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的手指在系统界面上方停了几秒,指尖微微发烫。他没急着点击,而是把手机翻了个面,屏幕朝下放在桌角。那半截被捏瘪的易拉罐还立在原地,像根歪脖子旗杆,见证过失败,也扛住了没倒。
他起身走到窗边,把三脚架又往光源处挪了十公分。镜头对准桌面中央,调整角度时顺手拍了拍摄像头外壳,像是给老伙计打气:“今天不搞惊天动地,咱就一点点来。”
电脑屏幕上,直播软件已经打开,标题栏写着一行字:《异能进化日记day 1:从铝管开始》。
他坐回椅子,重新拿起手机,点进系统界面。“力量微调”四个字静静躺在列表里,和昨天一样,没什么变化。但他这次没盯着数值看,而是闭上眼,回忆起张峰临走前说的话——“你不是要演多厉害,是要让他们看见你在变。”
睁开眼,他点了确认。
一股温热感从后背窜上来,不像上次那么飘忽,反而像有人在肌肉里轻轻推了一把。他握了握拳,指节发出两声脆响,掌心有点发麻。
“看来这外挂终于肯更新补丁了?”他咧嘴一笑,顺手打开摄像机电源。
红灯亮起。
“各位,我又来了。”他对着镜头抬了抬下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上次是闹着玩,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在骗情绪值——说实话,我也这么怀疑过自己。”
弹幕一开始只有零星几条:“又开始了?”“真有病,天天搞这个。”“主播手好了吗?”
苏然没急着回应,而是从桌下拿出一个透明收纳盒,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几样东西:一根旧铁勺、一段废弃铝管、两个不同厚度的易拉罐,还有一块小木板夹着几张纸。
“这是我的‘战斗力成长档案’。”他把盒子摆在镜头前,“昨天我徒手捏易拉罐,只压下去一半。现在,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惨案。”
他拿出那个旧易拉罐,放在桌上,慢动作重演了一遍当时的发力过程,还特意加了字幕:“系统说这是力量微调……我觉得它调了个寂寞。”
弹幕突然刷出一条:“哈哈哈破防了!”紧接着又有几个跟着笑:“这主播居然自黑?”“比装神弄鬼强多了。”
苏然笑了笑,继续道:“但今天我想试试别的。刚才我重新激活了能力,感觉……好像比昨天顺了一点。所以我打算挑战这段铝管。”
他拿起那段三十厘米长的空心铝管,表面有些氧化发暗,手指轻轻敲了敲,发出清脆的“铛”声。
“规则很简单:我不用工具,只靠手,把它压扁。如果成功,说明我的控制力在进步;如果失败……那就说明系统该退钱了。”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铝管两端,拇指顶住中间位置,缓缓发力。
起初纹丝不动。
他调整姿势,肩膀下沉,手臂肌肉绷紧,额角渗出一层薄汗。突然,手腕一抖,铝管猛地反弹,边缘刮过左手食指。
“嘶——”他缩手,指尖冒出血珠。
镜头怼得近,观众看得清楚。
他没慌,也没遮掩,反而举起手指对着镜头:“看,这就是没有防御技能的代价。建议系统下次出个捆绑包,买力量送皮肤硬化。”
弹幕瞬间炸了:“卧槽真出血了!”“别搞了快处理!”“这太拼了吧……”
苏然从抽屉里翻出创可贴,一边贴一边笑:“没事,血量还剩97%,不影响发挥。而且你们忘了?情绪值不管正负,只要强烈就行——我现在疼得想骂人,算不算给你们贡献数据?”
有人回:“主播你是真不怕丢脸啊。”
“丢脸成本低,试错成本高。”他活动了下手腕,“我要是每次都怕出丑,那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处理完伤口,他换了个握法,这次不再蛮力硬压,而是学着健身教练教过的爆发式发力技巧,集中力量在瞬间释放。
铝管在他掌心咯吱作响,表面慢慢出现凹痕。
一次,两次。
第三次,他猛然合掌!
“咔!”
一声闷响,铝管应声塌陷,中间完全压扁,两端弯曲成拱形。
他举起来对着镜头晃了晃:“怎么样?虽然没爆成烟花,但至少能当个书签了。”
弹幕飞快滚动:“真的变了!”“动作明显流畅了!”“上次举砖都费劲,现在能压铝管?”“主播是不是偷偷练了?”“这算不算实锤了?”
苏然把变形的铝管放在桌面上,旁边摆上昨天那个只压了一半的易拉罐。
“对比一下。”他指着两个物件,“同样是徒手施力,昨天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今天能完成这个。我不是突然变强,是每天都在试。”
他顿了顿,声音放低了些:“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是从早期就看过我直播的。那时候我跑荒楼、钻下水道,设备摔坏过三次,被人当成疯子赶出来。但现在我不靠那些刺激场面了,因为我想证明一件事——哪怕是最小的变化,只要持续发生,也能被人看见。”
弹幕安静了一瞬。
接着跳出一条:“其实我一直看你,只是没说话。”
另一条跟上:“你比以前稳多了,不是演技,是状态。”
还有人问:“明天还能看吗?我想看看你能不能掰弯铁勺。”
苏然笑了:“当然能看。而且明天我会选观众留言里最难的那个挑战。你们说了算。”
他看了眼后台,情绪值正在缓慢上升。这次的增长曲线和平常不一样,不再是尖锐的讽刺峰值,而是一条平稳爬升的弧线,带着明显的惊讶和期待波动。
直播接近尾声,他把今天的战利品一一收进盒子,唯独留下那根压扁的铝管,摆在摄像头正前方。
“明天见。”他对着镜头眨了眨眼,“别忘了留言给我找麻烦。”
点击“结束直播”后,画面变黑,但电脑没关。他立刻调出数据分析面板,逐项查看情绪分类。
讽刺值下降七成,惊讶值翻倍,鼓励类互动增加三倍。系统提示音响起:
【连续三日有效情绪输出,解锁隐藏评价标签:【坚持者】】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好几秒,忽然伸手摸了摸后颈——那里曾被雷劈中过,现在只剩一点淡淡的灼热感,像一块埋在皮下的暖石。
他打开新文档,命名为《明日挑战清单》。
第一条写着:“目标:徒手掰弯不锈钢勺(观众投票选出最厚那一把)。”
第二条:“尝试维持发力十秒以上,测试耐力阈值。”
第三条画了个问号:“能不能用这股力道,精准控制到不伤手指?”
写完,他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窗外天色渐暗,楼对面的住户陆续开灯,有孩子在走廊里奔跑喊妈妈。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纹清晰,指节略粗,和普通人没两样。但就是这双手,在过去两天里,一点点撬动了某种看不见的东西。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张峰发来的消息:“刚看完回放,铝管压得不错,就是下次记得戴手套,别真把手废了。”
他回了个表情包:一个卡通人物举着“小问题,我能撑住”的牌子。
放下手机,他起身去厨房烧水泡面。路过桌子时,目光扫过那根铝管。
它静静地躺在那儿,弯折处反射着台灯的光,像一道不起眼的勋章。
他端着泡面回来,坐下,打开直播软件准备上传剪辑片段。刚点进封面编辑页面,鼠标却停住了。
他盯着那个被压扁的铝管,忽然想到一件事。
之前每次发力,都是靠全身使劲,像开车挂一档猛踩油门。但如果……能把这股力量像拧水龙头一样,一点点放出来呢?
他放下筷子,重新拿起手机,再次进入系统界面。
呼吸放慢,眼神专注。
这一次,他没有急着使用能力,而是尝试在脑海中想象那股热流的走向——从脊椎升起,流向右臂,集中在右手拇指。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抵住铝管弯曲的部分。
然后,缓缓用力。
铝管发出细微的“咯”声,原本固定的弧度,竟又被压深了一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