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她还有些心不在焉,总是忍不住偷偷地瞥向陆时衍。他依旧是那副专注的样子,手指偶尔会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几下,似乎在电脑上同步记录着什么。他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好看,下颌线清晰分明,嘴唇微微抿着,透着一股认真的劲儿。
苏晚星的心跳又开始不规律起来,脸颊也再次泛起红晕。她赶紧收回目光,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上。
李老师正讲到“交互艺术的发展历程”,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系列经典的交互艺术作品图片。苏晚星一边听,一边努力回忆着老师刚才讲过的重点,快速地在纸上记录着。
写着写着,她的笔尖突然顿住了。
她发现,陆时衍推过来的这张纸,边缘处竟然用很淡很淡的铅笔,标注着几个小字。
她凑近了一些,仔细一看,那些小字赫然是:“1. 交互艺术的定义 2. 三大发展阶段 3.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这……这不是老师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吗?
苏晚星的心里充满了惊讶。她抬起头,看向投影幕布,李老师果然刚刚讲完上一个重点,正准备开始讲“交互艺术的定义”。
也就是说,陆时衍在老师还没讲到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把接下来的讲课提纲用铅笔淡淡地标注在了纸的边缘?
他是怎么知道老师的讲课顺序的?是提前预习了,还是对这门课的内容本来就了如指掌?
苏晚星的目光再次投向陆时衍。他依旧在专注地听课,时不时低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几笔,或者在电脑上敲几下代码。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刻意关注她这边的情况。
可他为什么要在借给她的纸上标注这些?是怕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特意提醒她吗?
这个念头让苏晚星的心里泛起一阵细密的涟漪,暖暖的,痒痒的。
她想起了传闻中说陆时衍“高冷难接近”,可从图书馆的“衬衫事件”到今天的“借纸事件”,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和传闻中的形象有些不一样。
他虽然话少,看起来冷淡,但其实是个很细心、很体贴的人。
苏晚星的心里,对陆时衍的好奇又多了几分。她低下头,看着纸上那些淡淡的铅笔标注,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
她握着笔,按照陆时衍标注的提纲,开始认真地记笔记。有了这些提示,她再也不用担心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她的字迹娟秀工整,很快就在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整堂课下来,苏晚星听得格外认真。她偶尔会偷偷地观察陆时衍,发现他虽然看起来像是在一心多用——时而听课,时而敲代码,时而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但实际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掌握得非常精准。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在心里给出答案,虽然他从来没有举手回答过。
而且,苏晚星还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陆时衍的笔记本上,不仅记录了老师讲的重点,还在旁边附上了自己的理解和一些相关的技术实现思路。他的字迹和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一丝不苟。他的笔总是放在笔记本的左侧,笔尖朝左,无论什么时候停下来,都会把笔放回原位,保持着高度的整洁和规律。
苏晚星默默地看着这些细节,心里对陆时衍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原来,这个看起来高冷的计算机系学神,不仅聪明,还这么认真、这么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