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冬日的箱根山,云雾缭绕,寒气刺骨。这座横亘在相模(神奈川)与伊豆(静冈)之间的火山群,是通往江户(东京)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险峻,芦之湖如镜,大涌谷喷吐着硫磺气息,仅有东海道等少数狭窄通道穿行其间,素有 “天下第一险” 之称。
此刻,这座天险却弥漫着末日的恐慌。德川幕府倾尽最后之力,在此集结了约三万五千名士兵,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主帅由老中 松平信纲(“知惠伊豆”)亲自担任,他深知此战关乎幕府存亡,将本阵设于箱根关所旧址。
然而,这支军队已是强弩之末。兵员多为仓促征召的旗本新兵、关东各藩凑数的杂兵,甚至还有临时武装的町人和农民。装备杂乱,士气低落。许多士兵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更致命的是,预期的东北强藩(如仙台伊达家、会津保科家)援军迟迟未至,传言他们已各自拥兵观望。军粮短缺的阴影,如同幽灵般在营中徘徊。
松平信纲站在关所高处,望着下方蜿蜒曲折、戒备森严的山道防线和远处云雾下若隐若现的芦之湖,眉头紧锁,毫无“智将”的从容。他知道,这道看似坚固的防线,实则脆弱不堪。天险,需由精兵把守,方能称其为天险。
护乡军主力,在经历大阪的短暂休整和补充后,兵锋已抵箱根山东麓。主帅多尔衮将行营设于小田原城(已被轻易占领)。与幕府军的凄惶形成鲜明对比,护乡军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粮草充足。
中军帐内,多尔衮正与诸将商议破敌之策。弟弟多铎摩拳擦掌:“哥!区区箱根山,何足挂齿!给我两万精兵,正面强攻,三日必破!”
谋士范文程却持重道:“王爷,箱根天险,易守难攻。强攻虽可下,然伤亡必重,耗时亦久。不如遣偏师绕道伊豆,或水师迂回相模湾,两面夹击?”
多尔衮目光锐利,摇头道:“兵贵神速,夜长梦多。我军新得大阪补给,士气正盛;倭军饥寒交迫,援军无望,正是一鼓作气之时!”
他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传令! 多铎!**”
“臣在!”
“着你率镶白旗精锐及新编燧发枪营,为前锋,明日辰时,猛攻东海道正面关所!务必撕开缺口!”
“鳌拜!**”
“奴才在!”
“着你率蒙古马队及阿伊努猎兵,攀越汤坂山小路,迂回侧击其芦之湖防线!”
“耿精忠!**”
“末将在!”
“着你率水师分队,搭载臼炮和一营步兵,驶入芦之湖,炮击其湖岸工事!”
“其余各营,随本抚压阵,缺口一开,全军压上!**”
翌日,辰时。凄厉的号角声划破了箱根山的寂静。
“轰!轰!轰!” 护乡军的野战炮群首先发出怒吼,炮弹呼啸着砸向幕军坚守的关所和山头阵地,碎石木屑纷飞。
“杀——!” 多铎亲率重甲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向狭窄的东海道发起了悍不畏死的猛烈冲锋!燧发枪排枪齐射,压制得守军抬不起头。
与此同时,鳌拜部已如猿猴般攀上险峻的汤坂山,从侧翼杀出,猛扑芦之湖防线。湖面上,耿精忠的水师船只架起臼炮,向湖岸工事倾泻着开花弹。
幕府军本就低落的士气,在这立体化的猛烈打击下,瞬间崩溃!许多足轻一触即溃,甚至不战而逃。所谓的“天险”,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雷霆般的攻势面前,形同虚设。
战斗仅持续了半日。午后未时,箱根关所被多铎部攻克。申时左右,芦之湖防线全面瓦解。老中松平信纲见大势已去,在亲信护卫下,狼狈逃往江户方向。
箱根天险,一日陷落。
数日后,北京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崇祯皇帝正在批阅奏章,王承恩悄步上前,呈上一份漆盒密封的急报。“皇爷,征东都护府八百里加急捷报,箱根天险已破,江户门户洞开。”
崇祯放下朱笔,打开漆盒,取出捷报。他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文字:“十一月初七,克箱根,毙敌数千,溃散无算,敌酋松平信纲遁走……我军伤亡轻微……江户在望……”
他的目光在战果与损耗的数字上停留片刻,脸上无喜无悲,只是指尖在“江户在望” 四字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王承恩。”
“奴婢在。”
“兵部此前预估,攻克江户,需耗时几何?耗银几何?**”
“回皇爷,据宋应星等依大阪、箱根战例推演,江户城郭广阔,人口众多,若强攻巷战,恐需数月,耗银恐超百万两。若围困迫降,时日更长,耗费亦巨。”
“嗯。” 崇祯微微颔首,目光投向东亚地图上江户的位置。
“传旨。” 他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
“一、 明发上谕,嘉奖征东都护府 ‘克险摧坚,忠勇可嘉’,赐多尔衮 御用鞍马一副,黄金百两,将士 优叙军功。” (惯例的、象征性的奖赏)
“二、 密令兵部、户部,‘酌情’ 再调拨一批攻城用 火药、猛火油及疗伤药材至对马岛军储库,‘听候’ 都护府支用。” (有限且延迟的补给,既支持又控制节奏)
“三、 着北洋舰队李嘉南,舰队前出至浦贺水道(江户湾入口),‘巡弋警备’,严密监视江户湾内外动向,严禁任何船只出入。” (实施封锁,施加最大压力)
“四、 加派锦衣卫精干人员,携朕之密旨,潜入江户,设法接触德川家光及其重臣,‘晓谕’:‘顺者,可保宗庙,享富贵;逆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发动心理攻势,促其内部分化)
“五、 告诉宋应星,其所请增拨‘神机营’ 爆破技工之事,暂缓。” (暂不提供最顶尖的攻城技术支持,防止破城太快,失控)
他的指令,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深远的算计:嘉奖胜利,维持士气;提供基本补给,确保攻坚能力;实施严密封锁,最大化心理威慑;发动政治攻势,寻求低成本解决方案;同时,关键技术支援有所保留,控制战争节奏,防止前线将领因过于顺利而滋生异心。
箱根山硝烟散尽,护乡军的旗帜插上了关所残垣。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收降溃兵。通往江户的东海道,已畅通无阻。
多尔衮站在箱根山口,遥望东方一马平川的关东平原,远处天际线下,仿佛已能望见江户城的轮廓。胜利在望,但他的心情却愈发沉重。箱根轻易攻克,意味着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攻城战即将来临。而北京方面的态度,依旧暧昧难明,支持与制约并存。
“传令!” 他收回目光,声音冷峻,“全军休整三日!多铎率前军,兵发神奈川!范文程,起草敦促德川家光投降书!”
“我要看看,这德川家的老巢,是负隅顽抗,还是开城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