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风暴眼与定海针
《纽约时报》那篇题为《血钴与沉默的巨头:刚果(金)矿场背后的阴影》的调查报道,如同在华盛顿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报道以详实的证据、触目惊心的图片和内部文件,揭露了那家美国矿业巨头在刚果(金)的项目中系统性使用童工、严重破坏当地环境,并向当地官员行贿以换取保护的丑闻。报道虽然没有直接提及cFIUS对dSm的审查,但其发布时间和针对性,让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关联。
舆论瞬间哗然。环保组织、人权机构、甚至部分国会议员纷纷发声谴责,要求展开调查。那家矿业巨头的股价应声暴跌,公司声誉遭受重创,不得不紧急启动危机公关,并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其背后的政治代言人也一时间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再也无力推动针对dSm的审查。
cFIUS对NdtK(诺德科技)的审查,虽然程序上仍在进行,但失去了最有力的幕后推手,其力度和势头明显减弱,逐渐陷入了官僚程序的泥沼。dSm聘请的顶级律所趁机发力,不断提出动议,要求cFIUS澄清指控依据,或尽快做出明确结论,将对手拖入了漫长的法律拉锯战。
风暴的中心,dSm,反而因此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甚至因祸得福——那篇报道无意中凸显了dSm在非洲遵循更高标准和进行社区投入的“负责任投资者”形象,为其在舆论和某些特定圈层中赢得了一些同情分。
林凡在君悦府的书房里,看着“暗影”团队发来的局势评估报告,脸上没有任何得意的神色。他深知,这只是暂时逼退了明处的攻击,暗处的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cFIUS的审查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要程序未终结,就始终是隐患。
“不能被动等待。”林凡自语。他需要更强大的“定海神针”,来彻底稳固dSm的根基。
他将目光投向了dSm一直以来相对薄弱,却至关重要的环节——顶尖学术声誉与基础科研的深度绑定。
他启动了dSm一项名为“智慧基石”的长期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以dSm旗下多家离岸基金的名义,向全球(包括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mIt、斯坦福、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及国内的清北、华五等,捐赠巨额资金,设立不以dSm命名的、开放性的“前沿科技研究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这些捐赠不寻求直接控制或技术回报,唯一的条件是研究方向和获奖者的选择,由一个国际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独立委员会决定,dSm仅保留观察员席位。此举旨在构建一个与全球顶尖学术圈的利益共同体和声誉纽带。当dSm与学术界最聪明的大脑们通过巨额资助和荣誉奖项紧密相连时,任何试图以“技术安全”为由对其进行的政治打压,都将面临来自学术界的巨大反弹和质疑。
与此同时,林凡也加紧了dSm与国内顶尖科研力量的融合。他促成了“诺德科技”与国内多家顶尖实验室在量子计算、新材料等更前沿领域的“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并将部分非核心但颇具潜力的前期研究项目,完全放在国内进行。
这一系列操作,如同为dSm这艘巨舰加装了一层坚固的学术“装甲”和深植于东西方的“锚链”。
就在林凡忙于构建“定海神针”时,国内的风波也悄然平息。“繁星计划”在十个城市的推广未受到海外风波的明显影响,反而因为林凡在应对cFIUS审查过程中,间接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深不可测的背景,让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地方政府更加坚定了合作的决心。
风暴眼的短暂平静,也让林凡情感网络中的涟漪逐渐平复。
王漫妮 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从海外渠道商恢复热情的态度和林凡重新变得规律的联络中,感觉到危机已经过去。她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林曼时尚”与AI公司合作的“智能穿搭系统”上线筹备中,试图用更好的业绩来回应林凡的信任。
顾佳 在得知危机化解后,心中松了一口大气。她没有多问,只是在一个周末,带着自己茶园最新炒制的、带着山野气息的明前茶,亲自送到了君悦府。她没有久留,放下茶叶,看着林凡略显疲惫但依旧沉静的面容,轻声说了一句:“一切都好就行。”便转身离开。这份无声的关怀和理解,比任何言语都让林凡感到熨帖。
安迪 则通过专业渠道,大致还原了林凡应对cFIUS的全过程,包括那篇《纽约时报》报道的精妙时机。她对林凡这种“围魏救赵”、精准打击对手弱点的策略钦佩不已。在一次关于“科技向善”产业联盟下一步发展的视频会议上,她看向林凡的目光中,除了专业的认可,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那是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默契。
樊胜美 依旧在基金会兢兢业业地工作,她对海外风波知之甚少,但她能感觉到那段时间林凡的忙碌和周围气氛的凝重。危机解除后,她比以往更加细心周到地处理着基金会的琐事,默默地为林凡打理着这个“后方基地”。
钟晓芹 的生活稳步向前。升职后,她接触到了更多管理工作,虽然忙碌,却充满了成就感。她与丈夫陈屿的关系,因她自身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似乎也找到了一种新的、更平等的平衡点。她偶尔还是会想起林凡,但那更像是对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遥不可及的贵人的感激和祝福。
林凡感受着这些细微的变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他知道,这些情感纽带是他力量的一部分,但绝不能成为软肋。他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站在更高的维度,掌控全局。
cFIUS的风波暂时平息,“智慧基石”计划稳步推进,国内布局日益稳固。林凡站在自己世界的中心,如同风暴眼中的那根“定海神针”,任凭外界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
但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dSm需要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无可争议的突破,来彻底奠定其全球科技巨头的地位,也让那些潜在的敌人,彻底认清现实。
“是时候,让‘创世纪’亮相了。”林凡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足以点燃未来的光芒。
“创世纪”,dSm旗下最神秘、投入也最巨大的前瞻性实验室,其目标直指——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化应用。一个足以改变人类能源格局,重塑世界权力秩序的终极梦想。
下一步,他将亲手拉开新时代的帷幕。
(第四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