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医学院褪去了往日的喧嚣,香樟树的枝叶在阳光下舒展,蝉鸣阵阵,却更显校园的静谧。林野提着简单的行李,从宿舍搬到了灵韵研究院附近的教职工公寓——这里离实验室和图书馆都近,更方便他暑期的研究和学习。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林野就已经起床。他换上舒适的运动服,沿着校园的跑道慢跑。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草木的芬芳和露水的湿润,跑道旁的草坪上,偶尔能看到几只小鸟在觅食。慢跑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他的思绪变得清晰,很多在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往往能在晨跑时找到突破口。
跑完步,他去食堂吃了简单的早餐——一杯豆浆、两个包子和一个鸡蛋。暑假的食堂人不多,只有少数留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显得格外安静。林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吃早餐,一边翻看手机里苏晚发来的消息:“我上午九点到实验室,医经残卷的后半部分已经整理好了,我们今天可以重点研究‘灵韵针法’的配伍应用。”
“好,我八点半到实验室准备。”林野回复道。
吃完早餐,林野直奔图书馆。暑假的图书馆人更少,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书架上,照亮了一排排整齐的书籍。他来到医学专区,找到了几本关于传统针灸和经络学说的书籍,这些书籍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医经残卷中的“灵韵针法”。
他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翻开书本。书页泛黄,带着淡淡的油墨香,上面记载着各种针灸手法和经络分布图谱。林野一边看,一边对照着医经残卷的内容,在笔记本上绘制经络与灵韵节点的对应图。徐福灵体的传承在他脑海中萦绕,那些关于灵韵引导、针法火候的感悟,让他对传统针灸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灵韵针法的核心,在于以自身灵韵为引,精准刺入经络中的灵韵节点,而非单纯的穴位刺激。”林野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笔尖划过纸张,留下清晰的字迹。他想起徐福灵体曾说过,灵韵节点是人体灵韵流转的关键枢纽,找准节点,才能让灵韵更好地渗透、疏导,达到治疗效果。
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过去了。林野合上书,伸了个懒腰,窗外的阳光已经升高,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他收拾好书本和笔记本,起身前往实验室。
灵韵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设备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草药的清香。苏晚已经到了,她穿着白色的实验服,正坐在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医经残卷的复印件。看到林野进来,她抬起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来了?我已经把‘灵韵针法’相关的内容整理好了,你看一下。”
林野走过去,接过苏晚递来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用红笔标注着重点,还有苏晚绘制的针法示意图,清晰明了。“你整理得真细致,”林野称赞道,“这样我们研究起来就方便多了。”
“互相配合嘛,”苏晚笑着说,“医经残卷中的‘灵韵九针’,每一针都有不同的功效,而且需要根据患者的灵韵属性配伍使用,不能盲目施用。我们今天先从第一针‘引灵针’开始研究吧。”
“好。”林野点点头,将自己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放在工作台上,“我早上在图书馆查了一些传统针灸的资料,发现‘引灵针’的进针角度和深度,与传统针灸中的‘斜刺法’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两人围在工作台前,一边对照着医经残卷和参考书籍,一边讨论着“引灵针”的操作要点。苏晚负责记录和绘制示意图,林野则结合徐福灵体的传承,模拟进针的手法和灵韵引导的路径。
“引灵针需要从穴位旁开三分处进针,与皮肤呈三十度角,缓慢刺入,直到感受到灵韵波动为止。”林野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模拟进针的动作,“刺入后,要以自身灵韵为引,缓慢引导患者体内的灵韵向病灶部位汇聚,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
苏晚认真地记录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那如果患者的灵韵属性偏阴,或者偏阳,引灵针的操作手法需要调整吗?”
“当然需要,”林野解释道,“医经残卷中记载,灵韵偏阴者,进针要更缓,灵韵引导的力度要轻柔;灵韵偏阳者,进针可稍快,灵韵引导的力度要适中,避免过盛导致灵韵紊乱。这就是‘辨证施针’的道理。”
两人研究得格外投入,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实验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是陈阳打来的,提醒他们该去吃午饭了。
“时间过得真快,”苏晚看了看手表,笑着说,“我们去食堂吃点东西,下午继续研究吧。”
“好。”林野点点头,收起手中的资料。
暑假的食堂依旧安静,两人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两份营养套餐。“对了,”苏晚一边吃饭,一边说道,“上次你说的‘灵韵续脉丹’,我已经联系了几位神经损伤患者,下周他们会来研究院做检查,到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灵韵针法配合丹药进行治疗。”
“太好了,”林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正好可以验证我们的研究成果,看看灵韵针法和丹药的配伍效果。”
“不过我们也要做好准备,”苏晚叮嘱道,“这些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复杂,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要提前制定好应急预案。”
“放心吧,”林野点点头,“我已经查阅了相关的临床案例,也和徐福灵体探讨过治疗方案,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吃完午饭,两人没有立刻返回实验室,而是在校园里散步。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们沿着香樟树下的小路慢慢走着,聊着天。
“暑假留在学校,会不会觉得无聊?”苏晚问道,“以前暑假,你都会回家陪家人吧?”
“还好,”林野说道,“研究医经残卷和灵韵诊疗,让我觉得很充实。而且,等开学前,我会回家待几天,看看爸妈和妹妹。”他顿了顿,补充道,“其实这样安安静静做研究的日子,也挺好的,能让我静下心来,更好地理解医道的真谛。”
苏晚点点头:“我也是。以前暑假,我要么去医院实习,要么在家看书,很少有这样专门的时间,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和你一起研究医经残卷,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也加深了不少。”
两人走到湖边,坐在长椅上。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树木,偶尔有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你说,我们研究的灵韵诊疗,以后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帮助更多的患者?”苏晚望着湖面,轻声问道。
“一定会的,”林野坚定地说,“传统医学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承。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更有效的治疗路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苏晚转过头,看着林野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信心:“嗯,我相信你。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
夕阳西下时,两人返回实验室,继续研究“灵韵针法”。灯光下,他们的身影专注而认真,医经残卷上的古老文字,在他们的解读下,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个暑假,没有喧嚣的聚会,没有匆忙的旅途,只有安静的研究和专注的学习。但对林野和苏晚来说,这样的暑假格外有意义。他们在医经残卷中探寻上古医道的奥秘,在实验室里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彼此的陪伴下,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林野看着身边认真记录数据的苏晚,心中满是踏实与温暖。他知道,这段安静而充实的暑期时光,将会成为他们医道之路上最珍贵的积累,为他们未来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