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大智,陆明桂就冷了脸:“他要是有什么想法,就叫他来跟我说。”
“你放心,家里的田本来就有你的一份。”
“再说了,宋大智不种地也不会饿死,当初你爹还在世的时候,他跟着你爹学过打猎,也勉强算是一把好手。”
“要不是他太懒,如今大房一家的日子还要好过!”
“哼,他还敢有什么想法?”
陆明桂越想越气:“我还没有找他算账,当初我让他给你找个和善人家做学徒,他倒好,找了个这样的人家!”
“也不知道是瞎了眼还是猪油蒙了心!”
陆明桂如今是愈发不喜宋大智一家子了。
钱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她这个乡下婆子不知道,宋大智也不知道找人打听打听?
她不过是在钱家门口闹了一闹,就听见不少人说钱家的不是。
这说明钱家的人品坏得很,而且是众所周知的坏!
只需要稍稍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但宋大智还是把自己的亲弟弟送了进去!
这不就是欺负小冬是个老实孩子吗?
她又安慰道:“如今你被磋磨了这么久,娘看你瘦的很,索性先在家种地吧。”
“顺便将养着身子,至于将来的事,走一步算一步,船到桥头自然直。”
宋小冬还还是皱着眉头,他觉得未来一片茫然。
陆明桂打趣他:“好了,小小年纪怎么像个老头子?”
“回家了还不高兴点?”
这下宋小冬眼里总算有了点笑模样,身杆子都直了一些,倒是有些少年朝气的样子。
陆明桂看着他干裂的嘴唇,想着这都快中午了,儿子还水米未进,自己也有些饿了。
“走,先去吃点东西。”
“这会子回去还要烧饭,到家都要傍晚了,人都饿的不行了。”
还是那句话,经历过荒年的陆明桂现在是一点也饿不得,该吃就要吃。
她便拉着宋小冬进了面馆。
宋小冬没想到从前节俭的娘竟然带着自己下馆子。
他忙道:“娘,我,我不饿。”
陆明桂一瞪眼睛:“不饿?你当我没看见你早上端的那碗东西?”
“还是当我不知道你没吃早饭?”
说罢不等宋小冬说话,就花了六文钱买了两碗素汤面。
素汤面里面是没有肉的,但是煮面用的是肉汤,撒了葱花和青菜。
碧绿的葱花浮在雪白的面条之上,香气飘散,让人食欲大动。
娘俩你一碗我一碗吃了起来,最后连汤都喝了个干干净净。
陆明桂这才觉得肚里不空心里不虚,整个人好似重新活了过来。
再一看宋小冬也是一脸满足。
吃完了面,母子俩没有坐牛车,沿着官道慢慢朝永丰村回去。
这一路说说话,时间倒是过得很快,等回了村里,已经是过了晌午。
不少人看见小冬大白天回来都有些稀奇。
“这是咋了,大白天就回来了?那钱木匠舍得放你回家休沐啊?”
赵嫂子也问陆明桂:“还以为你是去接那两口子的,怎么把小冬带回来了?”
小冬长的清秀,人勤快又懂事,村里人都挺喜欢他,赵嫂子也不例外。
陆明桂就将钱木匠的事情说了,不少人都围过来,听得义愤填膺。
几个年轻后手听她说把钱木匠的家具推倒了,都叫了一声“解气。”
还有人说道:“就是钱木匠报官也没用,衙门在县城里,那些官老爷才不管这样的事。”
“要是真敢来村里闹事,我们大伙都不是吃素的!”
陆明桂谢过他们,这才带着宋小冬回家。
沈菊叶听了小叔子的遭遇也是一阵唏嘘。
怪道婆婆一早就出了门,定然是昨晚看出了小叔子的不对劲。
到底是母子连心。
好在是把小叔带回来了,否则就像婆婆说的,钱家人不是个东西,把活人当牲口一般作践,早晚要被作践死了。
而宋小冬早已经疲惫至极,昨晚他来回赶了三十几里路。
回去后,钱大虎和钱二虎又缠着他,让他给刻一把木剑。
这一晚上就没有睡好,一早就被两个孩子骑马玩打仗的游戏,眼下的青黑愈发明显了。
陆明桂就让他先去休息。
或许是家里的环境让他安心不少,宋小冬很快就睡了过去。
满满则是坐在院子里看家。
陆明桂了了一桩心事,回了房间,栓了门,就想着再去那个菜市场看一看。
昨天下午,她将挖的野菜都放进了白房子,今天进去一看,不论是马齿苋还是娇嫩的马兰头都还新鲜着呢。
这进一步验证了陆明桂的猜测,这个白房子可以保存东西,新鲜的野菜一点都不会打蔫。
那岂不是冬天也有新鲜的野菜吃?就不用再去晒菜干了!
这倒是又方便了一些。
不过具体能存放多少天,还得再看看。
说起来,其实不止是蔬菜,她在里面待着都觉得神清气爽。
就是现在白房子里空荡荡的,野菜只能摆在地上,应该再拿几个竹篓或者大的竹筐放进来,这样就能把野菜放好。
不过这也是后面的事。
陆明桂想着,现在还是先看看能不能去菜市场吧。
“也不知道这菜市场是咋回事,有时候能进去,有时候却又进不去。”
她自言自语,一手挎着装满野菜的篮子,一手推门。
瞬间,喧闹声在耳边响起,鼻尖更是传来各种蔬菜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她心中一喜,睁开眼睛,果然进来了!
陆明桂看着眼前来往的人,依旧穿的五颜六色,打扮的花枝招展,还有那短的能看见头皮的头发。
但这回她不怕了。
不过也没有贸然往前走,而是回想自己刚才的动作,好像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上次为什么进不来?
再联想两次进来的情景,相同的地方就是自己挎着竹篮,竹篮里装满了野菜。
难道是要带着野菜才能进来?空着手就进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