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执事那一声干涩无比的“过”字,如同抽空了他全身力气。他脸色灰败,眼神复杂地看了林墨一眼,有震惊,有忌惮,更有一种被无力掌控的颓然。
他不再多言,甚至没有宣布另外两名考生的最终结果(一人勉强通过,一人失败),只是对旁边那名同样目瞪口呆的丹堂弟子挥了挥手,声音疲惫:“带…带他去录名,领取学徒物品。”
说完,竟直接转身,脚步有些踉跄地快步离开了大殿,仿佛一刻也不想再多待。
那名丹堂弟子回过神来,看向林墨的眼神充满了敬畏,连忙恭敬道:“林…林师兄,请随我来。”
另外那名通过考核的考生,此刻也顾不上自己的成绩,只是用看怪物般的眼神目送林墨离开。
林墨面色平静,跟着那名弟子办理了简单的入堂手续,登记名册,领取了两套丹堂学徒特有的淡青色服饰、一枚代表身份的学徒令牌、一本厚厚的《丹堂规条》以及…十点丹堂贡献点。
“林师兄,这是您本月的份例。”弟子恭敬地递过一个小布袋,里面是十块下品灵石和两瓶最基础的“回气丹”,“贡献点可用于兑换丹方、借用更好的地火室、或者请教导师问题。每月完成堂内任务也可获得贡献点。”
林墨收起东西,问道:“学徒平日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学习炼丹?”
弟子答道:“新入门的学徒,首要任务是熟悉药材和基础控火。堂内会分配一位指导导师,但导师通常很忙,大多时候需要自学。那边是藏书室,一层对所有学徒开放,里面有各种基础丹方和药材图谱。那边是地火室区域,凭令牌可以申请使用最低等的地火室。至于导师……”
弟子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原本孙执事偶尔会指点新人,但今日……恐怕……不过堂内还有几位长老偶尔会开坛讲课,师兄可多留意公告。另外,完成堂内发布的诸如处理药材、看守地火室等杂务,也能积累经验和贡献点。”
正说着,一名穿着正式丹师袍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对那弟子道:“新来的学徒林墨?古长老吩咐,带他去丙字七号地火室,以后那里就归他用了。这是长老给他的。”
中年人递过来两本厚厚的古籍。一本是《万灵草纲目》,另一本是《地火精要详解》。
那弟子闻言,脸上露出明显的同情之色,低声道:“古长老?丙字七号?这……”
林墨接过两本书,问道:“古长老是?”
中年人面无表情:“古长老便是分配给你的指导导师。他老人家性子…比较寡淡,不喜人打扰。让你去丙字七号,你便去。无事不要轻易去烦扰长老。能否学到东西,全看你自己的造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那弟子这才压低声音对林墨道:“林师兄,你…你恐怕被分到最难的导师了。古长老是堂里资历最老的长老之一,据说炼丹术极高,但性格极其孤僻古怪,几乎从不主动教导弟子,常年把自己关在炼丹房里。分配给他的学徒,基本都等于放养,能不能出头全靠自己摸索。而且那丙字七号地火室…是出了名的地火不稳定,火力忽强忽弱,很难控制,很多学徒都在那里炼废过丹药……”
林墨闻言,眼神微动,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告知。”
他并不在意导师是否热情。对他而言,有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以及能够接触到的资源,便已足够。地火不稳定?或许对别人是难题,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种锤炼。
根据指引,他很快找到了位于丹堂建筑群边缘区域的丙字七号地火室。推开沉重的石门,一股混杂着硫磺味和焦糊味的热浪扑面而来。
地火室不大,只有丈许见方,中央是一个黑沉沉的青铜丹炉,炉身刻着简单的聚火符文。丹炉下方连接着地火口,此刻正有暗红色的火苗微微跳跃,果然如那弟子所说,火势不太稳定,时而微弱,时而猛地窜高一下。
四周墙壁被熏得发黑,角落里堆着一些废弃的药渣和几块劣质灵石,显得颇为简陋。
林墨反手关上石门,启动了室内自带的简易隔音禁制。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地火燃烧的呼呼声。
他先仔细检查了一遍地火室和丹炉,确认没有异常。然后走到角落,盘膝坐下,并没有立刻开始炼丹,而是先拿起了那本古长老给的《万灵草纲目》。
书很厚,纸张泛黄,散发着古旧的气息。里面的字迹是手抄的,有些地方还有细密的批注,显然历经多人之手。记载的药材种类远超《百草初解》,不仅有一二品的常见灵草,更有许多三四品甚至更冷门、更偏门的药材,描述极为详尽,包括生长环境、采摘时节、药性变化、相生相克、甚至一些失传的古法处理手法。
这绝非市面上流通的大路货,而是真正有价值的传承典籍!
林墨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那位古长老,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完全不管不顾。
他沉下心神,一页页仔细翻阅起来。拥有过目不忘之能,加上噬星灵眸带来的超强感知和理解力,他阅读和理解的速度快得惊人。海量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被迅速吸收、归纳、融会贯通。
他对药材的认知,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深化和拓展。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合上《万灵草纲目》,长出一口气。仅仅是通读一遍,他就感觉自己在药材辨识上的底蕴深厚了数倍不止。
接着,他又拿起那本《地火精要详解》。
这本书更是专门针对控火技巧,详细阐述了不同地火的性质、如何引动、如何安抚、如何精细操控其强弱变化、甚至如何利用地火不稳定来完成某些特殊丹药的淬炼步骤!里面记载的控火法诀和技巧,远比张大师教的《基础控火诀》要精深玄妙得多!
林墨如获至宝,立刻按照书中记载的法诀,开始尝试操控丙字七号室这极不稳定的地火。
起初,那地火极难驯服。忽大忽小的火势常常打断他的节奏,甚至差点导致灵力反噬。
但他不急不躁,完全沉浸在《地火精要详解》的奥妙之中。神识高度集中,仔细感知着地火每一丝细微的能量波动,双手十指变幻,打出一道道控火法诀。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在这种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他对地火的理解和操控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那原本桀骜不驯的地火,渐渐开始在他的法诀下变得“温顺”起来,虽然依旧起伏,但已经能够大致控制在所需的范围内。
他甚至开始尝试利用地火突然窜高的瞬间,来完成某些需要瞬时高温的步骤,或者利用其衰弱的间隙进行蕴养。
这种挑战,反而让他对控火的理解更加深刻。
时间在专注的修炼中飞速流逝。
当他终于能比较稳定地操控丙字七号的地火时,已是深夜。
他并未休息,而是取出自己准备的聚气丹材料,准备开始实践。
生火,预热丹炉,处理药材……一切步骤,他都力求完美,将刚刚学到的药材知识和控火技巧运用其中。
地火依旧会偶尔波动,但他的应对已然从容了许多。神识如同最精密的网,笼罩着整个丹炉,时刻调整着火力。
凝丹之时,地火又一次不受控制地猛地窜高!
若是之前,这一下足以导致凝丹失败甚至炸炉。但此刻,林墨眼神一凝,双手法诀瞬间变幻,不是强行压制,而是引导着那股狂暴的火力,猛地冲击向即将成型的丹液!
噗!
丹炉轻震,炉盖开启。
七枚聚气丹静静躺在炉底。虽然因为最后那一下冲击,导致其中三枚色泽稍显暗淡,只有下品品质,但另外四枚,竟然圆润光泽,丹气内蕴,达到了中品顶峰,接近上品的层次!
而且成丹率依旧是十成!
利用地火的不稳定,竟意外地提升了部分丹药的品质!
林墨看着那四枚近乎上品的聚气丹,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丙字七号地火室,对他而言,或许真是一处宝地。
他收起丹药,清理丹炉,没有丝毫疲惫,反而精神奕奕。
他没有继续炼丹,而是再次拿起《万灵草纲目》和《地火精要详解》,结合刚才的实践,重新研读起来。
这一次,有了亲身体验,书中许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地方,顿时豁然开朗。
不知不觉,窗外天光渐亮。
林墨放下书卷,眼中精光内敛。
成为丹堂学徒的第一天,他几乎没有任何人际交往,也没有得到导师的任何指点,但他收获的知识和经验,却远超常人想象。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丹道浩瀚,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这里,将是他腾飞的起点。
他推开石门,迎着初升的朝阳,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药香的清新空气。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