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一起去公园野餐之后,婆婆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仅愿意跟小区里的阿姨们聊天,还总主动问我带娃的新方法。这天早上我刚起床,就看见婆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个旧笔记本,正戴着老花镜在上面写着什么。
“妈,您这是写啥呢?”我走过去,顺手帮她把掉在腿上的笔捡起来。
婆婆有点不好意思地把笔记本往我这边推了推:“我看小区张阿姨给她孙子做的辅食花样多,就问她要了几个方子,想着记下来,也给咱们娃换换口味。你看我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别笑话我。”
我低头一看,笔记本上记着好几种辅食做法,有胡萝卜泥米糊、菠菜蛋黄羹,还有山药小米粥,每一行字都写得特别认真,有的地方还画了小圈圈做标记。我心里一暖,握着婆婆的手说:“妈,您这哪是歪歪扭扭啊,写得可清楚了。您愿意学新做法,娃肯定特别开心,以后就能吃更多好吃的了。”
婆婆被我夸得笑出了褶子,把笔记本收起来:“我也是想着,以前总用老办法带娃,委屈了娃。现在听你们说,娃吃辅食得讲究营养搭配,我也想学学,别总拖你们后腿。”
“您可别这么说,您帮我们带娃已经帮了大忙了。”我赶紧说,“正好今天周末,我跟您一起学做新辅食,您要是有不懂的地方,我还能给您搭把手。”
婆婆高兴得直点头:“那太好了!我早上已经去菜市场买了胡萝卜和菠菜,就在厨房放着呢,咱们现在就做?”
“行啊!”我拉着婆婆往厨房走,路过卧室的时候,还特意探头看了一眼——娃还在睡,小脸红扑扑的,应该还能睡一个多小时,正好够我们准备辅食。
到了厨房,婆婆把买的菜拿出来,我帮着洗干净。她拿着胡萝卜,有点犹豫地问我:“这个胡萝卜得煮多久才能烂啊?我怕煮太硬了娃嚼不动,煮太软了又没营养。”
“妈,您别担心,我教您。”我把胡萝卜切成小块,放进蒸锅,“咱们先把胡萝卜蒸15分钟,蒸到能用筷子轻松扎透就行,到时候再用勺子压成泥,拌在米糊里,娃肯定爱吃。”
婆婆凑到蒸锅旁边,认真地看着:“15分钟是吧?我记着了,等会儿我盯着时间。”
趁着蒸胡萝卜的功夫,我们又准备做菠菜蛋黄羹。我把菠菜焯水,切碎,婆婆则小心翼翼地磕开鸡蛋,只把蛋黄取出来——她之前听我说过,娃还小,暂时不能吃蛋清,怕过敏,这次记得特别清楚。
“妈,您这蛋黄取的真干净,一点蛋清都没沾到。”我看着碗里的蛋黄,忍不住夸她。
婆婆有点得意:“我特意用矿泉水瓶吸的,张阿姨教我的法子,说这样取蛋黄最干净。”说着,她还拿起矿泉水瓶给我演示了一遍,动作虽然有点生疏,但特别认真。
我们把切碎的菠菜和蛋黄放在一起,加了点温水搅匀,然后放进蒸锅。这时候胡萝卜也蒸好了,我拿出勺子,把胡萝卜压成泥,婆婆在旁边看着,还时不时帮我擦一下溅出来的胡萝卜泥。
“你看这胡萝卜泥多细腻,娃肯定爱吃。”婆婆用手指蘸了一点,尝了尝,“嗯,有点甜,不用放糖就挺好吃的。”
“对,娃还小,不能吃糖和盐,原味的最好。”我把胡萝卜泥装在小碗里,“等会儿娃醒了,咱们先喂他吃这个,要是爱吃,下午再给他做菠菜蛋黄羹。”
刚说完,卧室里就传来了娃的哭声。我赶紧擦了擦手,跑去卧室抱娃:“宝宝醒啦?妈妈和奶奶给你做了好吃的辅食哦。”
娃看见我,哭声一下子就停了,伸手抓着我的衣服,嘴里“啊啊”地叫着。我抱着他走出卧室,婆婆已经把米糊冲好了,正拿着小勺子等着:“快来快来,辅食还热着呢,让娃尝尝。”
我把娃放在宝宝椅上,婆婆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胡萝卜米糊,吹凉了才递到娃的嘴边。娃先是舔了舔,然后张嘴就吃了下去,还咂了咂小嘴,看样子挺喜欢的。
“你看,娃爱吃!”婆婆高兴得眼睛都亮了,又赶紧舀了一勺,“慢点吃,奶奶再给你喂。”
我坐在旁边,看着婆婆喂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以前总觉得婆婆固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现在才发现,只要是为了娃好,她愿意学任何东西,愿意改变自己的老习惯。
喂完辅食,我抱着娃在客厅玩,婆婆则收拾厨房。她一边洗碗,一边跟我说:“下午咱们再做那个菠菜蛋黄羹,我刚才记了做法,步骤都写下来了,肯定不会做错。”
“好啊,下午我跟您一起做。”我笑着说,“对了妈,下周我休年假,咱们一起带娃去动物园吧?让娃看看老虎、大象,肯定特别开心。”
婆婆手里的动作顿了顿,有点犹豫地说:“去动物园会不会太贵啊?而且人多,万一挤着娃怎么办?”
“妈,不贵的,我在网上看了,儿童票免费,咱们俩的票加起来才一百多块钱。”我赶紧解释,“咱们早点去,人不多,还能找个有树荫的地方休息,肯定不会挤着娃。再说了,让娃看看小动物,也能长见识。”
婆婆想了想,点点头:“行,听你的。只要娃开心,花点钱也值。”
下午,我们果然一起做了菠菜蛋黄羹。这次婆婆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从切菠菜到蒸蛋羹,每一步都做得特别认真,虽然中间不小心把水加多了一点,但最后做出来的蛋黄羹还是特别嫩滑。
娃吃的时候,一口接一口,还伸手想去抓勺子,婆婆笑着说:“咱们娃以后肯定是个小吃货,这么爱吃奶奶做的辅食。”
我看着他们祖孙俩的互动,心里满是感动。晚上老公下班回来,我跟他说了婆婆学做新辅食的事,还有去动物园的计划。
老公高兴地说:“我妈现在可真厉害,还会学做新辅食了。去动物园的事交给我,我来订门票,再准备点娃吃的喝的,保证让你们玩得开心。”
吃饭的时候,婆婆还跟老公说:“我今天做的菠菜蛋黄羹,娃吃了小半碗呢,比以前吃的还多。以后我要多学几种辅食做法,让娃每天都能吃不一样的。”
老公笑着说:“妈,您太厉害了,以后您就是咱们家的辅食专家。”
婆婆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嘴角的笑却藏不住。吃完饭,她主动跟我一起收拾碗筷,还跟我说:“明天我再去菜市场买点山药和小米,咱们给娃做山药小米粥,张阿姨说这个粥养胃,娃吃了好。”
“好啊,听您的。”我点点头,心里觉得特别幸福。
晚上哄娃睡着后,我坐在客厅里,看着婆婆和老公一起看电视,两人还时不时讨论剧情,有时候婆婆没看懂,老公还会耐心地给她解释。我走过去,坐在他们中间,拿起一个橘子,剥好后分给他们:“妈,老公,吃点橘子,败败火。”
婆婆接过橘子,吃了一瓣:“真甜。现在咱们一家人这样,真好,我以前还总担心咱们处不好,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妈,以前是我不懂事,总跟您较劲,您别往心里去。”我握着婆婆的手说。
老公笑着说:“现在咱们一家人这么和睦,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等下周去动物园,我多拍点照片,回来洗出来,贴在相册里,留个纪念。”
我和婆婆都点点头,客厅里的灯光暖暖的,照在我们身上,心里也暖暖的。我知道,以前的婆媳矛盾已经彻底翻篇了,现在的我们,更像是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为对方着想。
以后的日子里,我相信我们会一起经历更多美好的事,一起看着娃长大,一起把这个家经营得越来越好。这种平平淡淡的幸福,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比任何东西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