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秀宫前的白玉石广场上,三十余名秀女垂首肃立。晨光熹微,将她们的身影拉得细长,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仕女图。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紧张的气息,连平日里最爱交头接耳的秀女们也屏息凝神,等待着决定命运的这一刻。
沈清漪站在第三排靠右的位置,目光低垂,注视着青石板缝中探出的一株小小青草。
她穿着水红色合欢纹宫装,头发绾成惊鹊髻,零星缀着几只小钗,只有一只白鹤口衔珠的步遥垂在耳边,简约却不失喜庆,衬得她肌肤胜雪,气质出尘。
林婉茹站在她身侧,悄悄用手指勾了勾她的袖角,递来一个鼓励的眼神。沈清漪微微颔首,唇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钟鸣三响,内监总管手捧明黄绢帛缓步而出,身后跟着两列捧着金盘的小太监。广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只闻得远处树上几声雀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选秀毕,择贤良入宫侍奉...”内监总管的声音洪亮而平稳,在晨空中回荡。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有的秀女喜极而泣,有的黯然神伤。沈清漪听见赵静瑶的名字也在其中,封为“美人”,品级不高,却也在入选之列。
当念到“林婉茹”的名字时,沈清漪感到身旁的人轻轻颤了一下。林婉茹被封为“贵人”,这是个不错的起点。
终于,内监总管提高了声调:“礼部尚书沈伯年之女沈清漪,端重自瑟,裕以安民,特封为宁婕妤,赐居绛雪轩。”
广场上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婕妤之位,仅在九嫔之下,对于新入宫的秀女而言,已是极高的起点。
更不用说“宁”这个封号,寓意安宁平和,是极好的吉兆。
沈清漪抬起头,恰好对上内监总管投来的目光。她从容上前三步,屈膝行礼:“臣妾谢皇上、太后恩典。”
她的声音清越平稳,不见丝毫慌乱,仿佛早已料到这个结果。这一举动落在远处高台上观望的太后眼中,不由得微微颔首。
“沈家女儿,果然不凡。”太后对身旁的嬷嬷低语,“端重自瑟,裕以安民,,‘宁’这个封号,她当之无愧。”
嬷嬷轻声应和:“太后圣明。宁婕妤举止从容,确有大家风范。”
颁旨完毕,入选的秀女们在内监的引导下,前往慈宁宫叩谢太后恩典。
沈清漪因位分最高,走在最前头。她的步态平稳,裙裾几乎纹丝不动,每一步都像是用尺子量过般标准。
慈宁宫内,太后端坐凤椅之上,看着鱼贯而入的新晋宫嫔。
她的目光在沈清漪身上停留最久,注意到她行礼的动作标准而不失优雅,低头时露出一段白皙细腻的脖颈,姿态谦恭却不卑微。
“都起来吧。”太后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严,“既入宫闱,当时刻谨记宫规,恪守妇德,尽心侍奉皇上,为皇家开枝散叶。”
“谨遵太后教诲。”众人齐声应道。
太后特意对沈清漪道:“宁婕妤,哀家很喜欢你画像上那枝墨梅。听说那是你自己的主意?”
沈清漪再次屈膝:“回太后,臣妾当时见墨迹难以完全清除,便想着不如化瑕为瑜。冒昧之处,还请太后恕罪。”
“何罪之有?”太后微笑,“宫中需要的就是这等灵巧心思。你祖父沈太傅若知孙女如此聪慧,必定欣慰。”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太后在公开场合提及沈清漪的家世,无疑是种明显的认可。站在后排的赵静瑶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叩谢完毕,新晋宫嫔们依次退出慈宁宫。刚出宫门,林婉茹就快步走到沈清漪身边,压低声音道:“恭喜宁婕妤!太后对你青睐有加呢。”
沈清漪轻轻摇头:“不过是太后仁慈罢了。在这深宫之中,今日之恩宠,未必不是明日之负累。”
林婉茹怔了怔,随即笑道:“你总是想得这般周全。”
正当二人低声交谈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走来,对着沈清漪躬身道:“宁婕妤,皇上口谕,请您未时前往御书房。”
周围的几个新晋宫嫔闻言,纷纷投来复杂目光。皇上甫一册封便单独召见,这是何等的荣宠?
沈清漪面色平静,只微微颔首:“有劳公公传话。”
待小太监离去,林婉茹忍不住感叹:“皇上这么快就召见,清漪,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沈清漪却蹙起了眉头。皇上的关注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她将更快成为众矢之的。
更何况,她与顾景渊的那段过往,皇上既然已知晓,为何还会如此急切地召见她?
回到临时安置的住处,内务府派来的宫女太监已经等候多时。见沈清漪回来,齐刷刷跪地行礼:“恭迎宁婕妤回宫。”
沈清漪扫过这些人,注意到其中一个年长宫女眼神格外精明,另一个小太监则低眉顺眼,不敢抬头。她心中明了,这些人中,必有各宫安排的眼线。
“都起来吧。”她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既来了我这里,守本分、尽职责的,我自然不会亏待。若有吃里扒外、心术不正的...”
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宫规如何处置,你们比我清楚。”
众人连声道“不敢”,态度明显更加恭谨。
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原来是内务府送来了婕妤的服饰和赏赐。
锦盒中是一件浅碧色绣银丝牡丹的宫装,并一套赤金点翠头面,华丽却不失雅致。
最特别的是一方锦盒,里面整齐地叠放着一块绣着墨梅的手帕和一把绘着墨梅的团扇。小太监特别说明:“这是太后特意赏给宁婕妤的,说是与您画像上的墨梅相配。”
沈清漪轻轻抚过团扇上精致的墨梅图,心中了然太后的用意。这不仅是赏赐,更是一种表态,让六宫知道宁婕妤是太后看重的人。
她转身对贴身宫女道:“替我更衣,准备面圣。”
镜中,沈清漪看着一身婕妤服饰的自己,恍惚间有些陌生。
不过月余时间,她从被退婚的沈家女,成为了后宫新贵宁婕妤。
这其中有多少是因着她的才貌家世,又有多少是因着皇上对靖安侯府的不满?
她轻轻摇头,将这些思绪甩开。无论起因如何,既然已经入宫,她就必须走下去,走得稳,走得远。
窗外的阳光正好,将绛雪轩的匾额照得发亮。沈清漪深吸一口气,迈出了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