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蛋的脸色已经发青,身子抽搐不止,林翠花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哭:“他爹出门去了,我叫了村头的王叔也不在家,你快看看啊知秋!”
沈知秋二话不说,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探了下脉搏,心里一紧。
果然是癫痫急性发作前兆。
若不及时处理,极易窒息甚至出意外。
她一边指挥林翠花给狗蛋掰开嘴、垫住毛巾防咬舌,一边从包里取出空间里提炼稀释的“复方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抽出一支,用酒精棉迅速消毒后,对准狗蛋手臂内侧快速推入。
这是她重生回来后,用空间灵泉中和了原本即将过期的应急药液,还保留了至少60%的效力。
几分钟后,狗蛋的抽搐减弱了,气息渐匀,眼珠也慢慢有了焦距。
林翠花“哇”地一声扑在儿子身上大哭:“知秋你是活神仙啊!狗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啊……”
沈知秋扶她起来:“孩子稳定下来了。你别太担心,后续我再给你一副保健汤方,不能大意。”
不一会儿,周围闻讯而来的邻居已经围了一圈。
“咋回事?”
“狗蛋抽风了,听说是知秋给救了!”
“真的假的?她懂医?”
“刚刚我亲眼看她给孩子打针来着,手法熟练得很,唰唰两下孩子就不抽了!”
“不是说她以前在医院干过?看来是真的有本事啊!”
人群中议论纷纷,眼神都变了。
沈知秋知道,这是机会。
她不怕人说她会医,反而怕没人知道。
重生之后,她不打算继续做个“隐身人”。
她把事情交代清楚:“狗蛋的症状要注意复发,发作时不要慌,我再配一些调理汤剂。村医回来之前,你们也可以来问我。”
“哎哟,知秋你这是神医在世!”
“要是以后我老头子犯病,也敢求你看一眼不?”
沈知秋一一回应,不高傲,也不谦卑。
她明白,乡村的口碑,是金子。
只要在这些人心里埋下“沈知秋会看病”“沈知秋有办法”的印象,将来空间的药、草本、养生方子,也能更顺利落地。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早上,沈知秋刚洗完衣服,就见李寡妇端着一只小碗来找她。
“知秋啊,我这几日胃口不行,睡觉老是心悸喘气,你能不能给我瞧瞧?”
她看了看李寡妇发黑的指尖、泛青的唇色,心知是旧寒气作祟,再加上年岁大,气血两虚。
“你这不是啥大病,但需要调理。回头我给你开一副驱寒活气的草药汤。”
李寡妇连连点头:“你要啥药材你就说,我可以出点钱、或者帮你搭把手。”
就这样,沈知秋干脆在家门口摆了一张木桌,搁了纸笔和一个小秤,写了块木牌:
【简医问诊:调理常见头痛、腹胀、失眠、妇寒症。先到先问,不收银票,随缘给菜或帮忙即可。】
她不收钱,是怕太高调。
但“以物换诊”,却正合村民心意。
她每天能收到:两把绿豆,一筐鸡粪,两只番薯,甚至一只病鸡。
最重要的是,她借机打听了村中不少家庭的身体状况,悄悄记下谁家需要养胃、谁家适合补气。
这些数据,在空间里都能对应调制。
她的“信息库”,慢慢建立起来。
这一切都在悄悄为未来的副业版图铺路。
到了傍晚,林翠花带着狗蛋再次来访,一进门就塞给她两枚咸鸭蛋、一撮晒干的艾草,还硬塞下一句话:
“知秋,我家地里有两行黄瓜种得挺旺,要不以后你帮我采摘,咱对半分?你种菜比我强。”
沈知秋接过咸鸭蛋,笑道:“行,明儿就去。”
她心里清楚,这不是为了黄瓜,这是村民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信任。
而这一刻,她知道:
她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