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声传开
嫂子合作社的豆腐进了县供销社的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
有人羡慕:“哎呀,这帮媳妇真有本事啊,竟然能进城!”
有人酸溜溜:“女人家折腾啥?还真以为能靠豆腐发财?回头砸了招牌,看她们咋收场。”
更有一些男人直接甩脸子:“家里活不干,跑出去抛头露面!哪有点女人的样子?”
这些议论,像石头一样,丢进了嫂子们的心里。
二、家庭矛盾
刘翠的男人一听,脸就黑了:“你这几天都没在家做饭,整天围着那豆腐转,你到底是我媳妇,还是合作社的媳妇?”
刘翠憋着气:“你不是天天嚷嚷家里缺钱吗?这豆腐卖得好,比你下地挣的还多!我这是为了咱家。”
男人冷笑:“你少拿大道理压我!女人就该守家,出去抛头露脸,算什么体统?”
隔壁王嫂也没好过,男人一回家就拍桌子:“听说你们豆腐进城了?有出息啊!可你想过没有,要是出事,咱家丢的脸谁给抬?”
王嫂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硬是没哭:“咱不丢人!丢人的是一辈子窝在地里,饿得揭不开锅!”
一时间,嫂子们纷纷陷入家庭矛盾。有人想退缩,有人暗自坚守。
三、嫂子学院的紧急会议
玉华很快就察觉到问题。
她把嫂子们召集到小院,开了个“紧急会议”。
“姐妹们,咱走到今天不容易。但要记住,咱不是为了跟男人对着干,而是为了让家里日子好过。咱们要让男人们看到,咱们不是添乱,而是帮他们撑家。”
有人叹气:“可男人们就是不信,觉得咱丢人。”
玉华目光一冷:“那就拿事实堵他们的嘴!挣钱就是最大的底气。”
嫂子们的眼神渐渐坚定。
四、男人们的妥协
几天后,嫂子合作社第二次供货,拿到一笔不小的现金。嫂子们分红时,每人手里都有了厚厚一叠票子。
刘翠回家时,直接把钱摔桌子上:“你说我丢人?这是丢人换来的!你一天能挣这么多吗?”
她男人愣了半天,哼哼两声,没再吭声。
王嫂则悄悄给男人买了双布鞋:“你不是说鞋破了吗?我这回挣的钱,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你。”
男人看着新鞋,喉咙动了动,最后也没再骂。
渐渐地,男人们的态度变了,从一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沉默,再到心里暗暗接受。
有人甚至在心里嘀咕:“这媳妇……好像真能耐。”
五、玉华的“第二步”
夜里,嫂子们聚在一起庆祝,笑声不断。
可玉华却心里明白,这场“家庭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她在小本子上写下几行字:
——要让嫂子们真正赢得尊重,不只是靠挣钱,还得靠知识和能力。
嫂子学院,不能只教做豆腐,还得教她们:如何说服男人,如何管理家庭,如何在矛盾中找到平衡。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
“嫂子学院的实战课,第二轮——就是教大家,怎么赢得家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