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外的消息
军嫂互助小组在军地联谊大会的表现,本以为只是给战士们鼓劲,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拿着一份地方日报跑进营区,兴奋地嚷嚷:
“嫂子们,你们上头版啦!”
嫂子们愣住,连忙围过来看。果然,报纸的头版上,一张大照片格外醒目——嫂子们在台上合唱的画面,笑容灿烂,气氛热烈。标题写着:
《军嫂互助:后方巾帼,前方铁军的坚强后盾》
二、报纸的报道
报道里详细介绍了互助小组的成立背景、嫂子们的日常付出,还特别点名了“赵玉华、刘春花、林小妹等人”,称她们“在平凡中书写伟大”。
最引人注意的是结尾一句:“她们不仅是军人的妻子,更是军队的同志,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
嫂子们看得心潮澎湃。刘春花直抹眼泪:“俺这辈子,还能登报纸头版,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林小妹红着脸:“我娘要是看见,一定得拿着报纸在村里到处炫耀。”
三、部队里的反响
战士们兴奋得不得了,一个个跑来要报纸,还小心翼翼地折好,塞进背包里。有人说:“这是咱们的荣耀!”
还有人笑着喊:“嫂子们红啦!以后可是大人物喽!”
连团长都特意在晚点名时点名表扬:“军嫂互助小组,不光是在大会上表现出色,更在社会上传递了正能量。这是对咱整个部队的荣誉!”
战士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喊声震天。嫂子们站在人群里,心头一阵阵发热。
四、家乡的回响
没过几天,赵玉华老家寄来一封信,是娘家妹妹写的:“姐,我们在报纸上看见你了!娘骄傲得不得了,天天拿着报纸和邻居说,咱家有个登头版的大英雄。”
刘春花的婆婆也托人带话:“春花啊,你在部队干的这些事,我们村干部都夸,说你是‘军嫂里的带头人’!”
嫂子们读着家信,眼眶湿润。她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家乡父老的认可。
五、意外的邀请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喜悦中时,政治处传来一个新消息:
——地方妇联和报社联合发来邀请,想让“军嫂互助小组”派代表,去县里参加一次“先进妇女典型座谈会”。
消息一出,嫂子们全愣住了。
林小妹小声嘀咕:“咱……还能上县里去开会?”
刘春花则连连摆手:“俺可不敢,俺一见官话就打结。”
赵玉华深吸一口气,拍了拍桌子:“怕啥?这是机会!咱不是说过要走出去吗?这不就是最好的舞台!”
嫂子们互相对视一眼,紧张中又带着兴奋。她们明白,这次,已经不仅仅是军营里认同她们,而是社会在呼唤她们。
六、夜晚的誓言
那天夜里,赵玉华坐在宿舍的小桌前,灯光下,她翻开笔记本,写下几句话:
“军嫂互助小组,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军嫂能做的事,不比任何人少。”
写完,她合上本子,目光坚定。
窗外,星光点点,仿佛为她和嫂子们的未来照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