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会后的惊喜:三地橄榄枝齐抛来
嫂子牌在副业展上一战成名,短短三天收获了:
订单破两千;
妇联、军区系统的正式背书;
多家渠道商主动洽谈合作;
更重要的,是三地政府接连抛出的建厂邀约。
邀请单位分别是:
A市高新区: 提供免租三年厂房、税收减免、还可申请创业补贴。
顾家屯镇政府: 表示若嫂子牌回村建厂,不仅免地租,还可统一整合农副产品种植区,形成“种—产—销”一体化支持模式。
军区属地仓储部: 提供一块老兵退役后空置的厂房,地段虽偏远,但安全、租金极低,且配套设施齐全。
嫂子们欢喜得不行:“秋嫂,这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但沈知秋反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与矛盾。
二、嫂子议会首次争执升级
为此,嫂子牌召开首次“嫂子议会特别会议”,五位嫂子纷纷发言。
王嫂:“当然回我们屯建厂啦,自己人一起干才有心气!还能带动乡亲们就业!”
李嫂:“我觉着军区那边也不错,稳定又省心,孩子读书也方便。”
赵嫂:“高新区优惠那么多,还靠近物流核心区,那不是做大做强的机会?”
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
会议最后,气氛一度有些火药味。
沈知秋沉默不语,她看得出每个嫂子的意见都代表了不同的期望,但她知道:这不仅是选址问题,更关乎嫂子牌未来的根本走向。
三、夜深对话,顾战霆提点关键问题
那晚,顾战霆在家等她回来,看她闷闷不乐。
“你怕什么?”
“怕选错地方,把嫂子们带沟里去。”
“可你从来不是个怕字当头的人。”
沈知秋看了他一眼:“这不是怕,是责任重。”
顾战霆递来一杯水,说:“你要做的,是找清楚你最初为什么要做嫂子牌,而不是听谁说哪儿好。”
这一句话,让她如梦初醒。
四、她为什么做嫂子牌?
当初,是因为她看到了嫂子们一个个埋头持家的背影,看到了她们在偏远军属区努力维持家庭的倔强。
是她想给她们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生活出口,而不是一时的热闹。
第二天一早,她站在村头山坡上,看着顾家屯那片熟悉的田地: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有土有根,也有嫂子们的一砖一瓦。
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五、最终决定:回村建厂,打造嫂子牌根基
当沈知秋在嫂子群里宣布决定时,群里沉默几秒,随后爆发出一连串的“支持!”“秋嫂威武!”“我们屯也要出大品牌啦!”
她决定先把厂子建在顾家屯,用村镇资源建立生产基地,并同步与军区、妇联资源对接,把嫂子牌打造成**“军属—农村妇女联合创业品牌”**。
未来若规模扩大,再考虑外扩分厂。
嫂子们感动得不行,王嫂甚至当场落泪:“秋嫂,我这辈子真是没走错跟你这条路。”
六、厂址选定,嫂子牌迈入新纪元
她没想到的是,顾战霆不仅第一时间申请支援,还让军区工程队出人出力。
连长老周带着一队基建兵来了。
老周打趣:“嫂子牌是军区级大项目了,我们来施工也叫‘支前建设’!”
厂房选址、图纸绘制、用地审批……在三周内完成。
9月中旬,“嫂子牌顾家屯厂区”正式破土动工。
本章小结:
嫂子牌被三地邀建厂,引发嫂子内部分歧;
沈知秋在压力中回溯初心,决定回村建厂;
顾战霆提供军方资源支持;
嫂子牌走上真正“扎根民间、联动军属”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