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顶替退休的老王头来接任守陵人工作的。镇上人都说这活儿邪性,没人愿意来,可小吴没得选——厂子倒闭后,他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新婚妻子秀兰抹着眼泪送他出门,嘴上说着“好歹是份公家饭”,眼神里却满是忧虑。
“记住喽,晚上听见啥动静都别搭理,特别是梆子声。”老王头交接时醉醺醺地嘱咐,“那是前清留下来的‘守陵魂’,你不惹它,它不惹你。”
小吴只当是老头的醉话。他是个退伍兵,受过唯物主义教育,不信这些神神鬼鬼。
直到第三天夜里,他亲耳听到了那声音。
那时刚过子时,北风呼啸中,忽然夹杂着一阵若有若无的梆子声——笃、笃、笃,从陵园深处传来,节奏缓慢而古怪,不像是活人打的更。小吴竖起耳朵细听,声音又消失了,只有风刮过松林的呜咽。
接下来的几晚,梆子声总会准时出现,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小吴开始觉得不对劲,这保护区方圆五里内根本没有人家,哪来的更夫?
他向文化局汇报,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说:“小吴啊,这事儿有记载。光绪二十六年的《北镇县志》提过王爷陵夜闻梆声,民国时期的档案里也有类似记录。你就按老王头说的办,听见装作没听见,干好本职工作就行。”
官方记录的背书反而让小吴心里发毛。原来这不只是传说。
腊月十五那晚,雪下得特别大,小吴巡逻到彰武王爷的墓冢前,忽然看见有个地方的积雪明显塌陷下去。他扒开积雪,心头一紧——一个直径约半米的盗洞赫然出现在眼前,周围散落着新鲜的泥土和碎砖。
这事得上报,可保护区的电话线被风雪刮断了,手机又没信号。小吴决定明天一早就下山汇报。
然而那天晚上的梆子声变了。
不再是遥远而规律的声响,而是变得急促、靠近,仿佛有什么东西正穿过一座座石牌坊和碑亭,直朝他住的小平房而来。小吴握紧手电,从窗户往外看,漫天飞雪中,一片漆黑。
笃、笃、笃。
声音已经到了门外。
小吴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他猛地抄起门后的铁锹,唰地拉开房门。
手电光划破黑暗,照见了一个他终生难忘的景象——
一个半透明的人影,穿着褪色的清朝号衣,腰间别着梆子,右手拿着打更的棍子。那身影在风雪中微微晃动,像是烛光下的倒影,面部模糊不清,却能感受到一种焦急的情绪。
“站住!”小吴壮着胆子大喝一声,声音却抖得厉害。
那透明人影果然停住了,慢慢转过身来。小吴吓得后退一步,手中的电筒光随之晃动,那人影也跟着明灭不定。
突然,人影抬起手臂,指向盗洞的方向,用沙哑、破碎的满语说了几个字。小吴在北镇长大,从小听老人们说过满语,勉强听懂了“破坏”和“守护”两个词。
然后,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那人影径直朝着石墙走去,悄无声息地穿了过去,消失在陵墓方向。
小吴两腿发软,扶着门框才没倒下。
那一夜他再没合眼。天亮后,他飞奔下山,向镇文化局和派出所报告了盗洞的事,却隐瞒了夜访清兵的经历——说了谁信呢?说不定还会被认为精神出了问题,丢了这饭碗。
文物保护站的人来看过,确认是盗墓贼所为,加固了盗洞,还承诺加强巡逻。但小吴知道,这偏远山区,等上面“加强巡逻”,陵墓早被盗空了。
接下来的几晚,梆子声每晚都会出现,而且越来越近。小吴开始注意到,那清兵魂影总是在陵区几个固定地点出现,特别是那些有石刻雕像和古老松柏的地方,仿佛在沿着一条看不见的路线巡逻。
一天深夜,当梆子声再次靠近时,小吴鼓起勇气,对着空气说:“我知道你在守护这里,我也是。”
说完这话,他自己都觉得荒谬。可奇怪的是,那晚的梆子声变得平和了许多,不再有之前的急促和焦虑。
小吴开始查阅文化局档案室里的古籍,了解到这座王爷陵的来历——葬的是康熙年间的镇国公彰武贝勒,生前戍边有功。陵墓曾有一支专门的守陵军,沿袭到清末。民国后守陵人散尽,但关于“守陵魂”的传说却流传下来。
“也许那不是鬼魂,只是一种执念。”小吴在电话里对秀兰说,“就像我答应要守护这里一样,他也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只不过跨越了几百年。”
秀兰在电话那头沉默良久,说:“当家的,你要小心。”
腊月二十八,又一场大雪过后,小吴在巡逻时发现了新的脚印——不是一个人的,至少有四五个,朝着陵墓核心区走去。他心头一紧,知道盗墓贼又来了。
他急忙跑回住处想打电话,却发现电话线被剪断了。手机屏幕显示无信号——信号屏蔽器,专业的盗墓团伙。
小吴知道自己面临选择:下山求助,来回至少要三小时,到时候盗墓贼可能已经得手;或者自己去阻止,但面对四五个亡命之徒,凶多吉少。
夜幕降临,风雪更大了。小吴穿上大衣,揣了一把斧头,推开门走进了风雪中。
就在他接近盗洞所在区域时,听到了说话声和铁锹撞击石头的声响。他躲在一块石碑后观察,只见四个黑影正围在盗洞旁,已经挖开了更大的口子。
“快点,趁这场大雪,没人会来。”一个粗哑的声音说。
小吴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冲出去制止,突然——
笃、笃、笃。
梆子声响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晰、响亮。
盗墓贼们也听到了,全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什么声音?”一个人紧张地问。
“别管,这鬼地方传说多着呢,都是唬人的。”领头的不耐烦地说。
但梆子声越来越近,伴随着脚步声——那是古老的靴子踩在雪地上的声音,吱嘎作响。
小吴睁大眼睛,看见那个透明的清兵身影从雾雪中走来,这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甚至能看清他号衣上的纹饰和腰间悬挂的木梆。那身影径直走向盗墓贼,举起手中的更棍。
“鬼啊!”一个盗墓贼惊叫起来,扔下工具就跑。
另外三人也看到了那个身影,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向山下逃去。
小吴从石碑后走出来,与那清兵魂影面对面站着。风雪在两人之间呼啸,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屏障。
这一次,小吴看清了他的脸——不是想象中的狰狞鬼脸,而是一张苍老、疲惫的面容,眼神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执着。
清兵魂影向小吴微微点头,然后用清晰的满语说:“守护...延续...”
小吴不懂这句满语的意思,但却明白了其中的情感。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会的。”
透明人影露出一丝微笑,然后慢慢消散在风雪中,只剩下那梆子声还在空中回响,渐渐远去,直至完全消失。
从此以后,王爷陵的夜晚再也没有出现过梆子声。
小吴继续守着这片陵园,一守就是十几年。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守陵人,培养了好几个徒弟,还整理出版了关于王爷陵和守陵文化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