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刮得愈发紧了,可如今的石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着一股子肉香,早没了往年的萧瑟。
村里的土坯路,已经被压路机来回碾了十几遍,铺上了厚厚的碎石和沥青,黑得发亮。
村西头,那片原本荒废的土地上,一排排崭新的红砖厂房拔地而起,高大的烟囱吐着白色的烟气,直冲云霄。
厂房门口,一块巨大的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华夏人民解放军第研究所”。
村里的壮劳力,一个个脱下了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换上了崭新的蓝色工装,胸口还别着研究所的徽章,每天进进出出,腰杆子挺得笔直。
他们不再是挣工分的农民,他们是拿工资、有补贴的“国家工人”!
女人们也没闲着,新建的服装厂、罐头厂、养殖场,到处都是她们忙碌的身影。
如今的石村,别说吃肉,就是顿顿吃海参鲍鱼,那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林卫东站在自家海景大瓦房二楼的阳台上,手里夹着根没点着的烟,看着山脚下热火朝天的村子,嘴角咧开一个弧度。
苏棉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条刚织好的羊毛围巾,仔细地给他围上,小嘴又习惯性地撅了起来。
“你看看你,整个石村都快被你折腾得底朝天了!再这么下去,咱们家的钱,可就真没地方放了!”
这熟悉的“加密通话”,林卫东听得心里头热乎乎的。
他一把搂住媳妇的腰,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没地方放,那就再多找几个地方放!”
他指着山下那片喧闹的村子,又指了指远处平静的海面。
“光咱们自己富,不算本事。我要让全县,不,是全省的人,都瞧瞧咱们石村的宝贝!都来沾沾咱们石村的喜气!”
他捏了捏苏棉的脸蛋,声音里带着一股子不容抗拒的霸道。
“媳妇,传我话下去,咱们石村,要办第一届‘深海海鲜节’!”
……
这个消息,瞬间引爆了整个石村!
林卫东要办海鲜节!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整个村子沸腾。
“大壮!你带人去码头,把咱们研究所刚捞上来的那批大家伙都给我挑出来!
个头小的不要,没活力的不要!咱办海鲜节,要的就是个牌面!”
“是!队长!”
林大壮如今是打捞队的总把头,吼一嗓子,整个码头都跟着震三震。
县里,苏文山也没闲着。
他放下手头那些深奥的图纸,戴上老花镜,亲自设计了一批带着“研究所”标志的纪念品——
用打磨得锃亮的贝壳做成的烟灰缸,用怪鱼鳞片串成的手链,还有那用“金蛋”壳雕刻的小玩意儿。
林解放则带着林卫国,把村里所有的拖拉机、板车都检查了一遍,准备到时候往县城里拉货。
家里,陈淑莲和秦秀雅两个亲家母,正带着一群婆姨媳妇在院子里忙活。
“淑莲嫂子,你说这金蛋,是煮着吃好,还是蒸成鸡蛋糕好?”
“废话!当然是蒸鸡蛋糕!那玩意儿金灿灿的,城里人见了,还不得把眼珠子瞪出来!”
苏棉挺着已经有些显怀的肚子,手里拿着个小本本,正仔细地记录着各项开销。
她现在是林家的“大总管”,每一笔钱从她手里过,她嘴上抱怨着林卫东败家,可那眉眼间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
海鲜节开幕这天,天还没亮,通往石村的路上就热闹起来了。
拖拉机、自行车、二八大杠,甚至还有县里几个单位派来的解放卡车,拉着一车车好奇的城里人,把新修的沥青路堵得水泄不通。
村里的打谷场,早就被布置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集市。
几十张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桌子,铺着崭新的红布,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好东西。
最显眼的,自然是研究所的“特产区”。
脸盆大的青蟹,挥舞着巨螯,被结实的麻绳捆着。
胳膊粗的大龙虾,码得整整齐齐,在水盆里还不安分地弹动着。
还有那在冰块上泛着淡淡金光的“金色怪鱼”,每一条都有一尺多长!
“我的天爷!这……这是啥鱼啊?还会发光?”
“这螃蟹!这龙虾!我在省城和平饭店都没见过这么大的!”
人群里,一个穿着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是县供销社的主任,他看着眼前这阵仗,手里的搪瓷缸子“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热水洒了一裤腿,他都浑然不觉。
他带来的那点“见识”,在石村这堪称神话的物产面前,被碾得粉碎!
价格不便宜,一条金鱼就要五块钱,一只大螃蟹更是卖到了十块!
可那又怎么样?
城里来的居民们,疯了一样往前挤,手里挥舞着花花绿绿的票子,生怕晚一步就抢不到了!
“给我来两条鱼!不!三条!”
“那只最大的螃蟹!我要了!”
旁边的摊位上,村民们自己晒的鱼干、虾米,养鸡场刚下的“金蛋”,也被一抢而空。
打谷场的另一头,支起了十几口大锅。
林卫东花大价钱从县食品站买来的猪油被扔进锅里,烧热后,放入大块的鱼肉、切开的海螺,“滋啦”一声,一股霸道到极致的香气,混合着葱姜蒜的味道,瞬间席卷了整个打谷场!
免费品尝!
每一个来参加海鲜节的人,都能领到一碗热气腾腾的海鲜汤!
那汤,乳白浓郁,鲜得人舌头都快吞下去了!
“乖乖……这日子,神仙过的吧?”
一个从县城来的老工人,喝完一碗汤,咂吧着嘴,半天没回过神来。
整个海鲜节,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人潮才渐渐散去。
林大*壮和几个队员,抱着几个大木箱子,跑到了正在和家人们收拾摊子的林卫东面前,那一张张黝黑的脸上,全是压不住的狂喜!
“队……队长!发了!咱发了!”
林大壮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他一脚踹开木箱子。
哗啦——
满箱子的钞票和各种票证!
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大团结”,还有各种花花绿绿的粮票、布票、工业券……堆成了一座小山!
周围的村民们,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那堆钱,喉结滚动,连呼吸都忘了。
林卫东看了一眼那堆钱,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走到苏棉身边,从她怀里抱过已经睡熟的林念东,亲了亲儿子肉嘟嘟的小脸。
然后,他转身,跳上了那张分肉的石桌,拿起了铁皮喇叭。
“乡亲们!”
他的声音,让所有人都从那座钱山里回过神来。
“今天,咱们挣了多少钱,我不说,你们也看见了!”
“我林卫东,还是那句话!咱们石村今天能过上好日子,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伙儿一起拼出来的!”
“我宣布!从今天起,这笔钱,成立‘石村教育医疗基金’!咱们村里所有娃儿上学,一直到高中,学费全免!所有人看病,药费报销一半!”
“往后,咱们石村的娃,不但要吃得饱,穿得暖,还要有文化!咱们石村的老人,不但要享清福,还要看得起病,活得长长久久!”
话音落下。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下一秒。
“卫东!你就是俺们的活菩萨啊!”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第一个跪了下来,冲着林卫东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个头!
“好!卫东好样的!”
“跟着卫东干,没错!”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整个打谷场!
无数的村民,眼眶通红,他们不是在欢呼,他们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呐喊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林卫东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