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栖水镇盘桓两日后,船队继续南下,不几日,便抵达了江南名城——临安。
临安城繁华富庶,人文鼎盛,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单君临并未入住官驿,而是提前命人购置了一处临河而建、颇为幽静的别院。别院不大,却布局精巧,移步换景,充满了江南园林的雅致韵味。
安顿下来后,单君临便带着林夕开始游览临安城的各处名胜。他们去了烟波浩渺的西子湖,乘画舫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间;去了香火鼎盛的灵隐古寺,感受那份庄严与静谧;也去了熙熙攘攘的御街,品尝了地道的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佳肴。
然而,最让林夕流连忘返的,还是那些隐藏在街巷深处的私家园林。
这一日,他们拜访了一位致仕归隐的老翰林,其家中的“曲苑”虽不及皇家园林宏大,却将“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曲径通幽,廊腰缦回,假山池沼,亭台水榭,无不独具匠心。
林夕漫步其间,不仅欣赏其美景,更对其中的机关巧思产生了浓厚兴趣。比如那利用水压自动报时的“铜壶滴漏”,那借助风力叮咚作响的“风铃廊”,还有那需要按特定顺序踩踏石板才能开启的“藏趣门”……
他看得目不转睛,时而凝神思索,时而与单君临低声交流其中的原理。那老翰林见他对机关之道如此痴迷且颇有见地,也起了谈兴,引着他们看了几处不对外人展示的、更为精妙的机关设置。
从曲苑出来,林夕仍沉浸在兴奋之中,拉着单君临的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发现和启发。
“王爷,您看那水榭的折叠门窗,利用滑轮组,一人便可轻松开合偌大的窗扇,若是用在……”
“还有那假山的引流系统,看似自然,实则暗藏管道,才能保持山石常湿,苔藓常青……”
“若是能将一些机关原理,用于改善寻常百姓的居住……”
单君临耐心地听着,看着他因兴奋而发亮的脸庞和神采飞扬的模样,心中一片柔软。他的夕儿,无论到了何处,总能找到属于他的乐趣和追求。这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活的热爱,是如此动人。
“可有灵感?”待林夕稍歇,单君临才含笑问道。
“有!有很多!”林夕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之前那个自动取书系统的定位问题,或许可以借鉴一下曲苑里那个‘藏趣门’的联动机关思路……”
看着他迫不及待想要回去尝试的样子,单君临宠溺地揉了揉他的头发:“不急,慢慢来。临安还有许多有趣之处,我们明日再去城外的梅坞看看,听闻那里的溪流灌溉系统颇有独到之处。”
“真的吗?太好了!”林夕更是欢喜。
接下来的日子,单君临便依着林夕的兴趣,安排了许多与园林、水利、工巧相关的游览行程。他们访名园,探古刹,观水车,甚至去参观了官营的织造局和造船厂。
林夕如同海绵吸水般,贪婪地汲取着这片土地上积累的智慧与技艺。他的小工坊里,图纸越堆越高,新的构思不断涌现。单君临不仅是他旅途的伴侣,更是他最好的听众和参谋,总能在他思路困顿之时,给予关键的点拨。
而在这朝夕相处、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林夕能清晰地感觉到,单君临看他的眼神,除了爱恋与宠溺,更多了一份深沉的欣赏与骄傲。他不再仅仅是被呵护的王妃,更是能与他在精神层面共鸣、并肩前行的知己。
这份认知,让林夕的心中充满了底气与幸福。他知道,单君临爱的是完整的他,包括他的才华,他的梦想,他的一切。
江南之行,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更让他与单君临之间的感情,在共同的兴趣与探索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巩固。心意渐明,情深愈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