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炽热阳光,如同熔化的金子,泼洒在县一中的校园里。距离那场为物理双料金牌举行的、铺天盖地的庆祝与表彰大会,才过去不到一周的时间。喧嚣的声浪渐渐平息,荣誉的光环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进记忆的匣子,生活似乎正要回归那种带着书香与思考的平静轨道。
张诚难得地拥有了一段无人打扰的清净时光。他坐在学校安排的小家书桌前,窗外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他却心静如水,正规划着这个漫长的暑假该如何利用。是继续深化数学,向更抽象的领域进发?还是巩固物理,尝试接触一些量子场论或广义相对论的初步知识?或者,该开始为下一个学科科技树的点亮做些前期铺垫了?
就在他思绪纷飞,权衡利弊之际,意识深处,那熟悉而又让张诚此刻觉得有些“不合时宜”的冰冷光幕,再次毫无征兆地亮起。这一次,光幕上浮现的文字,带着一种与数理竞赛截然不同的、关乎生命本质与物质转化的深邃与繁复:
【任务发布:生命之基,造化之工】
【系统寄语:万物生长,衰荣有序,其背后是分子碰撞的舞蹈,是能量流转的诗歌,是信息编码的史诗。生物与化学,解读生命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机制的双重密钥,是理解这具肉身皮囊乃至浩瀚生命世界的必由之路。全国中学生生物化学奥林匹克,是初窥这微观宇宙无穷奥秘的窗口,是检验你能否以分子之眼,审视生命奇迹的第一步。】
【任务要求:报名参加本年度八月份举行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并完成赛程。根据决赛表现结算奖励。(奖励标准参照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奖励根据表现结算(经验值为生化学经验):】
【国赛三等奖:积分+100,生化学经验+100】
【国赛二等奖:积分+200,生化学经验+200】
【国赛一等奖:积分+500,生化学经验+500】
【国赛季军(铜牌):积分+800,生化学经验+800】
【国赛亚军(银牌):积分+1600,生化学经验+1600】
【国赛冠军(金牌):积分+5000,生化学经验+5000】
“……”
看清任务内容的瞬间,张诚脸上的平静瞬间碎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扭曲的、混合着震惊、荒谬与极度无语的表情。
中学生生物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这才消停几天?!数学和物理的两场大战,精神上的高度集中与消耗尚未完全恢复,系统这就要把他往一个全新的、而且是以庞杂、记忆量大、知识体系琐碎着称的生物学和化学交叉领域里推?!
这系统是真不把他当人看啊!这是要把他往“全知全能”的牲口方向上逼啊!
“变态!系统你绝对是个变态!想要我命是吧?!”张诚在心中疯狂咆哮,一股强烈的吐槽欲望几乎要冲破他的喉咙。他仿佛能看到一个冰冷无情的监工,正挥舞着知识的皮鞭,驱赶着他这头可怜的“小牛犊子”,在一片又一片陌生的知识荒原上疲于奔命。
无奈、愤懑、还有一种被强行“安排”的憋屈感,充斥着他的内心。他好不容易才攒下的五千多点积分,还没捂热乎,还没想好怎么用在刀刃上,这就要……
等等!积分!
张诚一个激灵,猛地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生化学和化学,对他来说几乎是全新的领域,等级为0。想要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暑假时间里,达到能够参加全国级别竞赛,并且目标是夺金的水准,按部就班地学习积累,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他唯一的捷径,就是重蹈物理的覆辙——兑换经验包!
他的意识颤抖着点开了系统商城,找到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选项。
【学科经验包(指定学科,指定等级范围)】
【生化学经验包(等级2):相当于国内顶尖大学(清北交复)生物化学或相关专业博士毕业水平,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核心知识体系及前沿进展。兑换价格:5000积分。】
5000积分!!!
看到这个熟悉的、刺眼无比的数字,张诚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了一下,眼前阵阵发黑。
“造孽啊——!!!”这一次,他几乎是在心中发出了无声的哀嚎,“还让不让人活了!我这积分是长了翅膀吗?刚跑来就又要飞走?!”
那种眼睁睁看着巨额财富瞬间蒸发的心痛感,比连续参加十场奥赛还要折磨人。他辛辛苦苦、冒着“脑细胞过劳死”的风险才赚来的积分,就这么轻飘飘地,又要被系统这个“大爷”收回去了?
一股强烈的“反抗”情绪涌上心头,他甚至想干脆放弃这个任务算了。但理智告诉他,系统的任务虽然苛刻,但奖励也极其丰厚。5000点生化学经验值,足以直接将一个学科从零提升到相当高的水平,这种知识层面的跃迁,其长远价值,远非积分可以衡量。而且,点亮生化学科技树,对于未来可能涉及的医学、生命科学、甚至材料学等领域,都至关重要。
“罢了罢了……反抗不了,就只能享受了……”张诚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嘟囔着,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系统拿捏得死死的打工人,除了乖乖照做,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带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心情,张诚咬着牙,用意念点击了兑换。
【兑换生化学经验包(等级2),消耗积分5000点,剩余积分126点。】
轰——!
又是一股庞大至极的信息洪流,但与数理那种纯粹逻辑与规律的感觉不同,这股信息流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分子结构、蜿蜒盘旋的代谢通路、精密的细胞器功能、遗传信息的流动与调控……从dNA的双螺旋结构到蛋白质的合成与折叠,从糖酵解的三羧酸循环到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从细胞信号转导到基因表达调控……无数陌生的名词、复杂的 pathway、精妙的调控机制,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被迅速理解、整合。
他“看到”了酶如何降低反应活化能,“理解”了Atp如何作为能量货币,“掌握”了中心法则的详细步骤,“洞察”了细胞周期调控的精密与脆弱……一个庞大、复杂、却又蕴含着惊人秩序的生命微观世界,在他面前缓缓揭开神秘的面纱。
【生化学:等级2(4000\/10万)】
虽然经验值还是0,他所掌握的生化学知识,已然达到了顶尖博士的水平!只是这知识的获得,代价是如此的“惨痛”——积分余额,再次回到了解放前,只剩下可怜的126点。
第二天,顶着两个淡淡的黑眼圈(纯粹是心疼积分没睡好),张诚再次踏入了熟悉的教师办公楼。这一次,他走向的是生物教研组办公室。
当他找到生物竞赛的负责老师,一位姓孙的、气质温婉的女老师,并平静地说出“孙老师,我想报名参加今年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时——
办公室里,瞬间陷入了一种比之前数学组、物理组更加死寂的沉默。
孙老师手里拿着的植物标本差点掉在地上,她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办公室里其他几位生物老师、化学老师也齐刷刷地转过头,目光如同探照灯一样聚焦在张诚身上,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从愕然到荒谬,再到一种近乎麻木的震惊。
数……数学金牌,物理金牌,这已经是非人的成就了。现在,这孩子……他……他居然说要参加生物化学奥赛?!
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他难道不需要休息的吗?他的大脑结构难道和普通人不一样吗?知识的壁垒在他面前难道是不存在的吗?
孙老师嘴角不受控制地轻微抽搐着,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张……张诚同学……你,你刚才说……生物化学竞赛?”
“是的,孙老师。”张诚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因为昨晚没睡好而显得有些倦怠,但这份平静在此刻的老师们眼中,却显得格外“惊悚”。
“可……可是……生物化学,它……它和数学物理不太一样,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非常庞杂,体系也很……”孙老师试图委婉地提醒其中的困难。
“老师,我知道。您可以考考我。”张诚再次祭出了那句让所有老师既期待又“害怕”的万能金句。
孙老师与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与不可思议。一位化学老师迅速找来了一套往年生物化学竞赛的预赛题,难度不低,涉及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有机化学的多个方面。
张诚接过试卷,坐下,浏览。
题目包括:某个关键代谢途径的酶与中间产物、dNA复制与转录翻译过程的细节比较、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某种遗传病的分子机制、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鉴别与反应……
在老师们紧紧盯着的目光中,张诚再次拿起了笔。
没有犹豫,没有卡壳。那些在普通高中生看来如同天书般的专业名词、复杂的代谢图谱、精巧的分子机制,在他笔下如同早已谙熟于心的常识,被流畅地书写出来。他甚至能指出题目中某一处表述不够严谨的地方,并给出更准确的描述。
当张诚再次以惊人的速度和无可挑剔的准确性完成试卷,并再次获得一个毋庸置疑的满分时——
生物教研组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种近乎凝固的寂静。
老师们看着那张答卷,又看看那个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和孩子般倦容的“怪物”,集体失声了。
孙老师扶着桌子,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经历一场八级地震,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全科……这才是真正的全科天才吗……校长……校长知道了吗?他……他的心脏受得了吗?”
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再次毫无意外地,炸响了整个县一中。
张诚,要参加生物化学奥赛了!
这一次,引发的已经不仅仅是震惊,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对“天才”二字的重新定义,以及一丝丝……对“人类智商上限”的深深怀疑。
学神之路,再次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悍然转向,冲向了那充满无限奥秘与复杂的生命科学领域。而我们的主角张诚,在经历了最初的“肉痛”与“吐槽”后,已然调整好了心态,准备在这片新的知识海洋中,再次掀起属于他的风暴。只是那仅剩的114点积分,像是一个无声的提醒,诉说着这条“享受”之路,是何等的“烧钱”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