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比苏晚星还要激动和紧张,眉头紧锁着说:“晚星,这事你真不再多考虑考虑?仙颜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接过来我们的负担可就太重了。”
经过昨天的详细了解和谈判,仙颜的实际状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在他看来,苏晚星目前把晚江美妆和林风合伙的影楼经营得有声有色;周雅雯那边的“云裳”分店已经在省里好几个地方开起来了,订单根本不愁。
要发愁的反倒是冯慧慧那边又得组织扩招,培训新一批化妆师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现在都是稳步上升的时候。
接手仙颜化妆厂这步棋实在跨得太大了,他担心仙颜会拖垮苏晚星整个产业的资金链,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些顾虑,苏晚星又何尝没有反复权衡?
她几乎一夜没睡好。
但她清楚,风险往往和收益成正比。相比于从零开始自建工厂,接手仙颜的现有班子,至少有现成的经验和人手,厂里很多人可以继续留用,能避免不少初创时期的弯路。
再者,仙颜虽然积重难返,但毕竟底子还在,原有的渠道和供应商资源都可以筛选利用。
最重要的是,仙颜手里还握着几项专利技术——尽管品牌名声受损,但只要在此基础上精进突破,肯定比从零研发要快得多。
苏晚星将自己的考量简要地分析给王磊听,王磊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心中对苏晚星的佩服又加深了几分。这么一看,接手仙颜确实是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那我们什么时候签合同?”王磊接着问道,随即面露难色,“不过资金方面……后面恐怕会很紧张。要不要找林总那边再周转一些?”
接手仙颜后,无论是公关宣传、新生产线采购还是技术研发,处处都需要用钱。尤其是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结果还难以预料。如果收购之后无力维持,反而会成了包袱。
苏晚星摇了摇头:“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盈利,拉风哥或雅雯姐投资,等于拖他们一起冒险。这种事我不能做。”
王磊和宋琴对视一眼,心中触动。能这样讲道义的老板,才真正值得跟随,不必担心日后被过河拆桥。
因此,尽管有些遗憾失去了可能的资金支持,二人还是尊重苏晚星的决定,没再劝说。
“收购要继续推进,资金我们也得另想办法。”苏晚星说着,起身拎起包。
王磊和宋琴都有些疑惑:“您不是说不再……”
苏晚星知道他们想说什么,微微一笑,解释道:“我们不还有政府吗?”
王、宋二人都没想到,苏晚星不仅打秋风还打到了政府头上。
“我们去哪个部门?”王磊问道。
“先去海城市经济委员会。”苏晚星的思路很清晰,“海城市正在鼓励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老品牌振兴。仙颜的国有背景和当前困境符合政策扶持方向。我们需要了解像我们这样的收购案,是否有资格申请贷款贴息、税收减免或其他专项扶持。”
她望向窗外海城的街景,语气坚定:“我们要让相关部门明白,我们不是在寻求施舍,而是在争取一个公平的机会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支持。我们接手仙颜,是为了让它真正焕发新颜,成为一家能够代表海城本土化妆品行业重新崛起的企业。”
王磊和宋琴被苏晚星的清晰规划和坚定决心所感染。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新的挑战,但方向已经明确。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奔波于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终于为收购仙颜及后续发展争取到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这几天里,苏晚星一直在有意提点宋琴,不仅宋琴自己感受到了,连王磊都察觉到了这一点。
趁宋琴不在的时候,王磊问苏晚星:“你这是打算重点培养我这小徒弟了?”
苏晚星有意调侃他:“怎么?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徒弟超越?”
王磊坦然道:“那倒没有,徒弟有出息,我这做师父的脸上也有光啊!”
这话说得半真半假。
他确实同情宋琴有张翠花那样无情无义的母亲,欣赏她小小年纪就努力拼搏的精神。
但他在云江多年经营的人脉和价值,也不是宋琴在短时间内能够取代的,并且有意保留一些东西,没有教给宋琴。
苏晚星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我打算以后让你负责昆南省的业务,特别是我们云江大本营。海城新颜这边,将来会是宋琴的重点。”
新颜是苏晚星为收购后的仙颜化妆厂起的新名字。
这句话也是苏晚星间接给王磊吃定心丸,表明他们发展方向和重心不同,他不必再因为有所顾忌而在教导宋时有所保留。
低头沉思片刻,意识到这点的王磊看向苏晚星,正对上她清澈明亮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这才明白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早就被她看穿了,不禁脸颊微微发烫,“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
这也是为什么苏晚星年纪比他小这么多,却能让他心甘情愿为之效力的原因——智近乎妖。
苏晚星表情平静,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悦。
她反而很理解王磊为自己留一手的做法。人性本就复杂,她要做的就是理解后给出解决方案。
王磊接着又说:“但是,宋琴毕竟还是太年轻了。”
既然话已经说开,想到她将来要独当一面,王磊不禁生出真实的担忧,暗自后悔还有许多东西没有教给她。
“那她不还有你这个师傅在吗?”苏晚星浅浅一笑,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
王磊微微一怔,随即恍然。
从情分上讲,他和宋琴相处这么久,这姑娘乖巧伶俐,两人确有师徒情谊;从利害关系上看,若是宋琴能把新颜做起来,苏晚星自然明白其中有他一份功劳;可若是新颜发展不顺,资金链出现问题,势必会牵连到苏晚星的整个产业,届时他在昆南的业务也难以独善其身。
他不由得失笑,心中暗叹苏晚星这一手安排实在高明。
宋琴是三人中最后一个知道这个安排的,脸上的惊讶和忐忑毫不掩饰:“可是……苏总,磊哥比我更合适啊。”
就目前的能力而言,确实如此。但若让王磊常驻海城,就等于放弃他在昆南特别是云江多年积累的人脉优势。况且他刚在云江买了房,把父母接来安顿,心中的天平自然更倾向于现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