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陌在208研究所与唐文烈团队埋头钻研枪械技术的这两天,外界,一场因他那封密信而引发的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却又高效迅速地展开。
陈志远领导的领导的领导——那位被称为“老李”的中年人,在收到密信并初步核实了部分极易验证的细节(如俞近期频繁且不合规的境外联络记录)后,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带着所有材料,亲自前往一部委,向分管相关工作的部长进行了面对面汇报。
部长听完汇报,看完密信副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锐利如鹰。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在红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着,整个办公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消息来源绝对可靠?”部长沉声问道,目光落在老李身上。
老李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笃定:“部长,送信人是‘那位’亲自安排的联络人,信由他亲手密封转交,并指定了呈送级别。
根据我们之前对‘那位’的所有评估和他在深圳、上海、山西等地的言行来看,他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动机在这件事上提供虚假信息。
更重要的是,我们快速核对了信中提及的俞某近期的一些异常行为,基本吻合。”
部长缓缓点头,他当然知道“那位”指的是谁,近期内部传阅的几份关于经济发展和廉政建设的建议文件,其源头都指向这位神秘的海外游子。
他沉吟道:“事关重大,尤其是涉及到他指出的那位‘王牌’的安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动作要快,要绝对保密!”
“是,部长!”老李立刻领命。
“立刻成立特别调查组,你亲自牵头。”
部长下达指令,“调动最可靠的人员,对俞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秘密监控和调查。
记住,在确凿证据拿到手之前,绝不能打草惊蛇!
一旦证据确凿,立即实施秘密抓捕!”
“明白!”老李站起身,敬了一个礼,转身快步离去,背影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特别调查组迅速成立,汇聚了部里最精干的侦查和审讯专家。
调查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展开,效率极高。
利用周陌信中提供的方向性线索,调查组重点排查了俞近期经手的所有涉密文件流向、其个人及直系亲属的财务状况、以及其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扩建项目期间接触的所有外方人员记录。
仅仅一天时间,更多的疑点和证据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俞的账户在近一年内有多笔无法说明来源的境外小额汇款,其妻弟名下突然多出了一套位于城郊的价值不菲的房产。
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和交叉比对,确认了俞曾多次使用非保密线路与一个已被监控的境外情报中转站进行联系,虽然内容经过加密,但其行为本身已严重违规。
同时,对其社会关系的排查也印证了其家庭关系紧张,与母亲早已断绝来往,性格上存在易被利用的脆弱点。
所有情报迅速汇总,再次呈报到部长案头。部长看完后,面无表情,只说了两个字:“抓人!”
次日凌晨,天色未明。
俞像往常一样,早起准备出门上班。
他刚打开家门,几名身着便装,但眼神凌厉、动作干练的男子就出现在他面前。
为首一人亮出证件,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俞仕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俞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公文包“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他看着眼前这几张陌生的面孔,以及他们眼神中那种洞悉一切的光芒,嘴唇哆嗦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颓然地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反抗,默默地跟着上了停在楼下的黑色轿车。
他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从他第一次踏出那一步起,就预感到会有今天。
审讯室内,灯光不算明亮。
面对铁一般的证据链和审讯专家层层递进、直击要害的讯问,俞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
他深知自己罪责难逃,求生的欲望在确凿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他瘫坐在椅子上,双目无神,开始断断续续地交代:
“是……是台湾方面的人……一个叫‘薇薇安’的女人,在贵宾楼项目时认识的……她很漂亮,很懂得迎合……”他描述了如何陷入对方精心设计的美人计,被拍下不雅照片和录像。
“他们用那些东西威胁我……后来,又许诺给我绿卡,给我一大笔钱,说可以让我在国外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他承认了自己在威胁和利诱的双重作用下,心理防线被逐步瓦解,最终沦为了对方的情报工具。
他将自己如何被胁迫,如何被利诱,以及具体泄露了哪些情报、通过何种方式传递、接头人是谁等信息,一五一十地做了详细供述。
整个过程,他没有狡辩,没有推诿,显得异常配合。
交代完所有问题后,他抬起头,眼中只剩下绝望的灰败,声音沙哑地请求:“我知道我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活不了了……只求组织上……能给个痛快,让我好好上路……”
根据俞的详细口供,特别调查组连夜行动,开始秘密布控,准备顺藤摸瓜,抓捕其供出的其他潜伏谍报人员以及国内被其策反或利用的个别人员,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而在周陌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名字这两天也在更高的层面被多次提及。
一位秘书轻声向自己的领导汇报:“首长,您之前关注的那位提出‘经济开发区管理优化建议’的周陌同志,目前正在208研究所,与轻武器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领导放下手中的文件,感兴趣地问:“哦?
就是那个在山西还提了‘防范贪腐要扎紧制度笼子’建议的年轻人?
去了研究所?”
“是的,首长。
看来这位周陌同志,不仅在宏观经济上有见解,在具体技术上也有涉猎。”
“嗯,持续关注,等他忙完了,看看有没有机会请他过来聊一聊。”
另一位领导在听取关于俞案初步进展的汇报时,也特意问了一句:“这个突破口,听说是因为一封来自海外的预警信?”
负责汇报的同志谨慎地回答:“是的,首长。
来源非常可靠,为我们清除了一大隐患。”
领导颔首,没有深究信的具体来源,只是感慨道:“看来,游子心中始终装着家国啊。
要保护好这种积极性。”
甚至,3号首长在听到秘书提及周陌正在208所时,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对秘书说道:“是那个弄回了不少好东西的年轻人吧?
我记得82年的时候,我还让华润的小马给他带过话,‘外面要是累了,随时回家。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游子。’
看来,他一直记着这句话,也在用他的方式继续做着贡献。很好!”
秘书恭敬地记录着首长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