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主动接婆婆同住,每月三千赡养费按时给
我叫林晓,今年三十五岁,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老公张磊比我大两岁,是工地的水电工。我们结婚八年,有个六岁的儿子叫乐乐,刚上小学一年级。
我们住的房子是结婚那年凑钱买的,两室一厅,七十多平。客厅的沙发是二手市场淘的,墙面有些地方掉了漆,但我每天都会擦得干干净净,乐乐的玩具也都收在收纳箱里,家里看着还算整齐。
婆婆以前一直一个人住在老家的老房子里。老家在邻县的农村,离我们住的市区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平时我们忙,一般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去看她。去年冬天,老家下了场特别大的雪,路特别滑。有天早上,婆婆出门去村口的小卖部买盐,走到半路脚下一滑,差点摔在地上。幸好旁边有棵树,她扶着树才没倒。
这事是老公的弟弟张伟打电话告诉张磊的,我在旁边也听到了。挂了电话,我心里一直不踏实。晚上乐乐睡了,我和张磊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跟他说:“妈一个人在老家太危险了,这次是运气好没摔着,要是真摔了,身边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要不,咱们把妈接过来一起住吧?”
张磊皱了皱眉,说:“接过来?咱们家就两室一厅,乐乐一间,咱们一间,妈来了住哪儿啊?”
我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我跟张磊说:“我问过乐乐了,他说可以跟我睡,把他的房间腾出来给奶奶住。乐乐还说想让奶奶天天陪他玩呢。”
张磊摸了摸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那行,我明天给妈打个电话问问她愿不愿意来。”
第二天一早,张磊就给婆婆打了电话。一开始,婆婆还推辞,说怕过来给我们添麻烦,还说老家的房子住惯了,舍不得离开。张磊劝了半天,说我们都想她,乐乐也盼着她来,她才松口,说愿意过来。
周末的时候,我和张磊一起回了老家接婆婆。老家的老房子是土坯房,院子里堆着一些柴火。婆婆已经收拾好了行李,两大个蛇皮袋,里面装的大多是她的衣服,还有一些她常用的锅碗瓢盆。我帮着婆婆把行李搬上车,张磊则去跟村里的邻居打招呼,说要接婆婆去城里住。
路上,婆婆坐在副驾驶,一直跟我说:“晓啊,我去了以后,会帮你们做饭、带孩子,不会给你们添乱的。你们上班忙,我在家把家里打理好,让你们回来能吃口热饭。”
我笑着说:“妈,您别这么说,您过来就是让我们照顾您的,哪能让您干活啊。”
回到家,我先把乐乐的房间收拾了一遍。把乐乐的玩具都搬到我们房间的角落里,又换了新的床单被罩,还在窗户边放了一盆绿萝——那是之前乐乐幼儿园老师让带的,乐乐说奶奶喜欢养花,让我放在奶奶的房间里。
婆婆进了房间,摸了摸床单,笑着说:“这床单真软和,比我老家的被子舒服多了。这房间也亮堂,比老家好。”
乐乐跑过来,拉着婆婆的手说:“奶奶,以后你就住这儿,我每天放学回来给你讲故事,还教你唱我们幼儿园学的歌。”
婆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摸着乐乐的头说:“好,好,奶奶等着听乐乐讲故事、唱歌。”
晚上,我做了一桌子菜,有红烧肉、糖醋鱼、炒青菜,还有婆婆喜欢喝的玉米排骨汤。这些菜都是我提前问过张磊,知道婆婆爱吃的。吃饭的时候,婆婆不停地给乐乐夹菜,还跟我说:“晓啊,你做的菜真好吃,比张磊做的强多了。张磊以前在家,煮个面条都能把水烧干。”
张磊在旁边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我也会做几个菜了。”
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旁,说说笑笑的,气氛特别好。我看着眼前的画面,觉得这样的日子特别幸福。
过了几天,我跟张磊商量给婆婆赡养费的事。我跟他说:“妈过来跟咱们一起住,平时买菜、买水果都是咱们花钱,但妈也有自己的开销,比如想买点零食,或者买点护肤品什么的。咱们每个月给妈三千块钱吧,让她自己支配,这样她心里也踏实。”
张磊想都没想,就点头说:“行,三千块钱也不多,就按你说的办。以后每个月月初,你就把钱给妈。”
从那以后,每个月一号,我都会把三千块钱现金放在婆婆手里。第一次给她钱的时候,她还推辞,说:“我有钱,你们不用给我。我在老家还有点积蓄,够我花的。”
我把钱塞到她手里,说:“妈,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就拿着吧。您平时想买点什么就买,别省着。咱们现在是一家人,您别跟我们客气。”
婆婆这才把钱收下,还跟我说:“晓啊,你真是个好媳妇,比张伟的媳妇强多了。张伟那媳妇,别说给我钱了,平时连个电话都不打,我去他们家,她连杯水都懒得给我倒。”
我赶紧劝她说:“妈,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弟媳可能就是不擅长表达。您别多想,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就行。”
婆婆点点头,没再说话,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接下来的日子,婆婆确实帮了我们不少忙。每天早上,我和张磊还没起床,她就已经起来做早饭了。早上的早饭很丰盛,有时候是粥和包子,有时候是豆浆和油条,有时候还会煮鸡蛋。乐乐特别喜欢吃婆婆做的包子,每次都能吃两个。
我跟婆婆说:“妈,您不用起这么早做早饭,我们可以在外面买着吃,您多睡会儿。”
婆婆却说:“外面的早饭不卫生,还贵。我在家做,又干净又省钱,你们上班也能吃得舒服。”
晚上我下班回来,婆婆已经把菜买好了。她会提前把菜洗好、切好,等着我回来炒。有时候我回来晚了,她还会自己先把菜炒好,等我和张磊回来就能直接吃饭。
周末的时候,婆婆还会帮我们打扫卫生。把客厅、卧室都擦一遍,地板拖得干干净净,连窗户缝里的灰尘都能擦到。我想帮她一起打扫,她还不让,说:“你上班已经够累了,周末就好好休息,这些活我来干就行,我在家也没什么事做。”
有一次,我感冒了,头疼得厉害,还发烧。婆婆知道了,赶紧去药店给我买了感冒药,还煮了姜茶让我喝。她还跟我说:“你好好躺着休息,今天的饭我来做,乐乐我也会看着,你别担心。”
我躺在床上,看着婆婆忙碌的身影,心里特别感动。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婆婆。张磊也经常跟我说:“老婆,真是多亏了你,把妈接过来,咱们家现在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前我总担心妈一个人在老家,现在好了,我也能安心工作了。”
我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咱们是一家人嘛,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有时候,张伟会给婆婆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婆婆都会跟他说我们对她有多好,还说我每个月都给她三千块钱。张伟在电话里会跟我说:“嫂子,真是辛苦你了,以后我有空了就去看你们,给你们带点老家的特产。”
我跟他说:“都是一家人,别这么客气。你要是有空就过来,咱们一起吃饭,不用带东西。”
但张伟每次都说忙,从婆婆过来住到现在,他只来过一次。那次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他空着手来的,没带任何东西。吃饭的时候,他一直跟婆婆抱怨,说自己最近手头紧,工作不好找,家里的开销又大,还说弟媳总跟他吵架。
婆婆听了,不停地安慰他,还偷偷从口袋里拿出五百块钱塞给张伟,说:“你拿着,买点好吃的,别总跟你媳妇吵架,日子要好好过。”
张伟接过钱,说了声谢谢妈,就收下了。这事是我收拾桌子的时候,无意间听到婆婆跟张伟说的,我也没当回事,觉得婆婆心疼小儿子,也是应该的。
那段时间,我们家的日子过得特别平静,也特别温馨。我每天按时上班,张磊在工地上干活虽然累,但每天回来都有说有笑的。乐乐在学校表现也很好,老师还经常夸他听话。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我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一些让我心烦的事。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看到婆婆坐在沙发上叹气。我问她怎么了,她跟我说:“晓啊,最近物价涨得厉害,我去买菜,以前一块五一斤的青菜,现在都两块五了,肉也贵了不少。”
我以为她是想让我多给点生活费,就跟她说:“妈,要是钱不够花,您就跟我说,我再给您添点。”
婆婆赶紧说:“不用不用,我就是随口说说,你给我的三千块钱够花。”
我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可能真是物价涨了,婆婆只是跟我抱怨一下。可后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婆婆总是跟我说物价贵,还说自己买些日用品都要花不少钱。我心里虽然有点疑惑,但也没往深处想,只觉得老人过日子节俭,舍不得花钱。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真是太傻了,根本没发现婆婆说这些话背后的心思。要是我当时多问几句,可能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