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秋,市里组织的“军民融合工业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全市各大国营单位、军工厂、科研院所的代表齐聚市展览馆,热闹非凡。
红星纺织厂作为老牌单位,被安排在中心展区。
—
沈知秋穿着亲手设计的女款样衣,站在展位前。
简洁利落的剪裁、精神干练的姿态,一站就成了焦点。
不少人围着展位看:“这套衣服是哪家设计院出的?军味儿有,又不死板。”
“这女同志是谁?气场挺强的。”
厂领导赶紧介绍:“我们红星厂职工沈知秋,独立设计、裁制。”
众人一愣:“一个女职工?”
“不像是只干缝纫的啊……”
—
沈知秋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的声音轻柔而清晰,仿佛春日里的微风拂面。她站在展示台前,面对着来访的人员,开始详细地介绍起设计理念和面料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主面料。”沈知秋的目光落在展示台上的一块面料上,她轻轻抚摸着面料的表面,继续说道,“这块主面料采用了双层复合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高面料的耐磨性,还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
她的解释简洁明了,让在场的工程人员都能迅速理解。接着,沈知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细节上,“再看这里,我们在局部采用了耐高压缝线。”她指着面料上的一处细密的缝线,解释道,“这种耐高压缝线能够确保在战时高强度的拉扯下,面料不会破裂,从而保证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沈知秋的介绍条理清晰,用词精准,每一个专业术语都恰到好处,既不会让听众感到晦涩难懂,又能准确传达关键信息。在场的工程人员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其中一人不禁赞叹道:“嗯,确实有点门道啊!”
—
没多久,军区技术处的三名代表走进展厅,直奔红星展位。
为首的中年军官身形笔挺,语气干脆:“这套样衣,是你设计的?”
沈知秋不卑不亢:“是。”
军官伸手摸了摸布料:“成分是什么?”
沈知秋平静道:“保密。”
军官先是一愣,随后笑了:“胆子不小,知道该保什么。”
“我姓郑,军区技术处后勤装备组的。能不能把你这份设计图纸留一份?”
沈知秋看向厂领导。
厂长赶紧点头:“当然可以,我们厂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
不久后,红星厂接到通知:军区技术处希望与红星建立“技术合作单位”关系,并点名要求沈知秋担任项目接洽负责人。
这一消息让厂里炸了锅!
—
高萍刚刚听说这事,手一抖,茶杯直接摔了。
“她?她一个女人!她懂啥?”
身边的人小声提醒:“人家已经跟军区签合作意向书了……听说连省里也关注了。”
—
晚上,沈知秋回到家。
顾战霆已经等在门口,一身军装笔挺。
他接过她手中的布袋:“今天怎么样?”
“火了一点。”她笑,“你是不是早知道?”
顾战霆勾了勾嘴角:“我只知道,你做得很好。”
“还有,郑处那边说了——你这份设计图,如果能量产,他们要报送到后勤总部。”
沈知秋眼神微动:“你希望我走军方路线?”
顾战霆看着她,认真而缓慢地说:“你该走你自己的路。但如果你愿意,我会推你一把。”
沈知秋看着他,心头一暖。
她知道,这场重生,不止是为了活得更好——
她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本章要点:
市展开启,沈知秋的样衣引起强烈反响;
军区技术处代表主动接洽,开启合作意向;
沈知秋在军工技术线上迈出关键一步;
顾战霆暗中铺路,为她推开更广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