡慕你羡慕的不得了呢,在现在人工干预提前到16周岁的情况下还能完成自主觉醒,换句话说其实是你的天赋大于我们所有人。”
“自主觉醒却成为召唤师,这种天赋不要也罢。”李瀛苦笑道。
“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自怨自艾的,自主觉醒无一例外都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林捷舒站起来,走到李瀛的身前对他说。
“就算你真的不适合这个职业,就算你真的培育不起契约兽,就算不适合当召唤师又怎样?
”你可是李瀛啊!”
林捷舒对上的李瀛的眼神,竟罕见的带着一丝嗔怒。
“你不当召唤师也就是比别人少一个天赋罢了。”
“难道这一个天赋就能让你停下脚步了?”
林捷舒的话如醍醐灌顶般叫醒了李瀛。
是啊,至少他很早以前就学过。
职业觉醒会获得与该职业相关的天赋技能。
比如战士天赋:
1.器械精通:对各类近战器械的学习能力大大增强。
2.斗气转化:提升精神力转斗气效率。
但这只是适配,并不代表着绝对限制。
自己一样能同战士一样吸收斗气入体。
学战士的技能,用战士方式战斗。
想到这儿,李瀛眼里的光又亮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