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五点,城市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黑暗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尚未完全被晨光撕开。周陌已身着单薄的运动装,在公寓天台开始了他每日的晨练。天台的沙袋被他的拳头砸出沉闷的撞击声,一下又一下。汗水顺着他紧绷的背肌滑落,如小溪般蜿蜒而下,很快,天台的水泥地面就洇湿了一片。
“998...999...1000!”随着最后一记充满力量的回旋踢,沙袋被踢得几乎横飞起来,在空中剧烈摇晃,发出“呜呜”的声响。周陌喘着粗气停下,胸膛剧烈起伏,他拿起挂在栏杆上的毛巾,用力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此时,晨光微熹,天边泛起了一抹鱼肚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丝光亮。
周陌站在晨光中,翻开独眼叔公交给他的竹简账本。账本的外表是古旧的竹片,散发着淡淡的历史气息。然而,内里却是由微缩胶片制成的现代账簿,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恰似洪门在时代浪潮中的独特生存之道。
洪门东岸资产清单(1981年9月):
- 合法产业:23家中餐馆,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飘出的美食香气吸引着无数食客,成为洪门在阳光下的招牌;4家货运公司,承载着货物的运输,在商业的道路上穿梭往来;2家会计师事务所,为洪门的财务运作提供专业支持,看似普通的商业机构,实则是洪门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灰色地带:地下钱庄3处,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金融枢纽,操控着资金的暗流涌动;赌场6家,在紧闭的大门后,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财富博弈;走私渠道2条,像隐秘的血管,为洪门输送着非法的利益。
- 特殊资产:参议员1人,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每一个举动,或许都有着洪门的影子;法官3名,他们的判决可能影响着洪门相关案件的走向;NYpd分局副局长1人,这一职位为洪门在执法系统中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账本最后几页用暗语记录了近期大宗交易,其中一条引起周陌的高度注意:
瓷器x12,经布鲁克林中转,买家V
——在洪门的暗语体系中,“瓷器”通常指偷渡客,而“V”很可能是苏联(V代表俄语中的Vostok)。周陌缓缓合上账本,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洪门协助人员偷渡并非罕见之事,但能让叔公亲自记录的,绝不是普通的移民,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危险的局势。
“哥!油条买回来啦!”小雨如一只欢快的小鸟,拎着塑料袋冲进厨房,身后还跟着一条摇头摆尾的哈巴狗,嘴里“汪汪”地叫着,给这个清晨增添了几分热闹。
周陌从专注的思考中回过神来,微微皱眉,看向那条狗:“哪来的狗?”
“楼下王奶奶的!”小雨兴奋地蹲下来,伸手挠着狗耳朵,小狗舒服地眯起眼睛,“她说我随时可以带阿福散步!”
王翠花,72岁,广东台山人。周陌的脑海中立刻调出关于她的档案:她出身洪门“凤姐”,在七十年代选择金盆洗手,如今是公寓楼的门房兼眼线。而这条看似可爱的阿福,它的项圈里藏着微型警报器,是洪门安保体系的一部分。
“先吃饭。”周陌把油条切成小段,轻轻地泡进豆浆里,动作娴熟而自然。
刚吃两口,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周先生?”门外站着个身材魁梧的黑人壮汉,身着工装裤,手里举着工具箱,“我是304新搬来的詹姆斯,水管工。”他咧嘴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听说您浴室漏水?”
周陌的目光敏锐地扫过对方虎口的老茧,那是长期握枪留下的痕迹,绝非普通水管工应有的特征。
“弄错了,是楼下。”周陌不动声色地挡在门口,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不过谢谢。”
詹姆斯却并未在意,依旧咧嘴一笑,两颗金牙在灯光下格外显眼:“随时效劳!”转身离开时,周陌注意到他后腰别着一把格洛克手枪,如此明目张胆,显然不可能是NYpd的便衣。这让周陌心中更加警惕,对这个新邻居的身份充满了疑惑。
下午,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公寓的走廊上。周陌借口检查消防设施,带着小雨逐层“拜访”新租客。
二楼:
- 202 玛丽亚姐妹:她们是古巴裔,经营着一家美容院。姐姐梳着夸张的蜂窝头,一看到小雨,便热情地迎上来,塞给她一盒自制甜点。周陌在她们的阳台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架高倍望远镜,望远镜的镜头正对着街角毒贩的交易点。这一发现让他心中一紧,看来这对姐妹并非只是普通的美容院老板,她们很可能在为洪门收集着某些情报。
- 205 老陈修表店:店内玻璃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怀表。然而,当周陌佯装不经意地扫视工作台下时,却发现了藏在那里的信号干扰器,这是典型的窃听专家装备。老陈看似只是个修表匠,实则身份神秘。
三楼:
- 304 詹姆斯“水管工”:当周陌和小雨经过时,屋里传来短波电台发出的“滴答”声。这种声音对于熟悉情报工作的周陌来说,再熟悉不过,这表明詹姆斯的“水管工”身份只是伪装,他真正的工作可能与情报传递有关。
- 309 萨姆与李:两人自称是电脑维修员,桌上放着一台Ibm5100便携电脑。要知道,在1981年,这款电脑售价高达9000美元,绝非普通小店能够轻易负担得起。这一细节让周陌对他们的身份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四楼:
- 401 伊万诺夫夫妇:他们对外宣称是“苏联芭蕾舞教师”,但丈夫那标准的军姿站姿却出卖了他。妻子热情地送小雨一套俄罗斯套娃,当周陌仔细观察时,发现最内层竟刻着克格勃徽记的微缩版。这对夫妇的真实身份呼之欲出,他们很可能是苏联方面安插在这里的特工,与洪门之间或许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 408 越南裔阮氏:她开着一家裁缝店,缝纫机旁摆着越战勋章和一把保养良好的m1911手枪。从这些物品可以看出,阮氏的过去并不简单,她可能有着丰富的战斗经历。
走到五楼楼梯间,小雨突然拽了拽周陌的袖子,小声说道:“哥,那个叔叔好奇怪。”
顺着小雨指的方向,走廊尽头,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亚裔男子正在换灯泡。看到他们,男子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恭敬地鞠躬:“周先生!我是502的中村,京都大学交换学者。”他的日语发音完美,然而,鞠躬时后颈露出的纹身一角,却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那是日本极道特有的“般若”图案。
4. 六楼堡垒
回到六楼,周陌小心地反锁防火门,开始了日常检查。
- 电梯摄像头:他发现摄像头的角度被巧妙地调整过,确保能够覆盖电梯内所有的死角,任何细微的动静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 消防栓:打开消防栓,周陌发现水带已被替换成凯夫拉纤维绳,这种绳子承重可达500公斤,在紧急情况下,它可能会成为逃生或防御的重要工具。
- 通风管道:通风管道里加装了红外感应警报,一旦有异常物体进入,警报就会立刻响起,提醒屋内的人注意危险。
- 自家门锁:这是德国AbUS特制的门锁,具备防撬、防震、防电磁脉冲的功能,为他们的家提供了坚固的安全保障。
小雨趴在客厅地毯上,专心致志地拼着乐高,嘴里嘟囔着:“哥,新邻居都好有趣啊!”
“嗯。”周陌一边应着,一边打开冰箱,取出提前准备好的晚餐材料。
“玛丽亚阿姨说下周教我跳萨尔萨!”小雨兴奋地说道。
“可以,但晚上六点前必须回家。”周陌叮嘱道,语气中带着兄长的关怀与谨慎。
“阮奶奶要给我做奥黛(越南传统服饰)!”小雨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记得说谢谢。”周陌一边切菜,一边说道。
“中村叔叔有任天堂游戏机!”小雨的声音中满是羡慕。
周陌切菜的手顿了顿,严肃地看着小雨:“不准单独去他房间。”
晚饭后,周陌带着小雨来到天台乘凉。夜幕下的布鲁克林灯火阑珊,远处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如璀璨积木,在夜色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哥,为什么大家都对我们这么好?”小雨晃着腿,好奇地问道。
周陌望向楼下,王奶奶正牵着阿福在小区里悠闲地遛弯,詹姆斯在院子里修着摩托车,玛丽亚姐妹的理发店还亮着灯,隐隐传来欢快的笑声。
“因为爸爸以前帮过他们。”他轻声道。这不算谎言,洪门一直讲究“有恩必报”,这些看似普通的“租客”,实则是叔公精心安排的守护者。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杀手、精通技术的黑客、退役的特工……整栋楼看似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窟,实则是一座武装堡垒,默默地守护着周陌和小雨,在这看似平凡的市井生活背后,隐藏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江湖。