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组成为团部试点项目后的第一天,沈知秋没有急着扩张规模,而是带着原班人马,开始“整顿内务”。
“我不怕咱们干得慢,就怕干得乱。”她在院子中央摆了一张旧写字台,身后立着几块写字板,正式开始了“副业组整风运动”。
第一项:分工明确。
她把所有人按照特长、年龄、身体状况分成三类:
制作组:擅长做面点、做咸菜、缝纫等。
物资组:善于协调、跑腿,能与各家换货的。
管理组:识字能记账、有组织能力的嫂子。
第二项:物资登记与分配。
“谁拿了什么,什么时候还,必须签字登记。我知道大家信我,但制度不能靠信任支撑。”
嫂子们有点懵,这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从没听说过。
但看到沈知秋写得密密麻麻、清清楚楚的登记表后,大家居然觉得挺靠谱。
“知秋,你上过大学?”有人小声问。
沈知秋一笑:“我就是脑子不太笨,学得快。”
谁也没想到,她其实前世不仅是财会专业本科生,还在单位管过供应链,制度、表格这些早就熟透了。
第三项:利润分配方式——五三二制度。
50%利润用于再投入(原料、器具等)
30%作为成员工资,按工时与岗位系数分配
20%设立“家庭互助基金”,谁家生病、孩子读书优先补贴
嫂子们听完都傻了眼,但很快眼眶就红了。
“我们以前做点针线活,卖了钱都算自己家私房。这么分,不但干得安心,还能帮到人。”
“知秋,你是真心为大家好。”
—
然而,随着人数的增多,事情也变得愈发繁杂起来。就在第二天下午,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物资组的大花嫂子竟然偷偷地私下拿了两斤白糖去换取布料,而且还没有经过正常的清点流程。
这个行为很快就被细心的沈知秋发现了,她毫不犹豫地当场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并在会上直接点名指出了大花嫂子的错误行为。面对众人的目光,大花嫂子显得有些尴尬和愧疚。
沈知秋并没有对大花嫂子进行严厉的责骂,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坚定的态度说道:“大花嫂子,我知道你并不是一个坏人,我也相信你并不是出于贪心才这样做的。但是,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它。”
接着,沈知秋让大花嫂子在物资组内写一份检讨书,并将其张贴在公告栏上,以警示其他人。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小声嘀咕,有人认为这样做有些小题大做,甚至有人质疑是否有必要如此上纲上线。
然而,沈知秋对于这些质疑声毫不在意,她坚定地回应道:“现在我们正处于试点阶段,如果连最基本的制度都无法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将会比任何人都更快地垮掉。一旦失去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再翻身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沈知秋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沈知秋对于原则问题的坚持。从那一刻起,再也没有人敢轻视她的决定和做法了。
—
回到家中,顾战霆脱下军装,拉过她的手:“听说你今天杀鸡儆猴了?”
“没有,我是在立规矩。”
“我看你比我当连长的时候还狠。”他语气带笑。
沈知秋眼睛亮晶晶的:“顾团长,现在咱们可是一家之主在带团队,我得争气。”
顾战霆揉了揉她的发顶,声音低沉磁性:“你争气,我就骄傲。”
“你骄傲,我就更努力。”
他们的眼神交汇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稳定、有序、越来越红火的生活。
—
本章要点:
沈知秋以现代管理理念设立“副业合作组”制度;
完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与监督机制;
内部首次风波处理,确立威信;
顾战霆全力支持,二人互动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