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着翻修话题,引出“副业合作”
顾奶奶身体逐渐好转,顾家的老宅也开始动工翻修。
这座带着青砖灰瓦、四合院格局的老屋,在村里算是数一数二的体面房子,但年久失修,漏雨严重。
沈知秋站在院子里,看着挑高的房梁与老旧木门,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意。
趁着村里人来帮忙,亲戚也频频探头探脑,她故意开口:“这老宅翻修,要是能顺带弄出两间整洁干净的屋子,将来搞点加工副业也方便。”
顾母一愣:“加工副业?”
“咱们顾家现在是有名的‘军属之家’,要是借这屋子做个布匹加工坊、小手工编织坊,不仅能带动乡里嫂子们挣钱,将来还可能和部队搞合作。”
顾长顺皱眉:“合作?军区愿意和咱们村这旮旯合作?”
沈知秋微笑:“那要看怎么谈、怎么干了。不是说谁行谁上吗?我打算试一试。”
二、撬动顾母,先拿“带头人”开刀
晚上吃饭时,沈知秋私下和顾母说了自己的打算。
“妈,我们家现在有信誉,有人脉,有人信你,也信我。如果您出面带几个嫂子搞副业,别说镇上了,军区都会关注。”
“而且战霆也说了,部队内部支持军属增收、促进就业,他回去后也能搭线。”
顾母一听,也心动了。
她虽然性格强势,爱摆长嫂的谱儿,但她也不是傻的。
沈知秋用的不是命令语气,而是“你带头”“你最合适”“你出面最稳”,几句话哄得她心花怒放。
“我这把年纪还能干成这等事儿?那得好好规划规划。”她嘴上谦虚,眼神却闪闪发亮。
沈知秋趁热打铁:“屋子翻修,顺便请村里木匠搭几张加工台,编织机我可以联系部队后勤旧物处理站,淘点回来。”
“等顾奶奶完全恢复,我们这边加工坊就能试运转。”
三、主动拉拢嫂子们,试水“利益分红”
第二天,沈知秋亲自去找了几个在村里手脚麻利、口碑不错的嫂子:
“咱们村的嫂子们也不是只会洗衣做饭,如果能组织起来织布、绣花、腌菜,做出来的成品还能卖给部队食堂或者军属供销站。”
有人半信半疑:“卖得出去吗?”
她轻描淡写:“要是卖不出去,我就自己全包了。”
众人哗然。
“你这么有底气?”
沈知秋笑了:“顾战霆是部队的主力军官,我又是模范军嫂,部队后勤和军属保障那边,已经有接触。我能弄来渠道,也能带大家挣钱。”
“挣了钱,我们按出工出力分红,绝对公平。”
这一番话说得嫂子们跃跃欲试。
“知秋啊,要是你真能带着咱们一起挣钱,我回去就把家里织布机翻出来。”
“我以前还绣过鞋垫,不知道还有人喜欢不?”
沈知秋笑容温柔:“你们只管做好手艺,其它的交给我。”
四、空间再出力,提前布料加工实验
顾母那边开始收集人手,沈知秋则悄悄在空间中展开实验。
她从空间仓库中取出一批军绿色粗布,自己尝试剪裁成鞋垫、围裙、布袋,甚至拿布碎做了几条绑头发的小丝巾。
她用了灵泉水泡布,发现这些布料更加柔韧耐磨,颜色也更亮。
“等以后空间扩大,我就能在里面做出小型布料作坊。现在得一步一步走。”
三天下来,她做出了一批样品,准备在返军区时带回。
五、主动立下“军属加工坊”的招牌
翻修工告一段落,村里热闹了几天。
临近回军区时,沈知秋专门写了一份《顾家加工坊合作提案》,附上了样品布料、包装袋以及几张照片,交由顾战霆带回部队递交。
顾母也表态:“你放心,我在村里看着,谁敢偷懒我揍他!”
顾战霆点头:“你干得漂亮。”
“知秋,这不仅是你自己的布局,更是咱们军属家庭的一条出路。”
沈知秋握住他的手,心中暗自笃定:
“我不会让你失望,更不会让这条重生路白走。”
本章小结:
沈知秋借老宅翻修之机,提出设立军属副业加工坊;
她先说动顾母,再联合村嫂,引入分红激励机制;
秘密用空间试验布料、样品成品效果极佳;
提案由顾战霆递交军区,正式迈出与部队合作的第一步;
“她的布局”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