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接过那张一寸照片,如获至宝,紧紧攥在手中,泪眼婆娑地又看了徐明几眼,穿透时光,看到早已逝去的夫君。
常氏见父皇和魏国公到来,心知接下来必有要事相商,不便让母亲在此过多感伤,便柔声对蓝氏道:
“母亲,父皇与姐姐、魏国公有正事要谈,女儿先陪您回东宫歇息吧。”
蓝氏虽是女流,但也深明事理,知道此刻不宜久留。
向朱元璋和马皇后行了一礼,又深深看了徐明一眼,这才在女儿的搀扶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坤宁宫。
殿内暂时安静下来。徐达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徐明身上,带着武将特有的锐利审视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叹了口气,对朱元璋道:
“陛下,这位小兄弟的相貌,实在是……太像了。方才臣在殿外乍一见,几乎以为是大哥复生,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朱元璋闻言,也是唏嘘地点点头,拍了拍徐达的肩膀:“是啊,造化弄人。不过,这孩子是晴丫头的青梅竹马的邻家弟弟,与遇春兄弟并无瓜葛,只是相貌相似,亦是缘分。”
见朱晴看向自己,眼神中带着询问,似乎是在顾虑徐达是否可靠,便摆了摆手,坦然道:
“无妨。天德已知。有什么东西,尽管拿出来看看吧。”
得到父皇的首肯,朱晴心中安定。
蹲下身,对正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众人的小雄英柔声道:
“英儿,把姐姐和徐明叔叔让你带回来的那些‘好东西’拿出来给皇爷爷和徐爷爷看看,好不好?”
徐达愣住了:这辈分,有点东西!!!
小雄英点头,小脸上满是“任务重大”的认真表情。
走到殿中空旷处,集中精神,小手一挥。只见淡绿色的光晕接连闪烁,地上瞬间出现了几个大家熟悉的箱子——正是之前在香江接手的那批装备。
朱元璋和徐达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马皇后和朱标也好奇地围拢过来。
徐明深吸一口气,知道是自己上场的时候了。
上前一步,先是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走到箱子前,神色沉稳地开始介绍。
打开那个装着十台军用短波电台的箱子。里面是十台造型紧凑、外壳坚固、带着各种旋钮和接口的黑色设备,还有配套的蓄电池和耳机等附件。
“陛下,娘娘,太子殿下,魏国公,”徐明拿起一台电台,托在手中展示,“此物名为‘军用短波电台’。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极其先进的……‘顺风耳’和‘传声筒’的结合体。”
指着设备上的部件解释道:“通过调节这些旋钮,可以选择不同的通话频道,就像不同的信使走不同的驿道。”
“它的有效通讯距离,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达数百里甚至上千里之遥,而且信息传递几乎是瞬间可达,无需像驿马那样奔波数日。”
此言一出,朱元璋和徐达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作为统帅,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意味着前线军情可以瞬息传回中枢,朝廷的指令可以立刻下达到边关!这将彻底改变战争的指挥模式和信息传递速度!
徐达忍不住上前一步,拿起一台电台,仔细摩挲着那冰冷坚固的外壳,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千里传音,瞬息可达?!陛下!此乃神器!真正的军国神器啊!”
转向朱元璋,“陛下,若将此物配发给北征大军,臣来年开春再次深入草原,扫荡北元残余时,各部兵马便可随时呼应,情报传递再无迟滞之忧!这……这简直是如虎添翼!”
朱元璋也是心潮澎湃,但他更沉稳一些,压下激动,问道:“此物操作可复杂?是否需要专人使用?”他一下子抓住了关键。
徐明答道:“回陛下,操作需经过简单培训,但并不复杂,聪慧之人半日便可掌握基本用法。”
“只是能量由这些配套的蓄电池提供,充满电后可持续使用数个时辰。蓄电池耗尽后,需用专门的充电设备补充电力。”
“眼下大明不甚便利,若是用于大明各处,还得等朱叔叔定夺。朱叔已然定计。这些还是先留在宫里,等朱叔解决能源问题才能使用!”
朱元璋点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接着,徐明又打开了那个装着防弹衣的长条箱。
里面是叠放整齐的十件背心,材质特殊,看起来轻薄,却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
“陛下,此物名为‘防弹衣’。”徐明拿起一件,展示其结构,“您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极其坚韧的‘软甲’或‘内衬铁布衫’。由特殊材料制成,重量很轻,穿在外衣之内即可。”
用力捏了捏防弹衣的关键部位,展示其韧性:“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护。可以有效地抵御寻常刀剑的劈砍。
“它能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挡住远处射来的箭矢和……火铳发射的弹丸的冲击力,保护穿戴者的胸腹要害,极大提高在战场上的生存机会。”
“能防箭矢和铳子?”徐达震惊了!他常年征战,太清楚冷箭和流弹的威胁了!
多少勇猛的将士不是死在正面搏杀,而是倒在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冷箭流弹之下!
若麾下精锐能装备此物,伤亡率必将大幅下降!
朱元璋拿起一件防弹衣,掂量了一下,果然很轻。
目光深邃:“此物造价几何?可能大规模配备?”
徐明如实回答:“回陛下,此物制作工艺复杂,所用材料特殊,目前大明无法制造,即便我们那边,也无法弄到许多,属于管制物品。”
“朱叔说过,这次仅为太子和长孙殿下,其余由陛下分配。”
朱元璋了然,这也是情理之中。好东西总是稀缺的。
能先保证核心人员的安全,已是天大的助力。
徐明有些犹豫地打开了那个小盒子,里面是两把p08手枪和大量的子弹。
乌黑的手枪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结构精巧,充满了工业时代的力量感。
“陛下,此物……名为‘手枪’。”徐明拿起一把,动作谨慎,“它是一种……嗯,可以视为一种极其精良、射速极快、威力巨大的单兵手持火铳。”
“有效射程约在数十步内,精准度高,可连发,装弹量也比现有的火铳大得多。”
“此物威力巨大,操作需格外谨慎,非训练有素者不可使用。而且……其弹药消耗很快,补充不易。”
朱元璋和徐达都是玩火器的行家,一眼就看出这“手枪”绝非寻常火铳可比!
徐达看向朱元璋,眼神火热:“陛下!这些……这些皆是闻所未闻的利器!若运用得当,我大明军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尤其是这电台和防弹衣,对北征大军至关重要!”
朱元璋何尝不激动?强压下心中的波澜,看向徐明:“徐小子,这些器物,操作演练起来,可需时日?”
徐明恭敬回答:“陛下,电台的调频、通话,防弹衣的穿戴测试,以及手枪的基本安全操作和射击要领,都需要实地演示方能透彻理解。”
“今日天色已晚,恐仓促间难以详尽。不如……明日择一安全僻静之处,臣再为陛下和魏国公详细演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