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把画社后院的老槐树染成浅金色,高瑞泽的车就停在了张若曦楼下。他手里拎着早餐袋,怀里抱着营养土和小铲子 —— 昨晚从公司绿植房精挑细选的,比准备公司项目物料还上心。
“琳琳!再赖床,同心籽要被小朋友抢着种啦!” 他冲三楼喊,声音裹着风飘上去,惊得窗台上的紫色向日葵晃了晃花瓣。
窗户 “哗啦” 推开,琳琳扎着双马尾探出头,手里举着个小铲子:“高叔叔骗人!我早醒了!在磨铲子,比画社的园艺工具还锋利!”
张若曦跟着探出头,穿着淡粉色连衣裙,脖子上的银吊坠闪着光。她笑着往下摆手:“别催了,马上就好,你的无糖豆浆温着呢,比公司的保温箱还管用。”
高瑞泽眼睛亮了 —— 他随口提的控糖,她总记在心上。他晃了晃营养土:“快下来!今天种同心籽,比画社的种植节还重要,可不能迟到!”
没两分钟,两人跑下来。琳琳一把抢过早餐袋,掏出草莓肉松包咬了一大口:“高叔叔,咱们要把同心籽种在老槐树下对不对?我要亲手挖坑,比画社的小园丁还厉害!”
“必须的,” 高瑞泽笑着揉她的头,顺手把豆浆递张若曦,“你帮着拿营养土,我怕我手滑摔了,比拿公司百亿合同还紧张。”
车子往画社开,路边的向日葵迎着阳光点头。琳琳趴在副驾,用小铲子在纸上画种植图:“高叔叔,我画了咱们种籽的位置,离槐树一米远,比画社的种植规划还精准!”
“画得真好,” 高瑞泽从后视镜比了个大拇指,“比公司设计部画的效果图还细致,等下就按你说的种,比任何方案都靠谱。”
张若曦轻轻拍了拍琳琳的手:“别在车上玩铲子,小心划到手,到了画社,咱们一起选位置,比画社的选址还认真。”
到了画社,陈苏玲和林爷爷已经在后门等了。陈苏玲穿着米色外套,手里拎着个布包:“我早来了,把老槐树下的土松了,还带了洒水壶,比画社的种植工具还齐全。”
“陈阿姨!林爷爷!” 琳琳跑过去,转了个圈,“你们看我的新铲子!等下种籽,我要当小组长,比画社的领队还威风!”
林爷爷笑着点头,指了指树下的空地:“按纳伟说的,选了阳光最足的地方,比画社的育苗区还适合生长,同心籽肯定能长好。”
高瑞泽拎着营养土走过去,瞬间切换 “工作模式”—— 他先掏出卷尺量距离,又蹲下来摸土壤湿度,比在公司做项目勘探还认真:“距离槐树一米二,湿度刚好,比画社的种植标准还完美,就这了!”
张若曦蹲在旁边,帮着铺营养土:“慢着点,把营养土和原土拌均匀,比画社的拌土比例还讲究,这样根能扎稳。”
琳琳拿着小铲子,跃跃欲试:“高叔叔,我来挖坑!保证挖得又圆又深,比画社的标准坑还规范!”
正准备动手,公益课堂的孩子们排着队来了。为首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个小水壶:“高叔叔,张老师,我们带了水壶来,比画社的洒水壶还好看,帮同心籽浇水!”
“谢谢你们!” 高瑞泽笑着说,“咱们分分工,琳琳挖坑,小朋友浇水,我和张老师放籽,比公司的项目分工还明确!”
琳琳立刻拿起铲子挖坑,动作认真,比画社的手工课还专注。高瑞泽蹲在旁边指导:“再挖深一点,比籽的长度深两倍,这样籽能埋稳,比画社的种植课还细致。”
张若曦小心翼翼地从密封袋里拿出同心籽,阳光照在籽上,泛着淡粉色的光:“这籽真特别,比画社的任何种子都好看,纳伟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培育。”
林爷爷凑过来看:“纳伟当年就喜欢研究向日葵品种,这同心籽,比他之前培育的任何品种都珍贵,双生花开时,肯定特别好看。”
正种着,高瑞泽的手机响了,是公司打来的:“高总,画社扩建的施工队到了,您要不要过来确认一下施工范围?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小时。”
他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告诉施工队,先在画社外围等着,别靠近后院,孩子们在种籽,比公司的施工安全标准还重要,等我们结束了再进场。”
“明白,高总!马上安排!” 公司的人挂了电话。
张若曦看着他,笑着说:“工作再忙也别着急,这边有我和琳琳盯着,比你自己来还放心,施工队那边晚一小时没事。”
“很快就好,” 高瑞泽收起手机,又变回温和的样子,“扩建是为了孩子们,可不能打扰他们种籽,比公司的项目进度还重要的是心意。”
同心籽刚埋好,高瑞泽的爸妈就来了。高母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文具:“给孩子们带了点铅笔和本子,比公司的福利还实用,孩子们学习能用得上。”
“爷爷奶奶!” 琳琳跑过去,拉着高母的手,“您看我们种的同心籽!等它长双生花,我第一个告诉您!”
高母笑着蹲下来,摸了摸土壤:“真好,比我种的花还用心,等花开了,奶奶给你们做桂花糕庆祝,比画社的点心还甜。”
高父走到老槐树下,看着刚种好的同心籽:“这位置选得好,阳光足,土壤肥,比公司的绿植区还适合生长,纳伟这孩子,真会选地方。”
孩子们围过来,给高父高母递画:“爷爷奶奶,这是我们画的紫色向日葵,比画社的任何画都好看,送给你们!”
高母接过画,眼里满是笑意:“真好看,比公司的宣传画还生动,爷爷奶奶要好好收着,挂在家里客厅。”
中午,大家一起在画社吃午饭。陈苏玲做了炸酱面,比画社的工作餐还香。高瑞泽给张若曦夹了块黄瓜:“多吃点,种籽费力气,比在公司开半天会还累,别亏着自己。”
张若曦给高瑞泽递了勺炸酱:“你也多吃点,又要指导孩子又要处理工作,比画社的负责人还操心,得补补体力。”
高母看着两人互动,对高父小声说:“这俩孩子真有默契,比画社的老搭档还合拍,瑞泽能遇到若曦,是他的福气。”
高父点头:“是啊,若曦细心,琳琳懂事,比什么都重要,画社有他们打理,我们也放心,比公司的任何项目都让人安心。”
下午,种籽结束后,孩子们围着同心籽做了个小标记 —— 用石头摆了个向日葵形状,比画社的装饰还可爱。高瑞泽给孩子们发了小贴纸:“等双生花开了,咱们再来这里拍照,比画社的合影还有意义。”
施工队进场时,孩子们已经离开了。高瑞泽带着施工队确认范围:“后院不能动,这是孩子们种同心籽的地方,比公司的施工红线还不能碰,扩建主要在画社东侧,按设计图来。”
施工队负责人连连点头:“高总放心,比公司的施工标准还严格执行,绝对不影响后院。”
张若曦站在旁边,看着施工队开始准备,眼里满是期待:“扩建后,画社能容纳更多孩子,比现在还热闹,纳伟的心愿,慢慢都实现了。”
高瑞泽握紧她的手:“是啊,有你,有爸妈,有陈阿姨和林爷爷,还有孩子们,咱们一起把画社办好,比公司的任何成就都有意义。”
琳琳趴在旁边的长椅上,画着同心籽长大后的样子:“高叔叔,张老师,你们看我画的双生花!一朵紫一朵粉,比画社的任何花还好看!”
“画得真好,” 高瑞泽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等真开了花,咱们就按你画的样子做个牌子,比画社的指示牌还特别。”
傍晚,施工队收工了。画社东侧的扩建区域已经围好了围栏,比公司的施工围挡还整齐。高瑞泽拎着工具,对众人说:“今天辛苦大家了,同心籽种好了,扩建也开工了,比公司的项目启动还顺利,以后咱们继续加油!”
“好!” 陈苏玲点头,“我明天一早来给同心籽浇水,比画社的护花使者还用心,保证它长得壮。”
林爷爷也说:“我明天教孩子们画同心籽的生长过程,比画社的观察课还详细,让孩子们记录它的成长。”
几人收拾好东西,往新家赶。路上,琳琳靠在张若曦怀里,小声说:“张老师,等同心籽发芽,咱们能不能天天来看它?比画社的值日生还勤快!”
“好,” 张若曦帮她理了理头发,“咱们每天来浇水,记录它的身高,比画社的生长日记还认真,看着它长大。”
高瑞泽握着方向盘,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踏实。他侧过头对张若曦说:“等同心籽发芽,咱们就带着琳琳去周边的花田旅行,比公司的团建还放松,就咱们一家三口,好好享受时光。”
张若曦脸颊微红,轻轻点头:“好,都听你的,只要和你、琳琳在一起,去哪里都幸福,比任何豪华旅行都好。”
车子开进小区,刚停稳,高瑞泽突然想起什么,拍了下额头:“坏了!我忘了把同心籽的生长记录册拿出来,比公司的项目档案没归档还乌龙!”
他赶紧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这是昨晚准备的生长记录册,翻开第一页,突然发现里面夹着张小小的纸条,是纳伟的字迹:“同心籽发芽后,每天傍晚浇一次水,别浇太多。双生花开时,画社阁楼的旧木箱里,有我画的你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那是‘家庭印记’,愿你们永远团圆 —— 纳伟留。”
“是爸爸的全家福!” 琳琳眼睛亮了,拉着高瑞泽的手,“等双生花开,咱们就去阁楼拿,比画社的任何宝藏还让人期待!”
高瑞泽握紧纸条,心里满是感动:“好!等花开了,咱们全家一起去拿,比公司的重要文件交接还仪式感,把全家福挂在新家客厅,比任何装饰都珍贵。”
张若曦靠在他肩上,小声说:“纳伟总是这么细心,连全家福都准备好了,比任何祝福都温暖,有他的陪伴,咱们的家会越来越圆满。”
车子往画社开,准备去确认阁楼的旧木箱。路上的路灯亮起来,像一串星星。到了画社阁楼,旧木箱还在原来的位置,上面落了层薄灰,比画社的任何旧物都安静。
高瑞泽轻轻擦了擦木箱,心里满是期待:“等双生花开,咱们就打开它,比拆公司的年度礼盒还激动,看看纳伟画的全家福。”
陈苏玲笑着说:“纳伟真是用心,连全家福都提前画好,比自己家人的照片还上心,他在天上肯定很开心看到咱们这样幸福。”
林爷爷也说:“这全家福,肯定比画社的任何画作都珍贵,挂在家里,就像纳伟一直在身边陪着你们,比任何守护都温暖。”
几人往新家赶,车厢里弥漫着淡淡的泥土香,比任何香水都让人安心。高瑞泽握着张若曦的手,心里满是期待:“等同心籽发芽、开花,拿到全家福,咱们的家就真的圆满了,比任何承诺都长久。”
张若曦点头,眼里满是笑意:“是啊,有你,有琳琳,有纳伟的祝福,咱们的日子会像双生花一样,永远相伴,比画社的任何花还坚韧。”
车子开进小区,停在楼下。高瑞泽突然想起什么,拍了下额头:“坏了!我忘了给生长记录册贴标签,比公司的样品没标记还乌龙!”
张若曦笑着拍他:“别急,明天我和你一起贴,比画社的标签还好看,保证记录册整整齐齐,你呀,一遇到开心的事就犯迷糊。”
高瑞泽挠了挠头,笑得有点憨:“还不是太期待同心籽发芽和全家福了,比中了公司的特等奖还激动,脑子都不够用了。”
琳琳在后排哈哈大笑:“高叔叔被幸福冲昏头啦!比画社的学员犯迷糊还可爱!”
三人说说笑笑地上了楼,新房的灯光暖融融的。张若曦把生长记录册和纸条放在床头的盒子里,和纳伟的其他信物放在一起,比公司的保险柜还安全。
而此时的画社阁楼,月光洒在旧木箱上,仿佛纳伟的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晚风拂过画社的落地窗,带着轻轻的叹息,像是在说:“等着吧,双生花开时,最珍贵的祝福会如约而至。”
而他们不知道,旧木箱里除了全家福,还有纳伟手写的 “画社未来规划”,上面写着:“愿画社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让向日葵的温暖,照亮更多童年 —— 纳伟留。”
这个秘密,将在双生花开时,为他们的都市日常,带来新的温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