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中观察
展会现场渐渐散去,观众三三两两往外走。
嫂子们一边收拾展品,一边小声议论,脸上掩不住喜悦。
“玉华嫂子,咱们真过了!”
“这可是第一步啊,以后说出去,咱嫂子学院也算有了名气。”
赵玉华心中也涌着热流,但她没沉浸太久,而是警觉地注意到展区角落里,有两个人从头到尾都在观察她们。
一个穿着灰西装的中年男人,油头整齐,笑容带着精明;
另一个年轻助手模样,手里不停记笔记,还悄悄拍了不少照片。
赵玉华皱了皱眉,心里暗道:这两人不像普通观众。
——
二、意外的接触
正要离开时,灰西装男人主动走过来,笑眯眯伸出手:
“赵同志吧?今天你们的展示,我很佩服。”
赵玉华迟疑了一下,还是礼貌点头:“同志好。”
男人自报家门:“我姓白,白启明,算是个跑生意的。你们的衣裳,我觉得前途无量。”
说着,他递上了一张名片。
嫂子们凑过来看,眼睛一瞪:
“‘华东轻纺联合贸易公司副经理’?这可不是一般人啊!”
嫂子们顿时兴奋又紧张,连呼吸都急促了。
只有赵玉华,依旧保持冷静,心里却暗暗警惕:商人嘛,话说得漂亮,未必全是真心。
——
三、资本的诱惑
白启明笑得更殷勤,开口就是大饼:
“嫂子学院很有潜力,但你们缺乏产能。要是愿意和我们合作,公司可以提供布料、机器,帮你们扩大生产。将来不仅是农村市场,城里、南方沿海,甚至还能出口!”
嫂子们一听,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出口?咱们的衣裳能卖到外国去?”
“要真能这样,嫂子学院可就飞黄腾达了!”
她们看向赵玉华,眼神里全是期盼。
白启明见状,笑容更浓:“赵同志,我是真心诚意的。咱们要合作,可以马上签意向书。”
——
四、赵玉华的冷静
赵玉华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盯着对方的眼睛,平静开口:
“白经理,您今天找我们,是看中嫂子学院,还是看中我们的劳动力?”
白启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这话说的,当然是你们的潜力!”
赵玉华却继续追问:“那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理念和你们的利益冲突呢?比如,我们坚持质量和精神,你们却要求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到时候怎么办?”
她这一问,把嫂子们都惊住了。
白启明笑容一滞,随即又恢复从容:“合作嘛,总要互相妥协。赵同志太谨慎了。”
——
五、潜在的危机
赵玉华没再说话,只是淡淡一笑,把名片收进口袋。
等人走远,嫂子们立刻急了:
“玉华,你怎么不答应啊?这是天大的机会啊!”
“要真能出口,咱们嫂子学院还愁啥?”
赵玉华神情严肃:“机会是机会,但要看代价。别忘了,我们是军嫂,不是资本的附庸。要是把命脉交给别人,嫂子学院迟早被吞掉。”
嫂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心头虽然还火热,但也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
六、暗潮汹涌
夜色降临,展会结束。
赵玉华带着嫂子们回到驻地,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
她知道,从今天起,嫂子学院不只是一个小队伍那么简单。
外面的世界,已经盯上了她们。
资本的目光,像猎人一样,正一步步靠近。
赵玉华望着窗外,心里默默告诉自己:
“嫂子学院,要走出去,但绝不能失去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