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蓼风轩回来,沈清漪并未立刻有大动作。
一个能在秋狝围场布局、并在刑狱司灭口之人,绝非等闲。打草惊蛇,只会让线索彻底断掉。眼下既已控制住祥妃这边,稳住了可能暴露的一环,便需沉住气,布好更大的网。
沈清漪先是如常处理宫务,召见内务府总管,过问太后寿辰的后续赏赐发放,又仔细核查了年下各宫份例的预算,一切井然有序,仿佛秋狝的风波并未在她心中留下太多涟漪。
只是私下里,她唤来了心腹云袖与云芷。
“祥妃宫里的那个小菊,”沈清漪端坐暖榻,指尖轻轻敲着紫檀小几,声音压得极低,“找个稳妥的机会,让她‘病’上一场,挪到坤宁宫后罩房‘静养’。记住,要做得自然,不可让蓼风轩其他人起疑,更不能惊动外面。”
云袖神色一凛,立刻领会:“奴婢明白。就说近日天寒,小菊染了咳疾,怕过了病气给四皇子,需隔离静养。祥妃娘娘那边,想必会配合。”
沈清漪颔首:“人挪过来后,让柳嬷嬷亲自去问话。”柳嬷嬷是萧珩拨给她的人,精通医理,更擅察言观色与问讯之道,且忠心毋庸置疑。
云芷轻声问道:“娘娘,若那小菊嘴硬……”
沈清漪眸光微冷,语气却平淡:“告诉她,坦白或许能留她一命,若执迷不悟,便是谋逆同党,株连九族。再让柳嬷嬷看看,她身上可有被胁迫的痕迹,或近期接触过什么特别之物。”她顿了顿,“尤其留意,她与刘氏旧人,或……冷宫那边,有无关联。”
“是。”云袖云芷齐声应下,悄然退去安排。
两日后,蓼风轩一名叫小菊的宫女“染病”,被移至坤宁宫后罩房。消息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妃嫔宫中宫女偶有抱恙乃是常事。
坤宁宫后罩房内,药味弥漫。
小菊躺在简陋的床铺上,面色蜡黄,眼神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位面容严肃、目光如炬的老嬷嬷——柳嬷嬷。
柳嬷嬷并未用刑,只慢条斯理地摆弄着几根银针和一些药粉,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小姑娘,皇后娘娘仁德,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那日去器械库,除了送银钱,究竟还做了什么?传了什么话?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小菊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奴婢……奴婢真的只是送钱……”
柳嬷嬷拿起一根细长的银针,在烛火上缓缓烤着,语气不变:“你那同乡,看守器械库的小路子,前日失足跌入御河,捞上来时,已经没气了。”
小菊猛地瞪大眼睛,脸上血色瞬间褪尽。
柳嬷嬷继续道:“还有你在宫外的老母和幼弟,他们……”
“不要!求求您,不要动我娘和弟弟!”小菊崩溃地哭喊起来,挣扎着想要下床磕头,“我说!我什么都说!”
在极致的心理压迫下,小菊的心理防线彻底瓦解。她断断续续地交代,那日她去送钱,确实还受人所托,给小路子带了一句话——“按原计划,西北角,第三排箭筒。”
“是谁让你传的话?”柳嬷嬷紧盯着她。
小菊泣不成声:“是……是浣衣局的一个管事姑姑,姓王……她之前帮过我娘,给了我十两银子,说只是传句话,无关紧要……奴婢不知道那是要害人啊!奴婢真的不知道!”
“王姑姑?”柳嬷嬷皱眉,“她如今人在何处?”
“奴婢不知道……那之后,就再没见过她……”小菊瘫软在地,绝望地摇头。
柳嬷嬷立刻将讯问结果禀报了沈清漪。
“浣衣局,王姑姑……”沈清漪沉吟片刻,“倒是会找地方,浣衣局人员混杂,最容易隐匿。”她吩咐云袖,“立刻暗中查探浣衣局所有姓王的管事姑姑,尤其是近期告假、失踪或行为异常者。切记,暗中进行。”
又过一日,云袖回报:“娘娘,查到了。浣衣局确有一位王姑姑,入宫已有十五年,平日沉默寡言。三日前,她告假说出宫探亲,至今未归。奴婢派人去她登记的住处查过,早已人去楼空。”
“跑了?”沈清漪并不意外,“看来是枚弃子。”线索似乎又断了。
然而,柳嬷嬷在仔细检查小菊随身物品和身体时,有了新的发现。她在小菊的衣角内侧,发现了一点极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淡紫色粉末。
“娘娘,此物并非宫中常见之物。”柳嬷嬷将刮取下的粉末呈上,“老奴仔细辨过,似是一种特殊的染料,带着极淡的香气,若非刻意留意,极易忽略。”
沈清漪拈起一点粉末,在指尖捻开,凑近鼻尖轻嗅。那香气很特别,清冽中带着一丝甜腻,她似乎在哪里闻到过。
“染料……香气……”她凝神思索,脑海中飞快闪过各种画面。忽然,她眼神一凛,“去查查,内务府织造处,或者……尚服局,近期可有使用类似颜色和香料的衣料?尤其是,供给哪位主子的?”
她想起,秋狝那日,似乎有人在某个妃嫔身边闻到过类似的味道,当时只以为是寻常熏香,未曾留意。
命令下达,暗中的调查更加缜密地进行。
沈清漪并未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这一条线索。她深知对手狡猾,必有后手。秋狝之事,其目的绝非仅仅惊吓一个和昭媛那么简单。
沈清漪重新梳理了近期所有事件,从柔修媛滑倒,到张美人中毒,再到清修容被废,直至秋狝冷箭……这些事看似独立,但其背后是否有一根若隐若现的线在牵引?
她召来了负责监控各宫动向的暗哨,仔细询问近期各宫妃嫔的异常举动,尤其是与宫外联系,或与某些人物,如刘氏旧人、已被处置的妃嫔宫人等有所接触者。
数条零碎的信息汇集而来:
兰妃周氏宫中的一名小太监,前几日曾与永巷的一个老太监有过短暂接触。
和昭媛在秋狝前,曾因一件小事与祥妃白氏有过口角。
有人在御花园隐约听到,柔修媛曾私下抱怨三皇子和四皇子不知友爱妹妹。
这些信息杂乱无章,仿佛迷雾重重。
就在沈清漪凝神分析之际,云芷带来了织造处的消息。
“娘娘,查到了!”云芷语气带着一丝兴奋,“织造处确认,这种淡紫色染料掺了特殊香料,是江南今岁的新贡,数量极少,只用于制作少量精品衣料。根据记录,这批料子共裁制了四件衣裳,一件是太后寿辰时赏给了康亲王妃,一件赐给了清河郡主,另外两件……一件在娴妃娘娘宫中,另一件,则在……祥妃娘娘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